安春姬 羊 棟
(1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江蘇 南京 211816;2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江蘇 南京 210088)
希望小學二十五年發展現狀及對未來走向的探索
安春姬 羊 棟
(1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江蘇 南京 211816;2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江蘇 南京 210088)
自2010年暑期至今,東南大學團委響應團中央號召,建立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連續六年遠赴貴州和甘肅貧困山區希望小學支教,走進希望工程,走進當地教育機構、教師、家庭,并借助西部希望工程網絡交流群,開展社會調查。對希望小學25年發展現狀進行走訪調查,分析當前發展的主要瓶頸,并結合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在東部發達地區希望小學、農民工子弟小學的調研情況,對西部希望小學發展模式提出新的改革思路,改善現有格局,力圖推動貧困地區希望小學發展出現新局面。
希望小學 山區支教 二十五年發展現狀 對策走向
瑤寨高芒村位于貴州省凱里市從江縣翠里鄉,是國家一類貧困村,地處貴州與廣西兩省交界的九萬大山山脈深處,交通極其不便,高芒村在2001年才通上電,直到2004年才修了一條僅供摩托車通行的公路,高芒村的很多村民至今仍過著很原始的生活。
風景村位于國家級貧困縣甘肅省漳縣殪虎橋鄉西南端,海拔2215—3672米,由于當地群山環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因此鄉中外出打工者占當地勞動力的61.2%,剩下老弱婦孺打理家中大小事務,村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全鄉共有六年制小學2個,分別是殪虎橋鄉希望小學和殪虎橋鄉風景村希望小學,在校學生372名,教師15名,其中專職教師9名。
2010年東南大學團委響應團中央號召,建立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連續六年遠赴貴州從江和甘肅漳縣貧困山區希望小學支教,走進希望工程,走進當地教育機構、教師、家庭,同時結合南京市浦口區雙隴希望小學、南京寧工子弟小學、南京市堯化流動人口子弟小學等東部發達地區希望小學和農民工小學的調研情況,研究并提出當前發展瓶頸及未來走向的合理建議。
通過對比希望小學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并借助網絡平臺西部其他地區希望小學分析發現,甘肅風景村希望小學的情況較普遍,具有較全面的代表性,現狀分析主要采納甘肅風景村希望小學的數據。
“希望工程”自1999年實施戰略重點轉移至今已走過25個年頭,由過去對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普遍救助,轉到對優秀受助生的跟蹤培養也有近16年。然而,在這發展的背后有眾多問題被人忽略,例如:各地當初修建的希望小學由于各種原因被兼并甚至遭到了閑置,這批集各方力量修建起的希望小學是否缺乏科學規劃?是否意味著在當地建立了希望小學就等于建立了教育系統?在外界人士的資助下修建希望小學是否等同于地方政府可以對當地的教育事業少投入甚至不投入?等等。帶著這些問題,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小分隊前往西部希望小學,希望能通過對當地的希望小學發展現狀的調查,對中國希望小學未來的走向提出可實施性的建設方案。
(一)希望小學建設資金
建設希望小學的資金來源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外部建設資金由于社會原因很難順利到位,因此地方政府在教育事業上的投入相對較少。資金鏈運行的過程往往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與透明的公示系統。
(二)希望小學的師資力量
甘肅風景村希望小學,全體教師5名,專職教師僅有兩名,且其中一名是以“選調生”的身份幫助教學,也是僅有的一名大專學歷的老師。由此可見,有了希望小學并非意味著就有了教育,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對當地的教育事業資金確實投入較少,“工資還不如一名普通工人,每個月僅800塊錢”,希望小學的李老師如是說。導致學校里的老師幾乎為中老年老師,沒有較高的文化程度。通過實踐隊員對所居住的村落的調查,全村400多人,僅有一名高中生。如此,沒有升學率地方政府便不愿投入教育資金,教育資金不足無法聘請文化程度較高的教師,沒有較好的教師無法提高教學質量,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貧困地區希望小學的發展。
(三)學生的學習生活
甘肅風景村希望小學共設6個年級和一個學前班共有130名,學生中近95%的學生每天只吃兩頓飯,早飯加晚飯,有60%的學生早晨要5點多從家里出發走過漫長的山路趕往學校,參加早晨7點鐘的課,95%的學生中午選擇不回家吃飯,有的由于路途遙遠,有的是由于無人在家(家人多在
地里干活)。就是這樣一群孩子,在下午放學回家后80%的人還要下地幫忙干家務活。如此循環往復,不禁要問:學習有效率嗎?這樣的教育幾乎等于是掃盲,而并非是“知識改變命運”。
(四)家長對孩子學習的態度
當下中國偏遠地區被戲稱為“613899部隊”的駐扎地,“61”以六一兒童節代指留守兒童,“38”以三八婦女節借指留守婦女,又以九九重陽節代稱留守老人。由于多數家庭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不歸,孩子的上學問題便留給了爺爺奶奶。相對過去,如今的家長都能理解并支持孩子前往學校上學。“只要小孩能學,他能走多遠我就供他走多遠,哪怕砸鍋賣鐵!”一位孩子的父親如是說。與此同時,在眾多父母觀念開始向好的方向轉變時,他們便會更加關注學校的教學質量。然而面對村子里的希望小學,他們對教學質量的期望值顯然不能太高。“畢竟這學校是他一手籌辦起來的,讓孩子有了學上,對教學質量這樣的問題,卻也不太好提……”一位學生家長這樣說。在今天這樣教育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生源只能外流。如此發展下去,當生源不斷減少,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學校的撤并,這樣,靠原先學校近的孩子為了有學上只能去離家很遠的學校。
(五)學校的現有硬件設施
以風景村希望小學為例,當地不僅交通不便利、而且經濟落后,發展了十幾年的風景村希望小學,2010年剛通上了自來水,也是唯一的一條自來水管道,孩子們玩累了之后都爭先恐后地奔向那個狹小的自來水室,此時早已顧不上衛生。受外界人士的捐贈,小學現配有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因為沒有復印機,所以在給學生印制考試用試卷時只能一張一張不停地打印)、一套音響設備。同時,學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學校修建的學生操場,材質為水泥。當地高山林立,學校的操場外圍就是近2米的下坡,操場周圍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據希望小學QQ交流群的調查發現,風景村希望小學的發展規模處在較高水平,由此可見整個希望小學的發展水平及安全隱患還有待大幅改善。
(六)其他相關因素影響
受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學生上學的路途不僅漫長還很崎嶇;由于計劃生育及外出遷移等因素,生源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勢必導致希望小學被兼并甚至被廢棄的現象,因此會帶來前期硬件投入的歸屬權,甚至廢棄后原本的土地所有權都成了有待解決的難題。
(一)對于國家希望工程主管部門的建議
1.加強監管機制。建議對于公益事業的資金進行嚴格的監管并做好及時準確的公示,建設相關網站使捐助者與被捐助學校雙方都有據可查、有證可依。讓各界愛心人士知道自己捐助的每一分錢的具體流向用途,讓其捐助的錢物用在他想用的地方,做到信息對稱,令捐助者與被捐助學校都及時了解資金動向。
2.加大宣傳力度。(1)建議創新宣傳方式。在原有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策劃舉辦義演、義拍、義賣、義捐等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擴大希望工程事業的社會影響。也可以通過評選“希望之星”、“希望大使”,舉辦“希望工程公益日”、“希望工程公益晚會”、“希望工程書畫義捐活動”,表彰希望工程貢獻獎、宣傳獎,等等,倡導愛心義舉,營造氛圍。(2)建議拓寬宣傳渠道。我們要與新聞媒體密切配合,使希望工程宣傳成為媒體的“熱門版塊”和“焦點話題”,借助報紙、電視臺、影視片及網絡媒體等,形成希望工程公益的輿論氛圍。通過發揮名欄、名報、名網、名刊、名人在推動希望工程發展中的重大作用,進一步持續跟蹤報道希望工程的助學活動,大力宣傳捐贈人和愛心企業的善舉通過慈善活動樹立企業形象,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公益助學活動。
3.增加獎勵措施。(1)2015年教育部要求重點高校定向貧困地區招生5萬名高考考生,有鑒于貧困地區的教學質量,建議進一步增加招生數量。(2)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在物質上進行一定獎勵,以適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4.加大西部教育資金投入。(1)2015年教育部出臺了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相關文件,將增加對少數民族學校的教育資源投入,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是希望小學;(2)增加對希望小學硬件設施的補助,使各希望小學能夠擁有必需的教學儀器設施;(3)增加希望小學教師的工資補助,盡可能地挽留優秀教師,有利于希望小學的良性循環。
5.建立了完備的受助生檔案。制定希望工程歷年資助情況一覽表、受助學生學籍卡等統計表格,由各地希望工程主管部門、受助生所在學校各留一份,存檔備查,使地區希望工程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規范化道路。
6.嚴格規范希望工程財務審核制度。在狠抓各種管理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和規范希望工程的財務管理,在銀行開設專門賬戶,建立專門賬本,保證希望工程專項資金足額、及時到位,專款專用。
7.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能夠通過利用各自所在地的資源優勢,集中勞動力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如我小分隊所在的甘肅省漳縣,山地為主,植被茂密,可以集中發展畜牧業,使原先大量的散戶放養變為具有品牌的集中規模化養殖,從而產生規模經濟。家庭經濟得到提升,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對上學的觀念也會有較大轉變,同時會反哺教育,進入良性循環。
(二)對于各級地方政府的建議
1.貫徹落實九年義務教育相關法律。在經濟落后地區時有家長拒絕小孩上學,仍需地方政府常對家長進行說服教育。
2.加強教育獲益的宣傳。提高“知識改變命運”的認可度,讓更多的父母認識到,讀書可以走出去。如今的社會早已是知識經濟時代,讓他們了解到即使外出打工,有相關文憑和無相關文憑的打工者的工資待遇也是有明顯差別,同時可以利用附近村落成功的案例鼓勵學生家長讓其孩子走進教室。
3.嚴格落實執行中央對希望小學發展的規劃章程。教育是一個長期工程,地方政府應充分認識發展教育,總有一天教育會反哺經濟,促進經濟發展,只有知識能改變當前落后的生產方式,對知識的運用會提高生產力從而更好地發展經濟。
4.依法保護教師權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老師,而優質的教師則需要地方政府提供較好的權益保障,對教師工資進行適當的補貼,對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定期的免費檢查等,以壯大教師隊伍,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5.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感恩教育。加強感恩教育,使那些培養出去的學生能積極尋找地區發展差距,努力汲取經驗,并能夠主動地走回來為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
6.增加職業教育。根據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需要,加強職業學校教育的投入力度,吸引初中畢業生到職校學習一門謀生的技術,以滿足較高層次就業的需求,從而推動貧困地區經濟建設。
(三)對各地高校的建議
二十五年來希望小學在硬件設施上已經得到了較大改善,但師資力量嚴重短缺依舊是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關鍵問題。我們呼吁高校能和各地希望小學進行一對一的幫扶,讓孩子們在每年特定的時間里接受到不一樣的知識,讓他們對大山外面的世界多一分了解,多一分走出去的渴望,也就多了一分努力學習的動力。
(四)對社會愛心人士的建議
對于各界愛心人士,在進行物資捐助的同時,我們更希望您能走到他們身邊,除物質幫助之外,他們更加需要的是努力前行的信心和鼓勵。
回顧西部地區希望小學教育現狀,可以看到希望工程讓更多的瀕臨輟學的適齡兒童享受到了教育的公平,促進了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了公眾建立在信任關系之上的社會資本,促進了社會的合作和團結,這正是二十五年來希望工程保持純潔并受到公眾推崇的成功之處,讓大家看到了愛心與付出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正面力量,我們希望這樣的互助精神可以很好地傳承并不斷發揚下去,這樣的中國才是一個充滿夢想的中國。
[1]劉茜,楊龍.接力20年:希望工程鑄就閃亮品牌[J].湖南教育(語文教師),2010(02).
[2]潘衛群.大手拉小手北京律師情牽希望小學師生[J].中國律師,2011(10).
[3]該刊編輯.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走進陜西省米脂縣華潤希望小學[J].人民教育,2013(Z3).
[4]范傳貴.記者還原希望小學被拆全過程[N].法制日報,2013-10-30(04).
[5]該刊編輯.用愛闡釋的教育之夢—黑龍江依蘭回族希望小學側記[J].中國穆斯林,2014(03).
[6]陽曉霞.愛在帕米爾—建行新疆分行營業部持續19年援助希望小學紀實[J].中國金融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