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0)
高職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徐丹丹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0)
我國對外貿易正在蓬勃發展,需要更多具有高水平和高素質的國際貿易人才。現在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教材落后、教師教學手段單一、缺少實踐基地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國際貿易人才培養。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對高職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改革的重點是采用新的教材,提高教師素質和改善教學方法,加強實踐基地建設,等等。
國際貿易 高職院校 教學改革
“與世界做生意”正在成為中國企業的發展目標,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中國的企業要想更好地發展,就必須將眼光投向國際市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給更多企業提供了開展國際貿易的機會和平臺。現在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國際貿易,國際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新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出現,手段更加隱蔽,這些都是我國國際貿易企業需要面對的巨大挑戰。我國的國際貿易企業如何更好地把握發展的良機,迎接挑戰,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只有不斷培養適應新的國際貿易需要,具有更高水平的國際貿易人才,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國際貿易的發展和我國國際貿易企業的需要都對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要求。
1.要培養具有應對更加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的能力的國家貿易人才。
全球經濟已經逐漸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但是現在很多國家的發展都出現疲軟,各個國家都在想辦法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有很多國家為了自己企業的發展,進行新的貿易保護,采用更加隱蔽的手段保護自己國家的企業利益。國際貿易的發展缺乏足夠支持,國際貿易中摩擦不斷,國家貿易的發展面臨很多困難。國際政治環境復雜多變,給國際貿易帶來更多變數和風險。一個優秀的國際貿易人才必須有應對這樣復雜的國家貿易環境的能力。
2.要培養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的國際貿易人才。
現在的國際貿易市場風云變化,國際貿易的從業者只有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風險能力才能更好地感知國際貿易的風險,提前做出應對策略,避免企業遭受更大損失。全球經濟危機時,很多國際貿易企業受到重創,但是還是有一些企業提前做出應對,及時調整企業策略,采取出口轉內銷等手段,將損失降到最低,并且在經濟危機后迅速壯大自己。現在國際貿易就需要培養這種有敏銳洞察力的人才,能在第一時間感知風險,并且通過分析判斷,提出應對策略。
3.要培養具有跨學科知識的國際貿易人才。
現在國際貿易中摩擦不斷,各種貿易保護不斷出現,國際政治局勢對國家貿易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在這樣的背景下,單純掌握國際貿易知識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國家貿易的需要。一個合格的國際貿易人才必須掌握國際貿易知識,還要掌握國際貿易伙伴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相關知識,這樣才能在國際貿易中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利益,同時可以更好地解決國際貿易中的摩擦,培養具有跨學科知識的國際貿易人才是國際貿易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
1.高職國際貿易課程教材落后。
現在高職國際貿易課程主要包括:各個歷史階段國際貿易的規律和特點,重點研究資本主義時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學說;國際貿易的各種政策和措施;與國際貿易有關的貿易現象。這些內容都是國際貿易人員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內容多,涉及面廣。現在高職院校國際貿易課程采用的教材內容和編寫體系相差不大,教材在編寫過程中主要采用已經公開的并且得到大家認可的國家貿易材料和研究結論,這樣才能保證教材的權威性和嚴謹性。但是國際貿易的發展迅速,新觀點和新措施不斷涌現,很多教材內容在編寫時還能符合國際貿易需要,但是出版后或者使用一兩年后,很多內容和當前的國際貿易規則和要求矛盾,教材內容明顯滯后國際貿易現實。比如現在很多國際貿易教材中主要介紹四種關稅稅率,但是其中并不包括現在很多國家包括我國正在使用的協定稅率,這樣的教材內容明顯不符合現代國際貿易的需要,甚至直接影響國際貿易教學水平。
2.高職國際貿易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高職國家貿易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主要采用講授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一種延續,根據國際貿易教材內容的特點,很多教師都采用講授方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但是隨著教學內容的改變和社會的發
展,結合現在學生的特點,這樣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也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學過程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多種多樣,學生了解的一些新知識是教材中不涉及的,甚至和教材內容背離,如果教師還是采用講授的方式,教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則不僅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反而會讓學生產生更多的疑惑,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現在國際貿易教學偏重理論,忽視實踐,這是教學方法單一的深層次原因。教學嚴格按照課本順序進行,先講授基本概念,再分析流程,最后是布置作業,整個教學過程缺乏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只是知識的灌輸,忽視學生能力培養,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不適應現在國際貿易對高素質和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的需要。
3.高職國際貿易課程教學缺少實踐基地。
高職國際貿易教學主要采用講授的教學方式,還有一個原因是高職院校缺少相應的實踐基地。高職國際貿易課程重視理論,輕實踐,這使得高職院校嚴重缺乏國際貿易教學的實踐基地,即使個別院校建有實踐基地,也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發揮應有作用。實踐基地的建設滯后直接影響學生實踐,不能讓學生更多地通過實踐提高應用能力,不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樂趣,直接影響教學質量。
1.編撰適應當前國際貿易需要的教材。
根據國際貿易的發展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大綱,編撰適應當前國際貿易需要的教材。教材的編撰和更新需要一定周期,不可能隨時進行,但是高職院校在開展國際貿易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適合的已有教材,作為國際貿易規律和特點、基本理論和學說、國際貿易政策和措施教學的主要依據,同時組織教師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國際貿易資訊,了解國際貿易最新規定,等等,將這些作為案例分析,融入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過程中,介紹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國際貿易資訊和動態,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些最新的國際貿易知識和訊息是原有教材的有益補充,可以有效解決現在教材滯后國際貿易實際的問題,初步解決教材落后問題。教材編寫者要不斷對現有教材進行內容更新,修訂教材中內容和現在國際貿易規定的矛盾之處,推出新的國際貿易教材,才能保證國際貿易教學的質量。
2.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增強課程吸引力。
教師要結合當前國家貿易的新趨勢和學生的新特點,制訂教學計劃,豐富教學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加以區分,選擇重點章節進行講解,教學有側重點。同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分析法,選取最新的國際貿易案例,結合教學內容,和同學一同進行討論分析,加強學生的參與性;實踐教學法,將抽象的、概念的、難以理解的內容轉化為理性認識和實踐內容。實踐教學法主要可以采用參觀外貿企業、在網上了解外貿企業和外貿機構等信息,了解外貿的最新資訊,通過撰寫調查報告和論文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專題教學法,通過設定專題,讓學生收集資料,展開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
3.高職院校要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高職院校要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實踐基地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個是校內的實踐基地,另一個是校外的實踐基地。校內建設實踐基地,主要是建設國際貿易實驗室,運用軟件模擬國際貿易流程,讓學生在實驗室內實踐國際貿易課程內容,增強學生的參與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校外實踐基地主要和合作的外貿企業聯合,讓學生到企業參觀和實習,同時聘請專業的、有經驗的國際貿易人員現場指導,讓學生真實感受國際貿易流程和內容,了解國際貿易環境,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高職院校要適應國際貿易的發展需要,不斷對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進行改革,一方面提高教材、教師等軟件方面實力,另一方面要加強實踐基地等硬件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合格國際貿易人才。
[1]楊慧.高職《國際貿易》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1).
[2]馮曉琴.談談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
[3]唐濤.電子商務時代對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電子商務,2014(03).
[4]林嬌霞.項目導向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及改革策略研究[J].品牌,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