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宋以生
臨淄區位于山東省中部,面積668平方公里,人口61萬,轄12個鎮(街)。臨淄是齊文化的發祥地,曾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都城800余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近年來,全區凝心聚力、加快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等各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經濟環境為臨淄區開展校園足球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打造足球亮麗品牌,培育臨淄足球發展獨特優勢
(一)“足球起源地”是臨淄的特殊優勢和閃亮名片
史書《戰國策》、《史記》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狗、六博蹋鞠者。”其中的“蹋鞠”就是用腳踢球的意思,也叫蹴鞠,這是世界上足球運動最早、最可信的記載。各類歷史文獻證實,臨淄地區的蹴鞠運動,直到清朝從未間斷。經中外考古界、史學界、體育界專家一系列的科學考證,2004年7月15日,國際足聯正式確認中國的淄博臨淄為世界足球起源地。據此,臨淄與各級體育部門以及國際足聯、亞足聯、中國足協都建立起了緊密的交流和聯系,“足球起源地”成為臨淄通向世界的閃亮名片。
(二)傳承開發足球文化,營造臨淄足球發展濃郁鄉味
在國際足聯、亞足聯和國家體育總局的指導幫助下,臨淄足球博物館(中國體育博物館臨淄分館)于2005年9月建成開放,該館濃縮了蹴鞠文化史、民俗發展史、體育文化史,是國內唯一的專業足球博物館,也是國家體育總局授牌的“蹴鞠文化研究基地”。以此為基礎,我們系統整理資料,蹴鞠被正式公布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大對足球文化研究、保護和挖掘的力度,舉辦了民族傳統體育研討會等多場學術會議,結集出版了《齊都蹴鞠》等多部學術著作,設計了鞠娃等一批特色城市雕塑和旅游產品,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國內主流媒體對此多有報道,中國臨淄蹴鞠表演隊在奧運會、全運會等大型賽事及世博會、文博會上也多次進行了蹴鞠表演,新近建立的投資近2億元的足球博物館將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足球起源地的影響正在逐步擴大。
(三)多措并舉,推動足球產業蓬勃發展
我區2004年成立了 “足球開發辦”,這是全國第一個在區縣層面上成立的負責足球文化、運動及產業開發的專門機構。近年來,我區在足球文化研究與交流、足球賽事舉辦、足球產業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蹴鞠、鞠娃等被國家外交部禮賓司確定為國家領導人出訪饋贈備選禮品。我們還成功承辦了2010年亞洲U19青年男子足球錦標賽小組賽,2011年創造了千人足球顛球吉尼斯世界紀錄,2014年作為中乙球隊山東滕鼎俱樂部的主場舉辦了多場國家正規賽事。我區組織的“足球起源地杯”5人制足球、11人制群眾足球比賽已成為魯中地區的品牌賽事,今年五月中旬、7月下旬,我們又連續參加了“2014~2015中國高中男子校園足球聯賽(東北賽區)”和全國總決賽,得到了參賽隊伍以及領導專家的高度評價。
二、普及推廣校園足球運動,全面實施足球進課堂?
我們在全區大力開展了足球責任主題教育,即作為足球起源地的每一名公民,既要為自己的祖先、為世界貢獻一項偉大運動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又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們更有責任、有義務為中國足球的騰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通過廣泛的動員教育,把校園足球作為振興足球的基礎性工作來抓,贏得了全區上下的一致認可和支持。經過充分調研和籌備,我們于2013年在全區66所中小學實現了整建制足球進課堂,全面普及推廣了足球教學。
一是建設完善足球場地。在現有學校足球場地的基礎上,從去年開始,我們投資6600余萬元在全區實施了中小學運動場地塑膠化工程,去年已完成14片操場塑膠化改造,今年我們將完成剩余的12片場地的改造。屆時,全區中小學草皮足球場地將達到51片,基本實現校均一片。另外,我們還將社會上現有的13片足球場地在節假日、周六日和每天課后全部免費向學生開放。
二是科學編制足球教材。我們組織優秀足球教練歷時半年,多易其稿,編制了《臨淄區中小學生足球通用教材》,主要包括足球歷史演進、比賽規則、通用教程等方面內容,這為校園足球開展提供了規范的標準和科學的指導。通用教材在全區各學校免費發放,學生人手一冊。另外,部分足球特色學校還根據自身特點補充編印了本校足球校本教材,比如金茵小學編寫的《快樂足球 幸福人生》,就很好地促進了足球課程的開發。
三是全面開設教學課程。我們把足球課正式列入課程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周拿出一節課開展足球教學,課間和課外活動時間則作為足球的“第二課堂”,這就使足球課成為了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對于部分特別愛好足球的學生,學校還有針對性地開設了選修課程,做到了因材施教,也做到了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工作中,我們加大對足球教學的考核力度,提升了足球在教育教學中的權重和地位。
四是配備專門師資。近年來,我們加大了足球教師的招聘力度,先后招聘足球專業教師35名,今年還將招聘7名足球專業教師,同時,我們還決定將部分熱愛足球的50多名學科教師通過培訓轉型為兼職足球教師。我們每年還邀請國家級足球裁判和教練,定期對全區體育教師進行專項培訓。近幾年,區里涌現了一批優秀的校園足球教練員,3人被評選為省級優秀教練員。今年我們計劃組織140名教師分批到青島中能足球俱樂部進行脫產培訓,以便在更高層面上提升教師的足球專業水平。其中,第一批70名教師已經于3月份結束了為期7天的正式培訓。我們還將邀請了山東省足協有關專家對我區的部分足球教練、足球裁判和足球愛好者進行裁判員培訓,根據考核成績發放相關裁判證書,進一步打造一支優秀的裁判員隊伍。
五是廣泛開展各項賽事活動。近年來,我們先后組織了年度全區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全區中小學生足球節、港澳臺青少年足球夏令營等三大活動。校園足球聯賽采取“區域聯賽+總決賽”的模式,在班與班之間、校與校之間展開比賽,賽程近8個月。每年的足球節持續1個月時間,設顛球、控球、傳接球等表演,并在節中評選“十佳足球少年”、“最佳射手”、“顛球大王”等。港澳臺青少年足球夏令營活動,由國家體育總局對外體育交流中心與我區聯合舉辦,目前已舉辦了四屆。豐富多彩的蹴鞠和足球文體活動,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足球技藝,更重要的是大大加深了四地同學對祖國蹴鞠文化、足球文化的認同和熱愛。另外,我們注重搭建一個學習交流平臺,即校園足球俱樂部。各學校足球俱樂部紛紛成立,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參與足球的空間和舞臺。以三大活動、一個平臺為引領,臨淄區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圍繞足球為主題的攝影、繪畫、征文、演講等活動也蓬勃開展起來。
六是多方提供資金保障。近年來,我區不斷加大對校園足球的財政投入,2014年設立了50萬元專項資金,2015年預算投入189萬元,在器材配備、活動開展、師資建設、裁判培訓和教學保障等方面建立起了良好的投入機制。同時,我區積極爭取社會贊助,與廣州醫藥、齊姜化工等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校園足球的開展提供了多渠道的資金支持。
我區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不僅普及了足球知識和文化,更帶動了素質教育的深化和人才的培養。一方面,全區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明顯提升,2014年,學生身體素質合格率達96.82%。另一方面,培養了一大批素質高、水平高的青少年足球人才。2011年以來,臨淄區在全國性校園足球比賽中奪得1次亞軍、1次季軍,在山東省中小學生足球聯賽中奪得5次冠軍,在淄博市中學生運動會上取得四連冠,向省市及國家隊輸送專業足球人才20余人。尤為可喜的是,足球課程的普及和推廣,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奮斗精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臨淄的高考成績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連續多年在淄博市名列前茅。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和措施
一是進一步完善足球發展體系,營造校園足球發展的良好氛圍。以新足球博物館建設為契機,建設足球主題公園,努力打造足球文化圣城、足球運動之城和足球產業之城。今年,我們將認真抓好既定的年度各項足球賽事,并積極籌備好2015年“起源地杯”國際女子足球邀請賽,該項賽事由中國足協主辦,邀請日本、韓國和一支歐洲球隊參賽,我區將努力把該項賽事打造成有一定世界影響的品牌賽事。同時,我們還將設立100萬元專項獎勵資金,扶持、鼓勵社會各界建設各類足球場,力爭今年新增足球場地1萬平方。
二是進一步普及推廣足球教學,提升校園足球水平。我們將抓實足球課程,今年將給全區每一名在校學生免費贈送一個足球,力爭90%以上學校達到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標準,保證每所學校至少有1名專業足球教師。
三是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建設校園足球社會實踐基地。繼續組織好中小學生足球節,完善區、校兩級足球聯賽運行機制,做到“校校有活動,班班有球隊,人人都參與”,組織好“足球起源地杯”5人制、11人制群眾足球賽事和第五屆青少年足球夏令營活動,開闊校園足球視野。我們將依托全面展示中國足球幾千年演進歷史和世界足球發展風貌的專業足球博物館——臨淄足球博物館,打造校園足球社會實踐基地。還將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基地將于9月中旬建成投用。屆時,該基地各類足球場地將達到10片,能夠同時滿足12支球隊比賽和訓練,達到國內區縣級一流水平。
隨著《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出臺和實施,足球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前景令人關注和期待。作為足球發展的重要基礎,校園足球在足球改革的大潮中,必將翻開嶄新的一頁。校園足球的改革與發展,也必將在推進體育改革、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以及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等方面產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作為世界足球起源地,臨淄在發展足球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想讓臨淄足球事業走得更遠,必須緊緊把握當前足球改革發展的大好機遇,將發展足球事業作為恒久不變的責任和使命,團結一心,凝聚合力,不斷健全完善校園足球發展體系,繼續在普及和提高上下功夫,努力營造校園足球發展的良好環境,讓足球起源地的優勢更優,足球故鄉的城市名片更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