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純雷
【摘要】 目的 探究中醫補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96例冠心病患者, 按照單雙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8例。對照組予以西藥治療, 觀察組予以中醫補氣活血法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心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冠心病患者采用中醫補氣活血法進行治療,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臨床可積極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中醫補氣活血法;冠心病;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118
冠心病是臨床中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是因為患者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得其血管出現狹窄以及供血不足等現象, 從而使心肌產生功能性障礙, 此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1]。與此同時此病還會引發心肌梗死等相關疾病。通常情況下, 均采用西藥進行治療, 然而無顯著療效。此研究對本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分別采用中醫以及西藥方法進行治療, 現將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 根據單雙號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8例。對照組男31例, 女17例, 年齡41~75歲, 平均年齡(60.7±10.2)歲;觀察組男30例, 女18例, 年齡42~76歲, 平均年齡(61.4±9.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予以西藥治療, 患者需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鈣通道阻滯劑, 同時將15 ml舒血寧加入到100 ml氯化鈉中靜脈滴注, 口服硝酸異山梨酯片, 10 mg/次, 3次/d。觀察組予以中醫補氣活血法治療, 藥方組成:當歸15 g、丹參20 g、黃芪30 g, 同時在藥方中加入川芎、桃仁、紅花、黨參各10 g加強藥效。對于存在痰濁現象的患者應在藥方中加入膽南星、半夏各10 g;如果患者存在陽虛現象則應在藥方中加入桂枝、杜仲各5 g;患者出現陰虛現象時需要在藥方中加入玉竹、麥冬各10 g。將以上中藥進行煎服, 并取藥汁200 ml, 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30 d?;颊哌M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戒煙戒酒, 不應食用刺激性食物。
1. 3 療效判定標準[2]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 其臨床癥狀逐漸消失, 心絞痛次數逐漸減少, 同時心功能分級降低至Ⅱ級, 心電圖在靜息狀態下檢查之后結果正常則為顯效;其臨床癥狀有所緩解, 心絞痛次數有所減少, 心功能分級降低至Ⅰ級, 心電圖在靜息狀態下檢查之后結果出現輕微異常現象則為有效;其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 或者加重, 同時心絞痛次數減少現象不顯著, 心電圖在靜息狀態下檢查之后結果出現異?,F象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顯效36例, 有效8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顯效26例, 有效11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為77.08%,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通過心電圖檢查, 其左室射血分數(LVEF)為(54.5±9.7)%, 左室短軸縮短率(LVFS)為(39.4±5.9)%, 二尖瓣舒張早期/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為(95.3±4.1);對照組LVEF為(41.4±5.3)%, LVFS為(35.4±5.2)%, E/A為(83.2±3.8),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冠心病在臨床中是一種常見疾病, 此病的主要引發因素是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 其臨床癥狀表現為胸悶、心悸以及心絞痛等相關癥狀, 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心肌梗死等癥狀,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對患者自身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3]。目前而言, 冠心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因此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冠心病在中醫中屬于“胸痹”的范圍內, 此病的主要發病機理為血脈出現瘀積以及氣滯血瘀等現象, 同時對患者的心竅進行侵襲[4]。與此同時, 冠心病為本虛標實疾病, 和五臟之間具有直接的聯系, 此病的主要病位在于心, 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調節患者的心氣, 從而使患者的血脈流通處在順暢的狀態中, 使得脈管的血液時刻保持充盈, 以此來提升臨床治療效果[5]。而中藥方中的當歸、黃芪、丹參、川芎以及半夏等藥物具備活血化瘀的效果, 可以有效的補充心血, 有效的抵抗動脈硬化, 可以減少患者的心肌耗氧量, 從而有助于患者自身心臟微循環的改善, 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而現代藥理學通過研究證實, 丹參對紅細胞的集聚存在一定的抑制效果, 緩解動脈硬化;而黃芪能夠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加強心肌耐氧力;川芎可以減少血液的濃度, 減少冠狀動脈阻力的產生;紅花可以加強患者心肌血流量;黨參具有擴張血管的效果, 從而對血栓的形成起到一定的阻礙;桃仁有助于受損心肌的恢復, 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心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冠心病患者采用中醫補氣活血方法進行治療, 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況, 同時緩解臨床癥狀, 無毒副作用, 在臨床治療中值得推廣以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池紹龍.中醫補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療效觀察.北方藥學, 2015, 12(3):138-139.
[2] 鄧志蓉.中醫補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療效觀察.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4(9):230-231.
[3] 江建華.中醫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 5(33):55-56.
[4] 曾鳳美.用中醫補氣活血方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當代醫藥論叢, 2014(4):151-152.
[5] 張詠梅.運用中醫補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40例臨床療效觀察. 醫學信息, 2015(14):275.
[收稿日期: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