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峰
很高興能與各位共同探討教育信息化與教育公平性問題。近年來,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革命席卷全球,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生活、學習、工作和溝通方式,是一場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影響最為深刻、對世界文明影響最為深遠的技術革命。可以說,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教育信息化在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作用,是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下面,我將結合青島市教育信息化的探索與實踐,與大家分享以信息化手段促進教育公平的幾點思考與體會。
2010年青島市已經實現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段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接近大眾化水平。如何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命題。我們以教育信息化作為引領,以“三通兩平臺”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青島教育由“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轉型。
第一,構建政府主導的工作推進機制。青島市將教育信息化建設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納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整體框架,統籌規劃實施。市委市政府在《青島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建設完善的覆蓋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化體系”。2011年以來,青島市致力于構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制度體系、專家指導體系和考核體系,先后出臺《青島市中小學校園網建設標準》《青島市中小學數字智慧校園建設標準》《青島市教育信息化建設三年推進計劃(2014-2016年)》等文件,成立了青島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和青島市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專家指導委員會,并將教育信息化建設重點項目推進情況納入對區市政府教育重點工作和現代化學校建設的考核指標,市、區市、學校三級聯動,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
第二,構建多方參與的設施建設機制。青島市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體,推動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向全市覆蓋。全市中小學全部實現光纖接入青島教育城域網,實現了“網絡寬帶校校通”;中小學教室全部配備“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青島還探索企業參與機制,與青島偉東科技教育集團、華師京城高新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合作,聯合開展公共資源服務平臺、空中課堂、未來教室等建設,推動教育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創新。青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已經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到2016年,青島市中小學將全面實現“網絡空間人人通”。
第三,構建以應用為驅動的資源共享機制。青島市加快構建優質數字資源開發、應用與服務的機制,全面開展“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的建設應用工作。在青島,部分相對偏遠的農村學校可以通過智能教室連線課堂,成功實現“專遞課堂”教學同步展示,讓農村的學生享受優質教育。青島還積極開展翻轉課堂和電子書包應用試點,通過構建“微課知識樹助學系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系統和自適應作業測評系統等,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讓信息技術在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信息技術的有力推動下,以公平優質為導向的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正在青島逐步建立。青島市已經全面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雜費、作業本費和中等職業教育學費,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學生可享受學習、生活費用全免費教育。到今年年底,青島85%的中小學可達到現代化學校標準,70%的幼兒可在公辦和普惠幼兒園就讀。青島義務教育學校校際均衡度在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一名。
當前,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正在發生新的變革。青島正在制定實施“互聯網+”系列行動方案,努力打造創新之城、活力之城。我們將通過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智慧教育(一卡通)中心管理平臺,探索以大數據為教育教學提供支持和服務的方式,構建“數據支撐、智慧互聯、優質均衡”的青島教育信息化發展模式。青島將致力于實現三個延伸,推動教育的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普及。
——推動教育信息技術向包括幼兒園在內的各級各類學校延伸。以推進國家教育裝備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為契機,全面建立覆蓋各類教育的信息化標準,推動設備配備及應用實踐,尤其是重視農村地區薄弱學校和學前教育領域的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手段迅速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縮小區域教育、校際教育差距。
——推動教育信息技術向社區教育、終身教育延伸。以青島開放大學為依托,推進社區數字化學習中心和“青島全民學習網”建設,提供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和個性化學習支持,推動終身教育開展,為構建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城市助力。
——推動教育信息技術向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等各領域改革延伸。大力倡導以先進信息技術為引領,建設未來教室、培養未來教師、發展未來教育的理念,以數字智慧校園建設為載體,全面推動數字應用在教育各領域的普及和深度融合,讓信息技術成為教育改革創新的驅動力。青島市已投入3.7億元,推進數字智慧校園建設,到2016年將覆蓋85%的學校。
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已經成為當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以信息化促公平、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已經成為各國教育發展的普遍選擇。我們建議加大教育信息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在信息技術推進教育公平方面形成新的共識,實現新的突破。
第一,建議共同推動全球范圍的在線課程資源建設,實現優質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以互聯網技術突破資源配置的有限性和時空的局限性,推動優質資源向更廣區域覆蓋,讓學習者都能享有良好的受教育機會。
第二,建議共同推進教育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試點和創新,以校際聯盟、區域間和國家間合作等形式,共同研究有關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前沿性課題及方法,并在實踐領域積極探索。建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研究機構或組織專家定期發布國際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推動教育信息技術應用向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拓展。
各位部長、各位專家、各位代表,本次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是凝智聚力、共謀發展的空前盛會。我們期待廣泛凝聚各方智慧,創新青島教育信息化發展模式,在青島加快建成“學有優教”的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期待我們攜手合作,共同創造國際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美好未來,推動人類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編輯 孫雪珂 校對 李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