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展濤(中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讓我們熱烈歡迎古巴教育部部長埃娜·埃爾莎·委拉斯凱茲·柯比埃拉(Ena Elsa Vel?觃zquez Cobiella)女士,盧旺達教育部部長斯坦斯勒斯·伯納德·勞卡巴姆巴(Stanslaus Bernard Lwakabamba)先生,經合組織教育與技能董事會主任安德烈亞斯·施萊克爾(Andreas Schleicher)先生,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高同慶先生。首先,有請古巴教育部部長發言。
柯比埃拉(古巴教育部部長):根據古巴的教育信息化計劃,信息通信技術(ICT)要應用到全社會,以提升古巴的教學質量,以及保證古巴民眾有機會接受ICT培訓,這是最重要的。古巴的教育信息化旨在為所有的人建立一個學習平臺,其中包含了古巴現行教育計劃的所有內容。古巴正在針對學生、家長、教師、科研人員建設一個網絡,這個網絡能夠提供各項資源,如資料、文獻、各類教學資源等。然后,我們會用這些資源來完善古巴的教育系統,讓大家分享古巴的教育成果。為了更好地提供和分配古巴的教學資源,我們還建設了一個教學網站,在這個網站上,大家可以上傳、分享、搜索各種信息資源。該網站已經覆蓋了古巴現行教育系統中的所有資源。
主持人:非常感謝!勞卡巴姆巴先生,請與大家分享一下盧旺達對教育的創新實踐和經驗。
勞卡巴姆巴(盧旺達教育部部長):我想談一談ICT在應對教育領域挑戰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目前,盧旺達的教育系統面臨眾多的挑戰,一是教育資源的獲取,二是教育質量的保障。我們已經制定出教育領域的整體規劃,明確指出應通過ICT應對教育挑戰。而且,我們應該開放教育資源,讓所有人在任何地方都能獲得教育資源,這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所有的教學資料都應該數字化,方便大家的獲取。
主持人:謝謝勞卡巴姆巴先生的發言。施萊克爾先生,在你看來,經合組織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是如何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呢?
施萊克爾(經合組織教育與技能董事會主任):通過ICT,我們不僅要讓大家獲取教育資源,還要促進我們的分享。同時,我們注意到了一個現象——以前我們總是認為技術應該彌補差距,但是,現在的事實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差距與不平等。那些擁有技術的國家越來越發達,而那些沒有獲得技術和數字資源的國家卻遭受著苦難。教育要強調平等。
主持人:中國電信是中國教育部的合作伙伴。請高同慶先生談一談電信運營商應在教育領域扮演怎樣的角色。
高同慶(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我想就電信運營商在教育領域扮演的角色談談我的看法。中國電信和中國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領域進行了多方位的合作。我認為,ICT是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和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問題的重要的技術和手段,ICT能讓大家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運營商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即幫助更多的人獲得掌握ICT的能力。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夠通過ICT去實現教育公平。
主持人:謝謝高先生。勞卡巴姆巴先生,你們國家的互聯網情況如何?
勞卡巴姆巴:我們將ICT看成未來發展的一個核心,同時,把它視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我們所有行業的發展都是和ICT緊密相關的,政府也在大力建設基礎設施,如光纖,希望能夠實現覆蓋全國的目標。我們已從2G轉向3G,現在已經進入4G時代了。預計到今年年底,所有公立學校就都能夠連接到4G網絡。我們制定了一個龐大的計劃,和阿根廷、巴西的一些公司合作生產ICT設備,到6月份的時候就能夠開始生產了。盧旺達政府決定每年購買15萬臺ICT設備,放到學校中使用。我們希望解決在提供ICT基礎設施方面的公平問題。
主持人:請施萊克爾先生與我們分享下,經合組織是如何支持成員國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教學質量的。
施萊克爾:很多國家的ICT基礎設施已經比較完備了,我們現在需要關注的是教學方法。例如,技術怎么使用?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如何改善教師之間的合作?這些都是我們所欠缺的。中國上海在這方面有著很好的實踐,有一個整體的戰略和規劃,并且整個行業都根據規劃執行?,F在,有些國家擁有ICT的基礎設施,但只是把這些基礎設施放在學校里面而不去使用,這并沒有改善教學質量;還有些國家使用ICT基礎設施,但教學方法沒有改進,這也沒有真正改善教學質量。這些問題是需要我們進行反思的。
勞卡巴姆巴: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實際上,我們并不缺少硬件,我們缺少的是“軟件”,也就是優秀的教師。教師培訓非常重要,但很多教師都缺乏培訓。
主持人:其實很多國家都是這樣的,未來我們需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不僅重視基礎設施,還要重視這種軟實力。因此,我非常同意兩位剛才提到的觀點。高先生,您的看法呢?
高同慶:不久前,我到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旁聽了一堂課。這堂課很好地將ICT和優質師資相結合。聽完以后,我認為ICT完全改變了教學方法,讓教學更加生動。那么,如各位所說,我們能通過ICT做到教育資源的共享,我認為這種做法意義重大。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談一談ICT在終身學習領域的應用。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古巴的經驗。
柯比埃拉:古巴正在逐漸更新現有的設計。我們是從學校開始的,因為學校是信息化建設中最核心的部分。然后,我們逐步更新計算機和教學網絡,以及兩者之間的對接。這樣就可以完善教育信息化,真正建立起一個比較開放的學習環境。古巴的教育是完全免費的、由國家提供的,惠及所有的學生。同時,我們非常重視教師技術和能力的培訓。因為教育不僅需要知識和能力,更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師。
施萊克爾:我們要在終身學習領域充分發揮ICT的作用。ICT能夠使全世界的人們自主決定在何時學習、何地學習、學習何種內容、通過何種方式學習等。在終身學習領域,我們認為技術馬上就要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了。技術產生的影響有可能超出預期,因為技術能讓人們了解到最新的內容、最新的知識,使人們能夠為未來做好準備。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想讓所有人都實現終身學習的話,就要讓他們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F在,如果我們在網絡上搜索一個問題,可能會出現幾萬個答案。這時我們就必須分辨出哪個答案是正確的,哪個是錯誤的。在網絡時代,如果人們沒有搜索、分辨、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技術對于人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困惑。因此,要讓人們掌握這些技術,要讓他們有能力利用這種技術實現終身學習。
主持人:兩位部長先生,請問你們國家在推廣終身學習方面有什么策略嗎?
勞卡巴姆巴:我們希望在盧旺達建立開放大學,使每個人都能擁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就像大家所提到的,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開放教學能夠提供更多資源,讓更多的人去學習。人們甚至可以學習國外的課程,并獲得學位。還有一些在職人員,如果他們想換一份工作,就需要學習新的技能,但有些公司不提供技能培訓。這時,就需要人們從其他的途徑獲得所需技能,如開放在線課程??偠灾?,我認為終身學習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人們要抓住這個機會。
施萊克爾:我覺得開放教育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各個國家通力合作,才能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之所以現在沒有實現,是因為各個國家都在解決自己的問題,還沒有團結起來。在教育信息化領域,國際合作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使得教學資源變得更開放,并且有統一的標準。
高同慶:技術在終身學習領域的應用問題對于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我認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以使人們隨時隨地學習;二是增加了選擇性,包括國際教育資源的選擇性、個人興趣的選擇性等。
主持人:謝謝!請問觀眾朋友們有什么問題?
觀眾1:有些國家面臨著貧窮、沖突、饑餓等問題,他們對于教育資源的享用并不是特別充分。我想問的是,我們如何讓ICT成本更低一些,以便得到更好的應用?
勞卡巴姆巴:我認為這個問題的解決途徑之一,就是把它視為國家的優先問題予以重視。如果一個國家將教育信息化作為重要問題優先解決,那么肯定能得到一些資源。盧旺達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盧旺達一直在和疾病、貧窮作斗爭,之前還經歷過種族屠殺的夢魘,這使我們國家幾乎陷入了廢墟。但是,我們意識到,如果能夠擁有先進的技術,我們就能發展得更快。因此,我們決定重點關注技術領域,并將ICT用于國家發展之中。我們知道自身資源有限,必須將資源放在最重要的領域。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提供教育服務,還能夠提供醫療、金融服務等。這對我們國家意義重大。
觀眾2:有些國家已經開始將ICT應用在教學領域,而有些國家在這方面還沒有取得進展。請有相關經驗的國家與我們分享一下經驗,談一談如何充分利用ICT,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
勞卡巴姆巴:仁川會議就是一個典型的互相學習的例子。國家之間應該相互學習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然后在本國進行本土化的調整。我認為,互相學習和我們剛才提到的優先重視同等重要。通過ICT改善教育體系,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國家要充分重視,并出臺相關政策。而且,政策制定者很重要,政策的實施者也非常重要,如校長、教師。
觀眾3:我是烏茲別克斯坦的一位官員。請問,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與深入,我們原本的能力會不會慢慢退化,如以打字替代書寫?
高同慶:技術的進步確實會帶來很多的變化。這位先生提到的這個問題就是技術到底能給人們帶來什么影響,比如打字影響書寫能力。我認為不會,因為書寫本身也是一種思維,傳統的和進步的東西實際上是不矛盾的。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論壇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的發言。我想請四位嘉賓各說一句話來展望教育信息化的未來。
施萊克爾:我們別無選擇,必須擁抱技術,我們不可能把技術關在門外。
勞卡巴姆巴:將來要有更多的全球合作,更多的全球化的學習、全球化的教學環境、全球化技術的應用等,各國聯系得越來越緊密,我們需要在教育領域作出努力。
高同慶:技術的廣泛使用是推動發展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柯比埃拉:未來社會最重要的就是持續學習的能力,包括在各個領域的學習,以及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術的能力。
(本刊根據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現場錄音整理,標題系本刊所加)
編輯 許方舟 校對 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