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怡
[摘要]工會經審工作是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有利于提高工會經費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工會經審的監督職能,從而更好地為工會各項經濟活動保駕護航。文章結合高校工會經審工作現狀,指出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策。
[關鍵詞]工會經審;規范化;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20-0029-02
如今高校財政經費不斷增加,工會經濟日益活躍,工會經費收繳大幅增長,各級工會可支配的資金也日益增加,此時的工會經審工作尤為重要。但在全面推進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的進程中卻出現了對經審工作認識不夠、形同虛設等問題,如何從本質上解決存在的工會經審不到位問題,將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的精神實質在日常工作中加以體現,提高工會經費使用效率,從而為高校工會黨風廉政建設作貢獻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高校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現狀
在高校開展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是加強高校內部經審工作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推動經審工作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揚州市總工會對各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的考評已經成為市總工會管理各基層工會的一項主要考核措施,也成為督促各基層工會經審委員會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履行對工會財務管理監督職責的重要監督力量。
近年來,各高校都在全面開展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結合高校工會組織和業務特點開展自己的工會經費審查工作。各高校工會經審工作主要由工會經審委員會完成。工會經審委員會成員由工會代表選舉產生,一般由學校財務處、審計處等部門工作人員兼任,經審會主任由工會委員擔任。工會賬務由專門財務人員負責,一切經濟活動的開展遵循各高校財務管理規定,按照“經辦人——證明人——審批人”的報銷程序審核各項支出。經審會成員平日忙于自身的本職崗位工作,較少參與到工會經費預決算編制,對于日常工會經費的使用也是由各分工會主席、學校工會主席把關,經審會成員很少參與監督。工會經費的定期、專項審查業務少。
二、高校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重視程度不夠
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是工會自身組織改革和工作標準化建設的需要;是不斷提高工會經審工作質量,樹立工會經審工作權威性的需要;是加強工會經審基礎工作,發揮經審監督作用的需要;是提高工會經審工作效率,加快工會事業發展的需要。
但現實中部分高校工會領導對經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對經審工作重視、支持力度不夠,在人員和經費上沒有給予充分的支持。工會經審委員都為兼職人員,人少事多,平日對工會經審工作無暇顧及,經審工作質量不高。規范化建設還是停留在表面,滿足于按照規范化建設實施標準的條文、上級文件來工作,并未將規范化建設的精神實質運用于日常工作中。
與此同時,雖然工會是職工之家,是為我們職工維權的地方。但對于其經費的使用大家的關注度不高,工會有經費審查一事知曉者相對而言就更少。日常政策的宣傳、全民參與監督意識較弱。
(二)經費預算管理作用未充分發揮
工會經費預算相比年終決算而言,其重視度不夠。預算編制的科學性不高,有的是沿襲傳統的基數增長法,有的是在上一年度年終決算數據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沒有真正從實際出發按照預算的要求來編制,因此日常經費使用過程中超預算現象屢屢不斷,預算管理效率未得到充分發揮。
(三)工會經審會職能未充分發揮
工會經審會是對工會經費的收繳和使用進行審計、監督的部門,高校工會經審會應該通過實施全過程的審計監督,以便促進工會經費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將有限的經費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為職工服務,為工會中心工作服務。然而現實中的經審會并沒有參與到工會的各項經濟活動中,工會也不能自覺主動地接受經審會的監督,經審會對工會經費和工會資產的管理多是流于形式。
(四)缺乏有效的規章制度
工會經審會的現有制度如《工會會計制度》、《揚州市工會經審工作手冊》、《工會經審業務培訓實用手冊》等制度、手冊都是對經審會的工作方面做出的規定,對于工會經審會的服務對象所做要求較少。再者各單位、部門結合自身實際為自己量身定制的制度并不健全。
三、加強高校工會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的對策
現階段高校如何進一步提高工會經審工作,將工會經審工作更加規范化應找準切入點,逐步落實。
(一)提高主觀認識,完善組織機構
1.領導重視,提高認識。學校黨政領導、工會領導對經審工作的重視程度在一個學校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過程中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利用各種大小會議進行政策上的宣傳,發揮日常政治學習的思想教育作用,讓各級工會領導真正認識到經審會履行審查監督職責是對工會干部的一種愛護,并不是跟某個人過不去,不是專門挑毛病。經審監督應號召人人可以參與。
2.經費保障,組織到位。高校工會在每年編制預算時將經審辦公經費列入工會年度預算,專款專用,經審會設獨立辦公場所,配齊辦公設備(尤其是在逐步創新工作方式后,開發審計系統軟件后的辦公設備更為重要),經費中要有一定比例是用于經審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升。同時對于工會經審會人員的配備不能都是兼職人員,要有專職人員負責日常經濟事項的監督。
(二)重視制度建設,完善現有工作模式
1.自我完善,職責到人。首先,完善經審會各項工作制度,形成有實際操作意義的規范體系。每年從實際出發制定經審會工作計劃,使經審會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工作有目標,活動有內容。其次,經審會內部成員要有明確分工,各負其責,認真行駛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只有經審會自己先完善,才能正常、健康地開展各項活動。
2.逐層分解,搭建經審工作網。高校的經審工作往往集中在校級經審委員會,對于日常各分工會的經濟活動無法讓經審會參與其中。因此,可逐層分解,在各分工會中也設有監督崗,形成“??偣鞣止钡碾p層經審網。以我校為例,在校工會層面設有經審會的同時,在各分工會也設有經費使用監督員,充分發揮民主監督的權利,為經審會的日常監督提供保障。endprint
與此同時,市總工會亦可定期從各單位抽調人手組成經審工作小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聯審,既能促進各單位工會經審工作的規范化建設,又能互相學習,提高經審工作隊伍的專業水平,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工作平臺。
3.經審工作常規化,充分發揮經審會職能。工會經審不是在每年市總工會下發文件后才進行,要將經審工作常規化。平日可定期開展各專項資金、固定資產的審查,同時在工會領導任中、離任時與學校審計處聯合開展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與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將工會經審工作與工會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這樣既能完成工會經審工作任務,又能保證效率。保證經審會的監督定期、專題化。
(三)重視預算審計,提高預算管理效率
各高校在編制工會經費預算時要認真執行《工會法》、《工會預算管理辦法》、《預算法》。堅持“量人為出、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厲行節約,保證重點。要優化經費支出結構,在預算支出安排上要結合各分工會每年的重點工作,自下而上,逐級匯總,體現出為基層服務、為職工服務、為工會重點工作服務的宗旨,從而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方向。如在編制學校總工會年度經費收支預算方案時,先由各分工會編制預算,制訂方案,再通過召開工會委員會、經審委員會進行認真審查,從而確定各預算項目金額。而對于預算執行過程中預算項目的調整,則必須經過經審會審查同意,對預算執行情況,經審會聯合各分工會監察人員組成專門審計小組進行審計,并形成審計報告,定期對各分工會預算編制及經費使用效率進行評獎評優。日常經費使用過程中,堅持對工會經費收支實行公開化,透明化,并在執行過程中全程監督,維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充分發揮預算管理效用。
(四)強化工會經費的民主監督管理
工會領導及財務人員應根據內部控制的要求,健全工會經費管理的民主監督機制,自覺接受學校工會經審委員會的監督檢查,并對工會經費使用的真實性、有效性承擔經濟和法律責任。同時工會經費的財務預、決算應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和會員代表大會報告(若無法每年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則應在校宣傳欄等明顯位置張貼),接受職工群眾的民主監督。堅持經費開支的公開、透明,發現違規、違紀現象及時糾正。學校的工會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在工會經費使用和管理上要相互協作、配合,共同監督,確保工會每項經費的收支手續完備,內容真實,核算準確,保障工會經費用的合理、用的科學。
(五)提升經審人員素質,提高經審質量
工會經審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是影響工會經審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業務水平對提高工會經審工作質量具有關鍵性作用。高校可發揮其特有資源,利用學校政治理論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利用現有資源“請進來”,定期舉辦專業技術培訓班,與專家學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學習,同時高校也可“走出去”,到其他單位進行現場學習、掛職鍛煉,教學相長。
(六)創新經審管理手段,實行經審工作信息化管理
隨著各高校規模的不斷壯大,工會經費有增無減,工會資產規模也日益增加,傳統的工會經審理念與經審方法已難以滿足與日俱增的審計任務。在全省推廣高校教育內部審計軟件系統的進程中,我們可抓住契機,開創工會經審系統化、網絡化,將工會經審與學校內部審計統一歸口,統一管理,促使工會經審工作更加規范化。
(責任編輯:封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