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曉華 冀會娥
(1靈臺縣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甘肅 平涼 744400;
2 靈臺縣皇甫謐中醫(yī)院婦產科 甘肅 平涼 744400)
106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孕癥的效果觀察
章曉華1冀會娥2
(1靈臺縣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甘肅平涼744400;
2靈臺縣皇甫謐中醫(yī)院婦產科甘肅平涼744400)
摘要目的:觀察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不孕癥患者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靈臺縣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收治的106例不孕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106例不孕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不孕癥患者各53例。對觀察組中的53例不孕癥患者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照組應用西醫(yī)治療。對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53例,其中治愈40例,有效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4%。對照組患者53例,其中治愈25例,有效17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9.2%。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患者不孕癥,極大改善了患者癥狀,治療效果明顯,治療過程中無不良反應,可以有效縮短治療時間,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輕病患痛苦,提高不孕癥患者受孕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 治療; 不孕癥
不孕癥指的是夫婦同居時間超過2年,婚后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卻未曾受孕者。根據(jù)婚后是否受過孕可分為繼發(fā)性不孕和原發(fā)性不孕;根據(jù)不孕原因可分為絕對不孕與相對不孕兩種,女性不孕癥為婦科疑難病癥之一。不孕癥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排卵障礙和輸卵管因素,黃體功能不全、子宮發(fā)育不良、卵巢功能障礙和生殖器炎癥等也是其不孕原因。不孕癥嚴重影響著夫婦之間的生活,對于家庭也存在著一定的危機。所以對于不孕癥要予以高度重視,對其要進行積極研究。針對不孕原因在臨床上采用西醫(yī)辨病和中醫(yī)辨證相結合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靈臺縣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治療的106例不孕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106例不孕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患者各53例。觀察組不孕患者年齡在21-35歲,平均年齡在(28±2.1)歲,不孕年限在3-10年。對照組不孕患者年齡在20-37歲,年齡在(28±2.2)歲,不孕年限在4-12年?;荚l(fā)性不孕的患者60例,原發(fā)性不孕患者平時月經沒有規(guī)則,周期持續(xù)時間不一,月經期間量少。在進行婦科檢查時子宮、附件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并做月經來潮12 h內診斷性刮宮術。通過病理細胞學檢查發(fā)現(xiàn)有些不孕患者子宮內膜呈增殖期改變、分泌早期改變,其子宮內膜呈不規(guī)則成熟,患者基礎體溫呈單向型,屬于無排卵性月經。繼發(fā)性不孕患者在進行婦科檢查時存在不同程度的附件壓痛、增厚現(xiàn)象,B超檢查正常,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腫塊。對繼發(fā)不孕者在控制炎癥后進行月經來潮12 h內診斷性刮宮,病理細胞學檢查后發(fā)現(xiàn)患者在進行卵巢激素測定的時候均出現(xiàn)改變,且變化程度不一。兩組不孕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觀察組中的53例不孕癥患者進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法[1],西醫(yī)與中醫(yī)的治療方法如下。
西醫(yī):患者服用克羅米芬以促排卵,用法是每日一片,含量為50mg,于月經周期第五天開始。連服5天,5天為一個療程[2],采取隔月間斷口服。對患者排卵期進行監(jiān)測,查看排卵情況,如患者排卵效果不佳,用藥量可加至100 mg,直到患者能夠恢復正常排卵功能。5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同時對輸卵管不通或通而不暢的患者,可在患者每次月經干凈后第三天開始對其進行輸卵管通液術。需要準備生理鹽水和地塞米松,用通液器注入患者宮腔。
中醫(yī):患者內服中藥進行配合治療[3],藥方成分:柴胡7g、炒白術15g、當歸12g、酒白芍15g、熟地黃14g、菟絲子18g、巴戟天17g、枸杞子13g、五昧子12g、茯苓11g、仙靈脾15g、車前子10g、甘草7g?;颊咴谠陆浀?天開始口服.每日1劑,連服6-12劑。對存在子宮、輸卵管炎癥的患者對其在月經干凈3~7 天后采用抗生素連續(xù)通液2次,其中地塞米松5 mg、甲硝唑注射液30 mL,同時用中藥輔助消炎和活血化淤,活血化淤配方包括紅藤32g、蒲公英34g、紫花地丁35g、鴨跖草31g、赤芍13g、延胡索13g、香附10g、黃柏7g、大青葉8g。
1.3 療效判斷標準
治愈:經過治療后,患者在1年內受孕。好轉:治療后,患者癥狀有改善。無效:經過治療之后,患者癥狀無明顯變化,1年內受孕不成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53例,其中治愈40例,有效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4%。對照組患者53例,其中治愈25例,有效17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9.2%。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觀察組與對照組不孕患者療效對比表。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不孕患者療效對比表[n(%)]
3.討論
不孕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同時不孕癥也是一種比較復雜的臨床綜合征。近年來不孕癥的發(fā)病率普遍偏高,且呈上升趨勢,不孕癥嚴重影響著男女雙方身心健康[4],同時也給很多家庭帶來危機。由于不孕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許多疾病所共有一個癥狀或者所致的一種后遺癥或結果。造成女性不孕癥的原因有很多,病理機制非常復雜。這就要求在治療患者的時候要對癥處理,治療前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了解患者治療前的身體狀況,掌握患者的病史資料。輸卵管堵塞是女性不孕癥中的致病因素之一,同時也是較為常見的致病因素。預防輸卵管阻塞對于已婚婦女而言尤為重要,對于未曾生育的婦女行異位妊娠、卵巢囊腫剔除術后,或在流產后第一次行經后應及時行輸卵管通液術。即使存在不想生育的情況,也要及早預防因手術感染而導致輸卵管粘連或阻塞,為將來懷孕做好準備。輸卵管一旦發(fā)生阻塞,對以后的治療存在很大的困難,所以要做好預防準備[5]。
對不孕患者的治療方案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身體健康狀況來制定。女性患者如果存在月經不調癥狀,就需要對患者的身體先進行調整,改善其子宮環(huán)境,只有先做到這一步接下來才能進行其他治療。所以對于女性調經問題要予以高度重視。月經不調往往是女性不孕癥的重要原因。古語有云"欲得子必先調其經",女性不孕癥要著重對月經進行調理,臨床發(fā)現(xiàn)月經正常的婦女在對排卵進行檢測時,都存在正常排卵情況。有醫(yī)學認為。不孕癥是臟腑功能失調、沖任病變、胞宮不能攝精所致。針對患者不同癥型的不孕癥,要以實際情況為準,以此采用相應的藥方,再配合中藥理氣活血,調理沖任,以達到治療的效果。調理女性月經不調可以采取中西結合治療的方式,即對患者進行中藥治療,患者內服中藥,也可對患者采取灌腸的方法進行治療,灌腸能夠直接將藥效送達腸壁,而且吸收比較迅速、藥效充足。中藥在活血化瘀、滋養(yǎng)肌理方面有很大作用。西藥能夠起到快速消炎的作用,中西醫(yī)聯(lián)合使用效果更佳。在不孕癥患者中長期服藥的患者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長期服藥對患者身體機制造成傷害,其中對胃的傷害比較嚴重,通過灌腸能夠有效避免長期服藥的刺激。
在本文研究活動中用中藥聯(lián)合克羅米芬對不孕癥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得到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文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夠調經受孕、疏肝活血、滋補脾腎。腎主生殖,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腎氣充盛,則天癸至,若脾氣健旺,則沖任通盛,進而生殖之精成熟,相搏陰陽,生命由此就開始誕生。肝主疏泄,其疏泄失調即有月經失調,是為木郁達之。因此補腎疏肝亦屬調經種子之法。醫(yī)學中肉蓯蓉能夠起到興奮患者的性神經作用菟絲子具有類似雌激素的活性,能夠促進患者排卵,能夠維持患者黃體的功能。山藥、黨參具有類似促性腺激素的作用,能夠讓不孕癥患者促黃體生成素分泌以及合成均增加,患者卵巢功能從而得到改善。女貞子、枸杞子、熟地黃、白芍、當歸能夠對于不孕癥患者內分泌的紊亂情況進行調節(jié)?;颊呤茉新蕦蟠筇嵘?。
本文回顧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靈臺縣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收治的106例不孕癥患者臨床資料,將106例不孕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患者各53例。對觀察組中的53例不孕癥患者進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法,對照組不孕癥患者單純進行西醫(yī)治療。對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旨在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不孕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進行中西醫(yī)結合的觀察組患者53例,治愈40例,有效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4%。對照組患者53例,治愈25例,有效17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9.2%。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而得出治療不孕患者應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能夠得到明顯的治療效果,能夠大大改善不孕患者的癥狀,提高不孕患者的治愈率,縮短療程,同時在減少副作用方面也發(fā)揮著很大的功效,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戰(zhàn)軍,孟藏者,王品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孕癥125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2):1-4.
[2]李長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孕癥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1,31(11):121-122.
[3]田秀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孕癥189例臨床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7):85-86.
[4]謝彩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孕癥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09(23):45-46.
[5]芮玲娣,戴果福.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孕癥120例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3):417-417
【中圖分類號】R271.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090-02
作者簡介:章曉華,男,生于1965年1月8日,大專學歷,婦產科主治醫(yī)師,甘肅省靈臺縣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冀會娥,女,生于1972年11月6日,大專學歷,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甘肅省靈臺縣皇甫謐中醫(y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