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 周弘睿 朱晶
【摘要】本文從英語專業教學目標及現狀引入英語專業教學中語用能力培養的問題,論述了什么是語用能力,語用能力的分類以及英語專業中語用能力培養途徑,提出了培養學生語用能力需要提高語用意識,加強目的語文化知識的輸入,鼓勵學生多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并采取有效的語用能力測試手段。
【關鍵詞】英語專業 語用能力 語用能力培養
一、引言
教育部于200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據初步統計,全國678所高校中有554個開設英語專業,對大綱的執行情況雖然各有不同,但就語言能力而言,總體還是呈現實際運用能力不夠理想的狀況。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靈活運用英語語言達到既定的交際目的,這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語言能力,更取決于其語用能力,即在特定的語境條件下采取恰當的語言形式和交際策略實現預期交際目的的能力。因而在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中,除了對語言能力的培養強調外,語用能力的培養也應成為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
二、語用能力的定義和分類
語用能力,從學科上來說,屬于語言習得與語用學的交叉產物,是交際能力的一部分。主要指交際者對語境的識別以及準確理解別人和得體表達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體現在對語用知識的掌握上,既包含交際者的語用體系的內容,又包含對語用體系的知識的適切運用。Thomas(1983) 認為語用能力分為語用語言能力和社會語用能力。Leech(1983) 也提出應將語用學分解為語用語言學和社會語用學。前者以語法能力為基礎,涉及語言的使用規則;后者是指遵循語言使用的社會規則進行得體交際的能力,是更高層次的語用能力。李懷奎(2005) 在總結Thomas(1995) 和Ellis(1994) 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語用能力框架所包括的三方面內容:實施和識別諸如道歉、批評、問候等言語行為的能力;識別不同語境的能力,包括社交距離和權利、強加程度、權利與義務等同;時受到交際者自身學識、成熟度、語言水平和話題熟悉度的影響。綜觀這些研究,我們發現語用能力構成要素有: 語用行事能力、語用推理能力、語用心理能力、語用文化能力、語用語境能力和語用效能能力。語用能力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1)在語用語言層面上遵守語言規則;2)在社交語用層面上注重文化差異;3)在心理認知層面上了解態度和行為的制約;4)在時空情境層面上講究語境的限制。語用能力不是抽象、孤立和空泛的,在語言的具體運用中,它是人們有效地使用和理解語言的保障和手段。至此,我們發現即便研究者對語用能力的描述各異,但是歸納起來,相關研究都涉及到三個關鍵詞:1)言語行為能力;2)言語適切性;3)文化知識。
三、語用能力培養的教學對策和建議
語用能力或語用知識是可教的。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用能力。
首先,提高語用意識,改進教學方法和內容。要提高學生的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首先教師要提高語用意識。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要適時給予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教學內容也不應僅局限于語言知識的講解,應加強相關語用知識和理論的導入,提示學生重視語言形式和交際策略的語境恰當性,以促進學生語用意識的增強和語用能力的提高。
其次,加強目的語文化知識的輸入。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的使用受相關文化規約的制約。所以,課堂上,教師除了對相關語言和語用知識的必要講解之外,應加強相關英語文化知識的輸入;應鼓勵學生課外多接觸原版、地道的英語書籍和影像資料;有條件的可以增開相關選修課,可以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等現代技術設備,給學生提供了解英語文化的多種渠道,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
第三,鼓勵學生多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英語的最終目的是恰當運用該語言進行有效交際,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除了在語料和知識輸入方面進行改進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輸出能力,特別是要鼓勵學生克服因怕犯錯誤而羞于開口講英語的心理障礙。
第四,采取有效的語用能力測試手段。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水平,還必須改變目前以檢測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為重點、缺乏有效的語用能力測試手段的現狀。一個學期一場側重考查學生語言知識水平的卷面考試并不能反映學生真實的英語應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過程性評估也不應只考慮學生對單詞、語法和句型的掌握情況,應更側重考查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情況,卷面考試也應適當涉及對學生語用知識和能力的測試。
總之,作為交際能力重要組成部分的語用能力,對現實英語專業教學目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探索出合適英語專業教學的培養模式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從而最終實現我國外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何其莘,殷桐深,劉海平.關于外語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24-28.
[2]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大學英語專業學生的語用能力培養(項目編號:14G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