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慧
【摘要】語用預設可以幫助小品產生強烈的喜劇效果。本文將對沈騰和馬麗小品中的話語進行分析,從語用學的角度探討語用預設在其小品中所產生的喜劇效果。
【關鍵詞】語用預設 小品 喜劇效果
一、引言
小品多數短小精悍,演繹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很多小品通過生活中屢見不鮮的例子反應不良社會現象或反應深刻的生活哲理,達到幽默和教育民眾相結合的效果。語用預設在小品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小品創造中很常見。它通過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從而達到小品的喜劇效果。但目前學術界對小品語用預設的分析的文章卻很少,一些文章注重字面的分析,并不能從語用學的層面揭示出幽默語言背后的實質。本文試對沈騰和馬麗在春晚中的小品話語進行全面分析,探討語用預設策略如何在小品中發揮作用,論述語用預設在其小品中的喜劇效果。
二、研究綜述
1.預設及語用預設的定義?!邦A設”這個概念是語用學和語義學中均采用的一個概念,用來解釋語義中的邏輯現象。這個概念由德國的弗雷格在《論意義和指稱》中提出。預設的英文名是presupposition,也被一些學者翻譯為前提或前設。它指的是說話人在講話語時作出的假設,用來確保語句的合適性。預設最初多在哲學的領域被討論。隨著語言學的發展,預設逐漸從哲學領域進入語言學領域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預設從不同的研究角度被學者劃分為兩類——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劃分的標準是是否依賴語境。語義預設是從句子,更確切地說是命題本身來講,指的是真實和虛假命題之間的關系。語用預設涵蓋說話人、聽話人以及語境等諸多因素,是從語用學的層面進行研究分析。說話人在向聽話人傳遞新信息時,不僅僅要考慮聽話人自身的因素,還必須結合當時的語言環境,做出最恰當的表述,才能真正達到發話目的,語言才會產生語力效果。
2.研究背景理論。喜劇小品是寫生活中千姿百態的“人”的。生活中的“人”搬到舞臺上必須是思維靈活,表現力有彈性的。當這個靈活的“人”瞬間思維像一塊機械運轉,其表現必然是幽默滑稽的。這也就是柏格森所說的“鑲嵌在活的東西上面的機械的東西”。小品的語言環境也是各式各樣的,并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產生喜劇效果。小品的幽默語言形式表現離不開語言環境。一般來講,小品會設置一個總的語用預設,藝術家在這個特定的語用預設下將小品的幽默喜劇效果呈現出來。
三、語用預設在沈騰春晚小品中的運用
1.轉換語用預設的重心。語用預設中的轉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話輪中發話者A通過轉移話輪中發話者B話語的焦點,這樣舊的語用預設被打破,新的語用預設產生,話語意義因此有了新的指向,最后達到特定的語用效果。另一種情況是聽話者利用發話者話語中的諧音,創造誤解說話人的意圖的假象,制造出新的語用預設,從而達到特定目的。
2.故意誤解語用預設。說話者主觀提供一個語用預設,或者通過主觀有目的性地曲解預設信息就此達到發話目的。這種模式是違背了預設的共知性來制造幽默效果的。所謂預設的共知性是指交際雙方或一般人所共知的信息。
馬科長:我這么跟你說呀新調來的這位杜局長巧了他也喜歡打乒乓球,你明白知道怎么做了吧
郝建:科長呀,你這就為難我了,我最多能管住自己不打,局長我哪敢管呀。
(馬科長站起來):郝建呀,你這領會意圖的能力真是太差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你思想上不求上進,我告訴你啊,你要再這么下去,這輩子也是這么一個科員了。
郝建:真的嗎,那我就放心了,工作總算是穩定了。
……
馬科長:來來你坐著,你看哦咱門科就你一個會打乒乓球的,那你要是打乒乓球把領導給陪舒服了,那你不就成為領導身邊的紅人了嗎。
郝建:紅人了?
馬科長:魏小寶,陪康熙摔跤,那最后魏小寶成什么了?
郝建:太監呀
這段話中,郝建三次曲解了馬科長的語用預設。當馬科長指出新調來的杜局長也喜歡打乒乓球時,本意是指出郝建的愛好和領導愛好相同,多和領導打球有利于升職,郝建卻以“科長呀,你這就為難我了,我最多能管住自己不打,局長我哪敢管呀?!边@句話故意曲解馬科長的語境預設,達到幽默效果。當馬科長嚴肅批評郝建這輩子只能做科員時,郝建以“真的嗎,那我就放心了,工作總算是穩定了?!狈从吵龊陆ㄏ矏偟男那?,取消了原來的話語預設,產生幽默效果。當馬科長問道“魏小寶,陪康熙摔跤,那最后魏小寶成什么了?”時,郝建回答“太監呀”又一次誤解了原來的語境預設,觀眾不禁暗暗叫好。
語用預設具有合適性、共知性、客觀性、單向性、隱蔽性和可撤銷性等特點,對小品營造幽默氣氛、突出喜劇效果、升華主題起了很大的作用。通過運用語用預設的理論來分析小品的語言,可以更好地了解喜劇效果是如何產生的。同時對小品劇本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蔣冰清.預設理論與言語幽默的生成機制闡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3).
[2]郭紹波.用語用學的預設理論分析幽默產生的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