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靜文
【摘要】中高職銜接是指按照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要求,推動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系統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應對措施。本文以江西省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為研究內容,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探尋江西省中高等職業會計專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模式。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會計專業職業能力
一、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的背景分析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和《江西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結合《江西省教育廳關于推進中高職教育對接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贛教發[2013]8號),大力推進我省中高等職業教育協調一致得的發展需要,更好地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使中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能夠符合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換代,我校作為江西省中高職銜接的首批試點院校,與江西財經職業學院的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進入實質性對接階段。長期以來,我國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在課程體系架構上各自為陣,兩者銜接存在諸多問題,如課程標準模糊不清、課程內容重復、課程結構因循陳規等。隨著銜接工作的深入進行,中高職銜接中的課程體系問題凸顯,已成為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二、我國會計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現狀
(一)國內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中存在的問題與現狀
目前我國中高職學制結構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兩階段結構,中職階段的中職學校與高職階段的高職學院,分別根據自己的學制年限進行教學。高職院校主要通過升學考試這一手段擇優招收中職畢業生;二是一體化結構類型,即中職與高職統籌安排和整體設計,形成的一種學制結構及銜接模式,包括五年一貫制和六年一貫制,即學生在接受完三年的中等職業教育基礎上,通過特殊的招生考試,到專業對口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習二年,畢業后發給相應的高職大專文憑。目前江西省試點的中高職銜接,采取的學制方式就是中高職直通式.通過這些銜接方式,其目的是利用制定的教育政策和教改措施,使中職畢業生有繼續接受高職教育的權利,使他們通過中高職教育的銜接,在職業教育和后續的工作過程中終生受益,改變社會對中等職業“二流教育”和“斷頭教育”的不良聲譽。
(二)我省會計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現狀
1.專業基礎課程和一些主干核心課程存在教學內容重復的狀況。我們在對江西省一些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進行調查過程中發現,會計專業兩個階段的教學計劃中,其中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及實踐教學課程的內容,很多是重復的。例如,大多數中職學校會計專業開設的專業主干課程有: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財經法規、稅收基礎、會計基本技能、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出納實務、稅收基礎等。大多數高職學院會計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有: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財經法規、審計、中國稅制、會計電算化、常用財務軟件應用技術等。中高職學校專業課重復率在80%以上,這既造成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又造成教學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浪費。
2.會計技能課程倒掛。在實習訓練與專業技能培養方面,高職與中職理應體現出層次內涵上的差異。高職階段應該是中職知識結構上的延伸擴展、職業能力的提高和專業技能的提升,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通過調查,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在實習訓練與專業技能培養方面,未能明顯體現“高職高技能”的特征,甚至還不如中職,造成中高職技能訓練“倒掛”現象。其原因是一些中職學校辦學歷史長,在實習與實訓、專業技能培養方面,無論設備、師資,還是訓練方法,都有較強的實力,造成高職與中職實踐與技能課程“倒掛”的現象。
3.文化基礎課程脫節。在中職學校的課程體系中,一些中職學校注重學生各種會計技能的培養,忽視文化基礎課程,導致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而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大多以普通高中畢業生為培養對象,對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程要求較高,致使中職畢業生進入高職后,在高等數學、外語、大學語文等課程的學習普遍吃力,再加上政、史、地等必要的人文知識缺乏,很多中職學生無法適應高職階段的教學要求。
三、中高職會計專業銜接的原則
中高職銜接課程設計應以職業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為核心、適應人才市場的社會需要為目標。在課程體系架構上,要體現不同階段的差異。課程體系設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重實用原則
中高職教育目標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礎文化科學知識,還要掌握所學專業的生產技能與職業素養。學生學習是以就業為目的的,專業教學計劃中開設的課程,必須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職業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二)厚基礎原則
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人才市場對職業人才的需求,是使學生通過系統的職業學習,具備寬泛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復合技能,有較強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在課程設計中,教學計劃應根據市場需要,開設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使學生的文化基礎和專業基礎更厚實,為學生后續的發展,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職業方向。中職教育階段,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因此在高職階段,應適當開設英語、數學等文化基礎課和人文素養課,對相關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分解與融合,強化特色和實用主干課程,提高教學質量。
(三)模塊化原則
在中高職課程開發過程中,一定要兼顧不同生源的素質,進行模塊化課程教學。中高職銜接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長期發展趨勢,在高職教育中,普高升學生源、中高職直通生源、五年一貫制生源等等,生源情況復雜,從文化素質到綜合素質差異相差懸殊的現狀,將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存在。在銜接中如果還是按照普高招生的常規教學,所有學生一個教學標準,勢必造成按“短板”教學,收效甚微。因此,對于普高和中高職直通的不同學生,可根據學生自己的基礎和興趣愛好,選擇模塊化課程學習,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優劣互補,形成“長板”教學。
四、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應采取的措施
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中高職銜接的專業課程教學標準為研究目標,探尋江西省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模式,我們應從以下方面進行課程體系的架構與課程設計。
(一)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設計
在中高職會計專業銜接中,以職業能力為主線,根據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要求,將課程體系的銜接,貫穿于中職和高職兩個教育階段的始終,將中職和高職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一體化設計,系統構建課程體系,課程設置由淺入深,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特色。
1.中職教育階段的課程設置要求。中職階段的課程體系建設中,應注重學生基礎素質教育的培養,教學課程應當重基礎,強應用,使他們初步建立會計專業的職業概念。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專業技能,熟練掌握珠算、點鈔、計算器、小鍵盤錄入操作等技能,熟悉我國財經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與準則,對中小企業能夠進行會計業務處理與核算工作。具有能適應相關崗位的收銀、倉庫保管、物流管理、現代服務外包等基層管理崗位的工作能力,具備計算機操作技能和使用會計軟件的能力,進行出納、電算會計、電子結算與電子報稅等工作。
2.高職階段的課程設計要求。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中,高職教育以全面培養學生知識、技能和職業能力素養為主,強化提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重實踐,強創新。進一步掌握會計核算、相關的財經法規和稅法、經濟法、財務管理和審計等學科的知識,能夠運用所學的財務分析方法,客觀地分析服務對象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夠提出恰當的解決方案和對策,有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和會計職業技術能力。在教學管理上,積極探索和實施彈性學分制或“學分銀行”,實行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生的總體水平。
(二)從職業能力入手推進課程模塊化
按照“職業能力主線”的思路,按實際工作的需要,將職業能力分解為若干職業能力模塊,首先包括基礎要求模塊,使職業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其次,設計應用模塊和選修特色模塊,適應彈性學分制,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此外,還應設計相應的選修提高和拓展模塊,滿足學生提升和發展以及后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需要。在模塊化課程設計中,將模塊化課程與職業能力和技能相對應,設計對應的單元課程。例如會計基本技能課程,在課程設計時,我們可以將課程模塊化相應的單元,如點鈔模塊、翻打傳票模塊、數字與文字書寫,對企業財務會計類課程,分解為供產銷不同階段的模塊,將憑證和賬簿處理和與之相對應的實際工作能力銜接起來。模塊化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形成會計的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最終構成會計工作的職業能力。將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有機地融合為一個整體。在模塊化課程體系設計中,應建立系統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從職業上崗證至初中級資格證書,以及延伸專業的資格證書,明確中職階段獲得相關專業的上崗證書,高職階段獲得初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三)堅持校企合作,強化實習實訓的課程建設和設計
在中高職銜接過程中,職業學生的實習實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教學環節中,一般的做法是將實習安排在第三年,教學第一年和第二年在校內實訓基地實訓。該環節課程方案的開發與設計,進行校企合作融合,在實訓環節中,學校聘請行業專家與骨干人員來講授專業知識,根據會計業務流程進行課程教學,學生以學員、學徒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在實訓中增強動手能力,通過多輪訓練,將實踐知識和理論知識融會貫通,真正落實“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在課程考核的評價方面,可聘請他們對相關專業課程進行命題,建立試題庫,實行考試與實踐應用結合,打破傳統的閉卷考試單一模式,用會計職業能力標準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五、結語
中高職銜接是國家職業教育的長期發展規劃,根據中高職銜接的教學和實踐需求,開發會計專業一體化課程教學大綱,制定課程設置的標準,確立教學內容的依據、原則和評價方法,架構統一課程標準和課程結構,使中高職銜接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鄧潤梅,黃睿.“以能力為中心”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構建.教育學術期刊,2008.2.
[2]賀勝軍.會計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思考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10.
[3]黃彬,焦小英.中高職課程銜接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路徑職業教育理論2012.35.
[4]《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 》(教職成〔2011〕9號).
基金項目: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省級教育教學研究2014年度立項課題“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JXZJJG-1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