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生活在青藏高原,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了幫助和保護藏羚羊等野外生靈,趙懷東老師在西藏羌塘已經堅守了8年。風餐露宿、爬冰臥雪的生活讓趙老師成為了藏羚羊最熟悉的伙伴。
問:是什么讓你對動物保護產生興趣的?
我從小比較喜歡動物,高中時崇尚自由,想從事一份可以自由闖蕩廣闊天地的事業,于是選擇了野生動物保護專業學習。我喜歡野生動物的單純,愿意與它們為伍,了解它們的生活,這也讓我能不斷地審視自己的內心。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野生動物不能像人類一樣表達它們的感受,需要有人為它們代言。不然它們將被人類的聲音淹沒。而我愿意為它們代言,希望還給它們一片最純粹的自然空間,讓它們能依舊遵循自然規律繁衍下去。
問:保護野生動物到底在保護什么?
實際上野生動物本身不需要人類的保護,它們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有獨特的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沒有人類的過度影響,它們會自然地繁衍進化、優勝劣汰。我們保護動物不是去救助弱小,不是去救助那些老弱病殘,因為只有優勢的基因得以遺傳,一個物種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那我們又在保護什么呢?因為人類不斷掠奪自然資源、占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野生動物因為人類活動的原因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是一種非自然力量的影響。我們想做的,是盡量減少人類對野生動物生存的威脅,還給它們一片不受干擾的天地。我們需要了解野生動物的現狀、野生動物需要的生存空間和適宜的棲息地、什么樣的保護管理能夠避免人類過度的驚擾和非法的傷害,確保它們有足夠的生存空間。
問:在青藏高原保護動物最困難的是什么?
稀薄的空氣、惡劣的天氣,讓藏北高原顯得很蒼涼,但堅強的生命在這里繁衍了千百萬年。極度脆弱的生境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復,一切努力將付之東流。所以,我們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里。
每個深入藏北高原從事保護工作的人都要承擔對身體的巨大壓力,但這無所謂,因為熱愛而有著無限的動力。對家庭的牽掛才是讓我感到最難的。不能隨時陪在愛人和孩子身旁,而高原環境又不適宜把他們一起帶來長期生活,這是我無法兩全的事情。
問:除了藏羚羊,你還特別關注哪些動物?
我從大學時代就一直熱愛并關注鳥類。它們擁有天空,代表自由。而且,鳥類不受地面障礙的限制,身處城市中仍能看到很多種鳥類。它們有的長期進化成了伴人生的種類(如麻雀、家燕、金腰燕等),有的已非常適應城市綠地的環境(如大山雀、普通?、喜鵲、多種雀科鳥類等)。所以剛開始接觸野生動物,從鳥類入手是非常好的選擇——不需要到多遠、多野的地方,也一樣能感受到它們。
現在我也非常關注鳥類,希望我的努力能讓它們擁有更加自由的藍天。我熟悉東北、長江流域、云南、西藏等多個區域的鳥類,目前也關注著羌塘水域和濕地的鳥類。
問:用什么方法來確定藏羚羊的數量?
藏羚羊有獨特的生存規律:母藏羚羊夏季會遷徙到固定的地方產仔,而冬季在藏羚羊的分布區域里,會有多個集中的交配地。我們往往在藏羚羊相對集中的時節,通過直接計數法了解每一個產仔地或交配地藏羚羊的大致數量,從而對某個區域內的藏羚羊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概念。
我們也會用生物統計的方法,來了解整個藏羚羊分布區的整體情況和大致的數量。我們會預先設計好適合高原且適合藏羚羊的調查方法,在空間上隨機設置必要數量的樣線或樣點,然后實地開展調查。每個樣線、樣點按一定的要求記錄所看到的藏羚羊數量、公母成幼分布數、觀測距離、地形地貌、行為等數據。數據收集完畢后,通過數學模型可以計算出藏羚羊的適宜棲息地、不同區域的種群密度或豐富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