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5年,O2O成了BAT三家競爭的主戰場。
《中國經濟信息》綜合報道
2015年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的O2O之年。
洗車、旅游、到店服務,各個O2O企業合縱連橫,百度、阿里、騰訊三巨頭頻頻出手,收購、合并、分裂,一幕幕好戲頻頻上演。
業內人士稱,中國O2O市場的潛力在萬億級別。拿下O2O市場,意味著再造一個新阿里,交易可以衍生出支付與金融服務,還可衍生出對傳統行業的滲透,潛力不可估量。所以,在2015年,O2O成了BAT三家競爭的主戰場。
阿里:從頭再來
2015年,阿里在O2O上動作頻頻。年初,阿里更新了新版的支付寶,新版支付寶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支付工具,而是一個包含眾多消費入口的綜合軟件,各種O2O服務也在內,團購、外賣、電影、旅游,業務范圍與阿里投資的美團嚴重沖突。
在過去幾年的千團大戰中,阿里支持美團,騰訊支持大眾點評、百度支持糯米,這幾家最終依靠資本的力量活了下來。阿里所支持的美團市場份額占有優勢。但阿里突然在支付寶中自己設立入口,不禁令人疑惑重重。
果然,其后不久,就傳來阿里與美團資本運作出現矛盾的傳聞,馬云遇到了控制欲同樣強大的王興。阿里靠投資得不到美團的控制權,而美團發展起來很有可能逆襲阿里。
于是,阿里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美團,自己來做O2O,如果說年初的支付寶包含入口只是個端倪,那么到了年中阿里重啟冷藏多年的“口碑”,就是把牌挑明了。阿里要放棄美團轉而培養自己的O2O。
而美團也沒有客氣,借著年底資本寒冬,美團完成了與大眾點評的合并,在O2O市場取得了絕對領先的份額。在有絕對領先的優勢之后,美團轉而同阿里反目成仇,要把阿里的支付寶趕出美團的體系。
年末,有傳言稱,阿里要以10億美元拋售手中的美團股份,轉而以15億美元高溢價去投資餓了么,重新調整自己的O2O布局。
2015年,阿里完成了自己O2O布局的吐故納新,失去美團雖然可惜,但阿里也有足夠的資本從頭再來。
百度:全力以赴
2015年6月30日,很少出席發布會的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意外出現在了百度糯米“會員+”戰略發布會上,他說“我昨天看了下,百度賬上還有500多億現金,先拿200億來把糯米做好?!?/p>
百度投入的不僅僅是資金,一系列的動作都表明了百度轉型O2O的決心。手機百度打造了生活+,用戶在這個超級入口不但可以找到信息,還能得到服務;百度地圖在導航基礎服務之上,成了百度O2O的另一個引擎,用戶從百度地圖還可以獲得酒店、加油、代駕等服務。
百度轉型O2O并非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百度起家依靠的是扎根PC端的搜索引擎,掌控了中國整個互聯網世界的入口,獲取入口的收益。但是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入口APP化,百度向移動端轉型同樣勢在必行。
轉型O2O后,百度可以成為O2O世界的新入口,連接所有O2O服務,重新掌控整個移動互聯網世界。O2O對百度來說是戰略級的轉型。
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糯米是百度O2O的三大矩陣。在手機APP的排行榜上,手機百度與百度地圖排在前列,手機百度是一個基于搜索的入口,用戶只要有搜索需求,就可以直達服務,相比APP入口更簡單直接。在2015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更是高調地把度秘作為超級APP入口,希望以此連接360行。
而更有競爭力的是百度地圖的入口。目前百度地圖的市場份額已經占到70%以上,是地圖市場上無可爭議的王者,而用戶的O2O需求很多都是基于位置的,甚至可以說無LBS無O2O服務?;谖恢?,這一年百度地圖從單純的地圖導航工具擴展為整個O2O世界的入口。
通過百度地圖這個入口,Uber用車服務接入后業務量增長21倍;e代駕接入后客戶增加百萬,業務量同樣增加了20倍,同時還自己推出順風車、汽車加油保養服務。2015年國慶期間“十一訂酒店”活動出現爆點,成交額達到活動前的3.62倍。在“大理酒店節”期間,百度地圖預訂酒店網絡訂單量占當地在線可預訂房源的50%。百度地圖還連接了糯米網的餐廳團購,電影票團購業務,連接了百度外賣的外賣服務,攜程與去哪兒的旅游服務……
百度用自己的入口優勢,把整個O2O串聯了起來,以此來與競爭對手周旋。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從百度的財報數據看已經有了相當的成績,2015年第三季度,百度交易服務的總交易額為人民幣602億元(約合95億美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119%,估計未來還會持續增長。
在O2O旅游的細分市場,百度在2015年也打了一個勝仗,促成了攜程與去哪兒的合并,通過間接直接控股,百度實際上掌控了合并后的新公司,控制了旅游O2O的市場,在這個細分市場取得了控制權。
2015年,百度通過手中的搜索與地圖入口,搭建了最大的O2O平臺。將各個O2O服務都匯集在自己的平臺上。而在O2O的細分市場,諸如外賣,旅游也有所斬獲。百度戰略轉型的方向已經確定,來年將繼續發力。屆時,百度的戰略轉型必然繼續全力以赴,整個O2O市場的份額將大幅變化并逐漸明朗。
騰訊:悶聲發大財
2015年, 騰訊在O2O市場上可謂悶聲發大財。
通過社交服務,騰訊積累了數億的用戶。騰訊掌握的社交活躍的年輕用戶是娛樂消費的主力,在社交的基礎上搞娛樂,從暴利的網絡游戲到不那么暴利的視頻、音樂,再加上附帶的廣告收入,騰訊的盤子越做越大。
但是,騰訊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社交也好,娛樂也好,騰訊始終與實體經濟距離太遠。歷史上騰訊多次涉足過電商,但是每一次都鎩羽而歸,最后通過投資京東才把手中的拍拍、易迅出手。
在O2O上,騰訊同樣面臨著用戶轉化的問題,2014年騰訊投資大眾點評,通過旗下數億用戶的微信和QQ給大眾點評導流,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大眾點評有了騰訊這么多用戶的導流,卻依然干不過美團。娛樂積極的騰訊用戶轉到實體經濟上總是差那么一點,最近很熱鬧的微商也遇到了麻煩。
而2015年,騰訊卻在O2O市場打了一個大勝仗。利用美團與阿里控股權之爭的矛盾,持有大眾點評股份的騰訊成功促成了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并。這個合并讓美團坐大,最終完成了與阿里的決裂,阿里出讓美團的股份,而騰訊加大了對合并后“新美大”的投資,一進一出之間,騰訊儼然成了“新美大”背后的大佬。
雖然未來“新美大”與騰訊的關系還不好說,但是騰訊削弱阿里,給阿里制造一個O2O競爭對手的目的已經達到,同時,合并后的“新美大”也拉開了與百度糯米的距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