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上中游北岸的塞上高原,一座古城歷經千年滄桑,穿越萬里濤聲,從歷史斑駁的光影中走來。它一路御風逐日,一路踏浪揚帆,于時代潮頭奮起追夢,在黃河岸邊壯懷放歌!
大潮拍岸,淘盡千古風流
托克托縣,位于黃河上中游土默川平原,黃河流經縣域37.5公里,享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托克托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便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絢爛的海生不浪文化,戰國趙武侯橫刀縱馬、筑就內蒙古高原最早的城池“云中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朝設36郡之一云中郡;唐代邊陲要塞東受降城鐵甲旌旗,演繹塞上風云。遼、金、元云內、東勝州池深埠密、商肆繁盛;清代河口古鎮互市興榮,貿易通達;明代阿拉坦汗的義子“妥妥”駐牧東勝衛,“托克托城”由此得名。
大潮拍岸,席卷時代長風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托克托縣圍繞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實施“工業強縣、城鄉統籌、三化互動”戰略,積極探索發展產業集群、壯大縣域經濟之路,實現了由傳統農業為主轉變為集工業、農業、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發展模式,完成了由國家級貧困縣向全區一流經濟強縣的跨越,連續七年躋身全國西部百強縣行列。201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36億元,同比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0億元,同比增長3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億元,同比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2億元,同比增長12%;城鎮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28091元,同比增長8%;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1849元,同比增長11%。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8.9:71.6:19.5。黃河岸邊托克托,正在澎湃的大潮中與時俱進,奮勇向前!
大潮拍岸,奔涌著產業的強勁勢能
托克托縣調整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奶牛、肉羊、特禽和水產養殖等優勢特色產業,不斷擴大溫棚蔬菜、飼草種植面積。正隆谷物、澤園、嘉豐等品牌農牧業基地的建設、云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瑞沃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的引領和48家農牧業龍頭企業的帶動,讓千里沃野生機勃勃,提升著農牧業標準化、機械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
托克托縣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國家支持內蒙古又好又快發展的歷史機遇,歷經十年躬身進取、十年開拓拼搏,以總裝機容量540萬千瓦、亞洲最大火力發電基地大唐托電為龍頭的托克托工業園矗立在黃河岸邊。截至2014年,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25億元, 入園企業達34家,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50多億元,在建和在談項目協議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園區各投產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逾360億元,實現利潤近30億元。已形成電力、冶金、化工、生物制藥四大支柱產業和“煤-電-灰-鋁”、“煤-甲醇-烯烴-下游產品”、“玉米-淀粉-原料藥-成品藥”三大循環經濟產業鏈。按照市委確定的“著力打造內蒙古重要的重化工循環經濟園區、呼和浩特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的發展定位,2015年,托克托縣以建設“五大基地”為重點,加快大唐托電五期、再生資源技改項目、東亞鋁業汽車鋁輪轂項目、錦江鋁業提取氫氧化鋁項目、慶華煤基清潔能源多聯產項目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力度,同時,大力實施環保民生工程,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并肩發展。托克托園區先后被命名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呼和浩特生物發酵特色產業基地” ,并榮膺“內蒙古自治區20個重點工業園區”。蓬勃興起的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的工業經濟,為托克托構筑起快速發展的強大引擎!
大潮拍岸,洗禮著城鎮的咄咄風姿
以“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強,建設首府一流衛星城鎮”為目標,托克托縣按照“一城三區、兩頭帶中間”的思路,以新區建設彰顯現代文明,舊區改造體現云中文化,旅游景區展現黃河文化為定位,著力推進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不斷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努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編制完成《街景整治規劃》、《污水專項規劃》等十四項規劃,正在編制《托縣舊城改造項目規劃》、《托克托縣黃河濕地文化旅游總體規劃》。
近年來,托克托縣以累計投資數十億元的非凡手筆,加強城市建設,拉開城市框架。建成區面積達22平方公里;著力打造城鄉一體化交通網絡,新建、續建及改造市政道路約27公里,城鎮“三橫七縱” 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全面實施道路、供熱、飲水、電氣管網、垃圾處理等城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加快推進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加大城鎮綠化,綠地面積達到499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35.64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27平方米,已建成了特色鮮明的托克托文化廣場、東勝文化廣場、玫瑰園文化廣場、云中文化廣場、市民休閑體驗園等百姓休閑樂園。城鎮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綜合承載力顯著增強,公共服務功能不斷優化,人居環境與城市品味大幅提升。塑造著魅力飛揚的古城新貌,展現著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和諧交融。城市建設、道路交通的持續快速發展,承載、延伸著托克托的夢想與希望,讓美麗的托克托在呼包鄂經濟圈中風采奪目、大有作為!
大潮拍岸,滌蕩著山河的如此多嬌
“神泉吐玉液,黃河起云帆。古城展新姿,北國賽江南。”這是對大美托克托的詩情詠嘆。托克托以“建設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和“打照沿黃休閑觀光經濟帶”為契機,依托歷史人文的深厚積淀和自然造化的鐘情眷顧,加快神泉生態旅游景區、南湖休閑公園、黃河濕地、一溜灣農業觀光帶、東勝衛城、廣寧寺景區、瑞沃酒莊的建設力度,打造自然風光游、歷史文化游、現代工業游三條精品線路,大力發展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旅游產業,精心雕琢“黃河文化”與“云中文化”兩大名片,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顯著提升。這里,大漠與黃河比肩、蘆荻與飛鳥共舞、古韻與新風攜手、雄渾與秀美齊彰。
大潮拍岸,激揚著民生的幸福旋律
托克托縣委、政府始終把民生幸福作為執政的第一追求,不斷加大社會事業和民生建設投入力度,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的“四個一”工程,率先在呼和浩特及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了惠農、養老、低保、就業、危房改造,發放低收入農戶“暖心煤”補貼和高校困難新生助學金、開通免費公交線路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使發展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在城鎮建設托克托體育場、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和青少年宮等,啟動“名師工程”、創建“特色學校”、設立流動惠民圖書室、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教育、醫療、文體事業蓬勃發展,群眾精神文化活動異彩紛呈。在鄉村扎實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為農民群眾構建著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生活寬裕、便捷舒適的美麗家園。如今,托克托縣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各項事業欣欣向榮,城鄉大地到處展現著和諧美好的動人景象,廣大群眾無不感受著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潮起黃河岸,胸懷逐浪高!今天的托克托縣委、政府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努力踐行“三嚴三實”,勇于擔當,攻堅克難,捧出了一幅科學發展、強縣富民的宏篇巨卷。誠信、創新、厚德、和諧的托克托精神,讓20萬托克托兒女守望相助、團結奮斗,迎接時代與夢想的召喚,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本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委宣傳部提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