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盟委員會網站2015年10月22日報道,該委員會正式發布了2016年度“伊拉斯謨+”(Erasmus+)計劃指南。每年,來自歐洲各國的組織會提交數以千計的申請,爭取獲得該計劃的經費支持。為此,歐盟委員會制定并發布了2016年度計劃指南,旨在建立公正透明的評估程序,為最佳申請項目提供經費。
2016年度計劃指南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整體介紹“伊拉斯謨+”計劃的相關信息,包括計劃目標、特征、結構、預算、實施者與參與者;其次,介紹計劃所覆蓋各類項目的具體信息,如教育與培訓項目、青年發展項目、體育運動項目等;再次,介紹與申請人相關的信息,包括如何注冊、對比標準、核對經費、提交申請等;最后,介紹與高等教育領域的人才流動、戰略合作及能力建設相關的規則與信息。
與往年相比,新指南有四個方面的變化:一是“職業教育與培訓流動”計劃將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機會;二是更加鼓勵達成有針對性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與現有的旨在促進實踐交流與創新的項目合作關系有所區別;三是完善產業技術聯盟的構成形式,要求根據已明確的需求設計和提供職業教育與培訓;四是在體育活動領域提供新的機會,以達成小規模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此外,面對洶涌的難民潮,指南特別強調,鼓勵針對難民與移民群體采取能夠促進社會融合的項目,防止歐洲出現極端主義傾向。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王俊編譯)
德國大力培養女性工程師 助其參與社會數字化轉型
據德國聯邦教研部官網2015年10月14日報道,德國聯邦教研部最近推出了一系列舉措,以促進女性從事數學、信息學、自然科學、技術專業領域的工作。教研部部長婉卡女士表示,“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從未如此迫切,數字化時代需要更多軟件工程師,這對廣大青年女性來說是一個契機,女性應當參與到德國的數字化轉型中來?!?/p>
德國聯邦教研部將于2020年設立一個名為“數學、信息學、自然科學、技術領域的成功——女性發展的新機遇”資助項目,并計劃投人1200萬歐元。教育機構、研究機構、公司、社團組織、聯合會和相關企業等將在培養女性工程師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該項目具體實施計劃如下:為青年女性提供學術性工作和基于研究導向的職位;為女大學生提供培訓機會;讓更多的女性員工從事數學、信息學、自然科學、技術專業領域的工作,為新興高科技領域增添活力。
德國聯邦教研部近期的行動無疑是具有深遠的意義,它表明所有的職業發展道路都會向青年女性開放。婉卡女士表示,“我們在過去的幾年中已取得多項成就,但我們仍需要努力。只有這樣,自然科學、技術工作領域中的女性比例才能得到顯著提升?!?/p>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杜衛華、王釗編譯)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早期兒童發展合作項目成效顯著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網站2015年10月26日報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H&M環保自覺行動基金會(H&M Conscious Foundation)合作設立的早期兒童發展與教育項目在實施第一年就有超過4.5萬名兒童獲益。
雙方以貝寧、老撾、馬里、尼泊爾、盧旺達和東帝汶六國的社區為基礎,支持發展面向6歲以下兒童的早期兒童發展項目,如教育媒體、早期啟蒙與營養項目等。在馬里,有約600名兒童護理人員參加了兒童養育課程學習,了解兒童心理啟蒙的重要性。在老撾,數以萬計的家庭通過電視觀看教育節目。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負責早期兒童發展的皮亞·布里托·瑞貝羅(Pia Rebello Britto)表示,兒童大腦的早期發展會決定他們的認知和心理發展、學習能力乃至未來生活,該項目所提供的支持為數以萬計的兒童在他們成長的關鍵階段提供了積極、安全和健康的環境。
除了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務,H&M環保自覺行動基金會通過聯合兒童基金會對政府施加影響,使政府將早期兒童發展列為國家重要事項,并劃撥財政資源為其年輕一代公民提供必要服務。統計顯示,中低收入國家有超過2億名5歲以下兒童在早期階段因為貧困、疾病、營養不良、缺乏啟蒙與護理等因素,其認知發展的潛力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這對兒童個人、家庭以及社會均會產生不良影響。H&M環保自覺行動基金會的項目負責人夏洛特·布倫斯朗(Charlotte Brunnstrom)表示,對早期兒童發展的投入可以產生多重積極效應,不僅能夠影響兒童個人,還能打破貧困循環,創建繁榮、和平與平等的社會。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王俊編譯)
英國新一輪高等教育改革聚焦提高教學標準和支持學生
據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部網站2015年11月6日報道,英國政府發布了改革建議書綱要。這次改革旨在提高教學標準,支持更多弱勢背景的學生進入大學,并確保學生的就業前景。
綠皮書《實現我們的潛能:教學卓越、社會流動和學生的選擇》將對以下建議征詢意見:通過新的教學卓越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推動教學水平的提高,為學生提供更多信息,這將使教師更專注于高質量的教學和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通過為學生提供就業或進一步深造的課程,增加弱勢背景學生的參與機會,并鼓勵提供者關注并支持所有的學生;通過加快獲得學位授予權和學校名稱的速度,減化建立新大學的程序,從而確保學生在高質量高等教育機構方面有更廣泛的選擇;建立一個新的學生辦公室,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證教學質量,并減少對該部門的監管。
大學及科學事務國務大臣約瑟夫·約翰遜說道:“我們需要做更多,確保學生在高等教育上投入的時間和金錢是值得的。我們的目標是提高大學的教學質量,保證納稅人對教育的投入能得到回報,確保雇主招聘到的畢業生具備他們所需要的技能。新的學生辦公室將有明確的職責,其在決策上將學生的興趣和教學質量放在首位。通過開放新的大學和學院,較之以往,學生將會在申請大學時有更多的選擇?!?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趙芳編譯)
美國高校招生時不得再詢問申請者的其他入學意向
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2015年10月16日報道,自2016年開始,美國高校在接受學生入學申請時,不得再詢問申請人同時申請了哪些高校。
美國高等院校招生顧問委員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dmissions Counseling)在其年會上對高等院校招生“道德指導原則”進項了修訂,其中要求高校不得在申請材料或其他書面文件中要求申請者列出或排列他們的申請高校意向,包括對已錄取或候補錄取的申請者,以及他們的畢業學校、升學顧問或其他相關人士都不得提出類似問題。
對此,丹佛大學招生官萊因哈特評論,學校愿意放棄了解和收集這方面的數據并不常見,但學生們終于不再為如何有策略性地回答此類問題而絞盡腦汁了。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組李琦供稿)
越來越多國際考生參加新GRE普通考試
據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網站(news.ets.org/)2015年10月28日報道,世界各地想獲得工商管理碩士(MBA)或商科專業學士學位的學生都轉向新的研究生入學考試(Revised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GRE)項目,以實現他們的學術目標。截至2015年6月30日新GRE考試結束,想申請商科碩士的考生數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0%以上,幾乎是2012年6月30日考試結束時的兩倍。
在最近結束的2014-2015考試年中,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考生參與了新GRE普通考試,考生總人數連續3年再創新高。相比之前的考試年,今年有超過7%的考生不是美國人,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印度考生超過9.6萬名,比上一年增加了12%,形成了持續多年的增長模式;中國考生增加了約1.6%,考生人數在過去3年一直保持穩定,臺灣地區考生增加了5%;其他亞洲國家的考生人數保持穩定,參加GRE普通考試的韓國考生增加了9%,日本考生人數基本未變;來自非洲國家的考生繼續增加,較上一考試年增加了19%。
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全球教育(Global Education at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副主席兼首席運營官大衛·佩恩(David Payne)指出:“美國仍有大量考生參加新GRE普通考試。隨著高等教育流動模式的發展,幾乎全世界所有地區的考生人數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表明,美國高等教育學位的價值得到了全球認可?!?/p>
GRE2014-2015考試年數據顯示,想申請商科碩士的考生人數增加了10%,想申請工程碩士的考生人數增加了3.7%;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的專業也吸引了大量考生,如健康與醫學科學考生人數增加了2.4%,計算機科學考生人數增加了15%。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吳海鷗編譯)
英國調查:辭職教師數量達新高 入學人數持續增長
據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2015年10月11日報道,英國工黨發布的數據顯示,將近5萬名教師在去年離職,達到了歷史新高。此外,教學職位申請人數明顯下降——與去年相比,申請人數下降了2.1萬名,英語和數學科目尤為嚴重。
根據目前趨勢,英國可能在三年內減少6.5萬名教師;與此同時,學生數量卻仍在持續上漲,在2020年前將有58.2萬名小學生和中學生入學,這一形勢迫使數千名教師只能維持現有的班級規模。
影子內閣教育大臣、國會議員露西·鮑威爾(Lucy Powell)針對這一調查結果稱:“政府一直忽視教師短缺問題,并懈怠教師招聘工作。正因為這樣,學校才處于教師申請數量下降而教師離職人數上升的危急狀態。保守黨未能認真對待這個問題,這威脅到學校的教育質量,損害了孩子們接受教育的權利。這種狀態不能再持續下去了。”
保守黨發言人回應:“教師仍然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職業,今年參加教師研究生學位學習的人數比去年提高了3%。最新數據顯示,選擇回歸課堂的教師人數在持續上升,全職教師的人數比2010年多了1.31萬名?!?/p>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黃菲兒編譯)
德國更新實施17個職業培訓大綱
自2015年8月1日起,德國17個職業啟用新的培訓大綱。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院(BIBB)主席艾瑟教授表示,職業培訓大綱的大量更新顯示了德國雙元制職教體系的活力與變通,也保證了德國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艾瑟還強調,職業領域的數字化變革使職業教育體系面臨巨大挑戰,工業4.0將改變現有職業圖景且必然催生新的工種。同時,他認為,這是一次重大機遇,BIBB將在未來幾年致力于對職業培訓的調整更新,以提升雙元制職業培訓的吸引力。
這17個職業是:自動售貨機技術員、混凝土預制件技工、弓弩制造師、皮革工藝師、小提琴技師、鑄造機械師、木工機械師、蠟燭及蠟像技師、公證業務員、骨科矯正鞋匠、專利代理業務員、律師及公證助理員、律師專業助理、制衣工、裁縫、工廠消防員、石材技工。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羅毅供稿)
塔吉克斯坦:青年創業論壇在杜尚別召開
據世界銀行官方網站2015年10月12日報道,當日,200多名年輕人參加了在杜尚別召開的青年創業論壇。此次論壇作為塔吉克斯坦國家創業周的項目之一,得到了世界銀行的支持。本次活動旨在幫助人們認識到企業家精神對創業和經濟增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針對如何培養青少年的企業家精神展開交流。
本次活動匯集了青年企業家、世界銀行的專家、塔吉克斯坦的政府代表、斯洛伐克的參會者,以及民營企業、民間社會組織、發展伙伴等各利益相關方。世界銀行駐塔吉克斯坦代表處負責人帕特里克·維維爾-卡特(Patricia Veevers-Carter)表示,“年輕人都渴望工作,他們需要好的工作機會。社會提供這些機會的同時也在促進發展和投資福利事業。世界銀行將幫助塔吉克斯坦提高青年技能和增加就業機會,同時會協助政府制定幫助青少年發展的政策?!?
在論壇上,國內外專家根據自身經驗與實踐介紹了影響創業的關鍵問題。例如,如何建立和管理一個企業,如何做出企業決策和辨別新的商業機遇等。來自塔吉克斯坦和斯洛伐克的民營企業代表介紹了他們的創業經歷,并與年輕創業者討論了在個人和公司層面獲得創業成功的要素。
目前,世界銀行在塔吉克斯坦共投資了24個項目,合計3.83億美元,用于支持私營部門的發展,以及教育、衛生、市政服務和社會保障等領域。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陳亭秀編譯)
美國公立中小學雙語班增長態勢迅猛
據美國《紐約時報》2015年10月8日報道,近年來,“雙語班”(Dual-Language Programs)正在紐約市乃至全美的公立中小學呈現迅猛增長態勢。紐約市教育局官員指出,當局開設雙語班的初衷是幫助英語初學者降低學習難度,但是目前的實際狀況是,包括英語母語家庭,都已愈發看重讓其下一代掌握多種語言所帶來的優勢。
紐約市繼兩年前開設25個雙語班后,2015年秋季又增加了39個。目前,紐約市總共有約180個雙語班,教學中所用的第二語言包括阿拉伯語、漢語、法語、海地一克里奧爾語、希伯來語、韓語、波蘭語、俄語等,其中,英語一西班牙語雙語班多達數十個。
傳統上,紐約市的公立學校只教授英語。然而,在雙語班,閱讀、數學等基礎科目均采用雙語教學,旨在把學生培養成雙語人才。該報道稱,這樣的教學場景在幾十年前的美國聽起來像是“虛擬的小說情節”。
放眼全美,雙語班更是呈爆炸式增長態勢。據稱,猶他州9%的公立中小學學生參加了雙語班,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該比例為10%,其中幼兒園學生參加雙語班的比例更高達近1/5。特拉華州、北卡羅來納州等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拓展雙語班項目。
研究顯示,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雙語班的孩子最遲到小學高年級或初中時,就能在學術能力方面趕上甚至超越那些只學習一種語言的同齡人。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處程序供稿)
得克薩斯州特許學校致力于讓所有孩子上大學
據美國《觀察者》網站得克薩斯站(Watchdog Texas Bureau)2015年10月8日報道,位于得克薩斯州的“競先爭優者”(Individuals Dedicated to Excellence and Achievement,IDEA)特許學校集團學生成績優異、高校錄取率高。
IDEA特許學校集團2015年高中畢業生的高校錄取率達到99.9%,是該州平均值的2倍。據統計,在該校的543名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有541人被高校錄取,其中,有338人是其所在家庭的第一名大學生;僅有2名學生未能按期畢業。
IDEA特許學校集團創立于2000年。目前,該集團旗下共有44所分校,均位于得克薩斯州南部,接收超過2.4萬名中小學生。該校生均經費僅為9361美元,遠低于得克薩斯州公立中小學13147美元的平均標準,每年約有3萬名學生通過抽簽方式競爭7000個人學名額。
據負責人介紹,IDEA的理念是“讓所有孩子上大學”,給學生的激勵口號是“沒有借口”(No Excuses),實施的教學強度超過一般學校,許多教師在課后仍然與學生開展學習互動。同時,該校與高校保持著密切的合作。一些教育工作者對該校的教育模式并不贊賞。但該校負責人稱,IDEA特許學校集團旗下有學校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高中排名中位列全美前1%,這些成績是最好的證明。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組程序供稿)
澳大利亞鼓勵男性從事小學教師職業
據澳大利亞《西澳人報》2015年11月8日報道,為進一步推動“小學中的男性教師”運動,澳大利亞教育部針對高中生發布了一則以男性教師討論如何熱愛教學崗位為主題的宣傳片。
西澳大利亞州教育部長彼得·科利爾(Peter Collier)表示,擁有更多男性榜樣對于兒童的成長非常重要。在澳大利亞,隨著單親家庭和家長差旅工作的增多,很多兒童很少見到父親。盡管澳大利亞存在小學教師供大于求和高中教師供不應求的情況,科利爾仍然認為吸引更多男性從事小學教師職業對于解決目前的小學教師性別失衡問題是必需的。他表示,“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短期現象,而是過去幾十年來不斷演化的問題。一些學校根本沒有男性教師。對于兒童來說,整個小學期間都沒有接觸到男性教師,是沒有益處的。”
實際上,鼓勵男性從事小學教師工作的行動在兩年前就已開始。2013年,公立小學中男性教師比例僅為19.9%,這一數字在2015年下跌到17.2%。但是,西澳大利亞州各大學教師培訓課程的注冊情況表明,教育專業的男性比例正在上升,從2012年的20%升至2014年的27.4%。切奇蘭茨小學(Churchlands Primary School)是男性教師比例最高的學校之一,但也僅有6名男性教師。該校校長唐娜·斯諾(Donna Snow)表示,學校仍計劃增加男性教師人數。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王俊編譯)
國際開放與遠程教育協會宣布推出區域運營網絡
據國際開放與遠程教育協會(ICDE)網站2015年10月15日報道,為加強ICDE不同區域組織成員之間的協作,同時擴大ICDE的國際影響力,ICDE宣布推出區域運營網絡。ICDE區域運營網絡采取與高校和相關機構合作的方式,合作伙伴有肯尼亞非洲虛擬大學、意大利烏尼內圖諾國際網絡大學、瑞典遠程教育協會,以及印度尼西亞的印尼公開大學。ICDE區域運營網絡將于201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
該項決策旨在強化ICDE的組織協調能力,帶動組織發展,同時為區域提供局部網絡支撐。此外,ICDE運營網絡將進一步促進全球知識交流。ICDE秘書長嘉德·泰斯托泰(Gard Titlestad)說:“我們非常期待與ICDE區域運營網絡合作。它能為ICDE提供更加本地化、個性化的活動平臺,能夠支持網絡系統,并為其他成員提供區域性的量身定制活動和資源,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睂τ趨^域合作伙伴來說,成為ICDE運營網絡成員能增強他們的區域和國際知名度,獲得ICDE廣泛的全球網絡支持,以及觀察和了解ICDE的日常運營,使其成為一個能提供開放、遠程、靈活的在線教育及網絡學習的全球領先會員制組織。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育技術學系高玲慧編譯)
美國教育部推出手機APP競賽 為學生提供教育和職業選擇幫助
據美國教育部網站2015年10月7日報道,為了激勵學生接受高中以后的教育,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追求更高倡議”(Reach Higher Initiative)和美國教育部聯合推出了“追求更高職業手機APP挑戰賽”,旨在促進手機應用程序(APP)的開發,為學生提供教育和職業方面的幫助,包括職業與技術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CTE)?!白非蟾呗殬I手機APP挑戰賽”是美國聯邦教育部舉辦的系列競賽的一部分,旨在促進新技術、產品和資源的發展,幫助學生為未來找尋高技能、高工資和高要求的職位做好準備。
米歇爾·奧巴馬稱:“如果學生想學習先進的技能并有意為成功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那么四年制的大學并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CTE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學生可以獲得他們所需的全部專業技能,從而在高需求領域獲得一份好工作。而且,他們只需花費四年制學校的一小部分時間和成本來完成這些事情。”
挑戰賽致力于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職業選擇、增強職業顧問協助學生提升職業規劃能力的手機APP。這些APP應包括評估學生技能和興趣的集成工具,以及職業、教育選擇、職場所需技能的相關信息。
手機APP研發人員、教育工作者和數據專家都被鼓勵參與該挑戰賽。有著教育、技術和職業指導背景的評估小組將對選手的提案作出評價,并推薦入圍者與獲勝者。
有興趣參與挑戰賽的人應在2015年12月6日前提交手機APP方案。前五名會進入決賽,進入決賽的選手每人可獲得2.5萬美元的獎勵,并有機會在虛擬加速階段(Virtual Accelerator Phase)改進他們的方案,其中包括有機會獲得IBM公司和微軟公司的指導。挑戰賽冠軍將贏得相應的獎金和獎品,包括IBM全球創業計劃學分(IBM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 Credits)、“微軟創新企業扶植計劃+”(Microsoft BizSpark Plus)支持和免費托管服務。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吳海鷗編譯)
麻省理工學院推出網絡與課堂混合授課碩士項目
2015年10月7日,麻省理工學院宣布將推出網絡與課堂混合授課試點碩士項目。據介紹,該試點項目選擇的專業為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為期一年。學員可先通過慕課平臺——edX在線完成第一學期的學習,然后在校學習一個學期,最后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該校還專門為在此模式下獲得的碩士學位取名為“微碩士”(Micro Master)。
據悉,第一學期的網絡學習對全世界學習者開放,無須參加入學考試。在第一學期,網絡學習中的佼佼者可以申請第二學期的入學考試,通過者可繼續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一個學期的課堂學習。第一學期共有5門課程,如想獲得學分,每門課程須支付150美元;加上期末考試等費用,總支出在1500美元左右。第二個學期的學費為3.3萬美元,是該專業一年制傳統學習模式學費的一半。該項目首批計劃招收40人。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dX首席執行官阿加羅爾(Anant Agarwal)表示,“微碩士”項目是數字時代一種重要的學位形式,在以持續、終身學習為特色的世界中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該校這種將網絡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的學位課程以及學生遴選方法都是獨一無二的,使得原先的學術表現、標準化考試成績等錄取指標變得不那么重要。
麻省理工學院校長里夫(Rafael Reif)則說:“這種做法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的招生模式,其目標人群是很難打人這個熟悉圈子的圈外人,其目的是給所有有能力、有意愿的人提供證明自己和實現夢想的機會?!?/p>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教育組程序供稿)
“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搭建資源共享平臺
2015年10月17日,在中國甘肅舉行的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籌委會“文化傳承創新高端學術研討會”上,中國蘭州大學、中國復旦大學、烏克蘭盧甘斯克國立大學、韓國釜慶大學、馬來西亞吉隆坡建設大學等來自8個國家的47所大學共同成立“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構建“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大學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
“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除了搭建學術資源共享平臺外,還將通過探索科研人員與學生交流機制,組建協同創新共同體,聯合開展研究,共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據悉,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各國對融匯貫通絲綢之路沿線各地政治、經濟、文化人才的需求日趨旺盛,人才短缺、教育資源共享度低等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掣肘因素。
蘭州財經大學副校長蔡文浩表示,與其他國際合作相比,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的合作更加具有戰略性和服務性。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高教研究所朱素真供稿)
中國學生是德國第二大國際學生群體
德國聯邦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2015學年冬季學期,德國國際學生人數從上一年的301350名增長至321569名,增幅近7%,德國對國際學生的吸引力持續上升。國際學生群體主要來自土耳其、中國、俄羅斯、意大利和印度。其中,中國留學生是第二大國際學生群體,人數在2013-2014學年冬季學期至2014-2015學年冬季學期達到32460名,增幅達6%。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主席瑪格麗特·溫特曼教授對這一積極發展勢頭表示滿意:“德國大學擁有良好的國際聲譽。預計到2020年,DAAD與聯邦政府將提前實現35萬名國際學生的預定目標。”盡管2014-2015學年冬季學期德國大學新生總人數略微減少,但是國際學生的新生人數卻增加至109223名,與上一年相比增幅達到近7%。溫特曼表示,“不管國際學生在德國發展或返回自己的國家,他們都是一筆巨大財富,將成為德國的長期合作伙伴?!?
另外,在德大學畢業的國際學生數量從41349名增加至43671名,增長了近6%。這表明,近1/10的德國大學畢業生具有外國國籍,其中最主要的群體來自中國、土耳其和俄羅斯,人數分別是5513名、3317名和2433名。
近期,DAAD將發布相關年度報告《全球開放的學術》,并于2016年初通過網站(www.wissenschaft-weltoffen.de)提供最新的關于國際學生交換、學者交流合作的全面信息。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張慧供稿)
加拿大高校入學人數下降 積極吸引國際學生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網(cbc.ca/news)2015年9月22日報道,渥太華高校為應對本同學生人數下降問題,積極招收國際學生。截至2015年9月19日,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注冊國際學生人數達到1350人,創該校歷史新高。該校媒體負責人奈奧米·杜瓦爾(Neomie Duval)表示,由于嬰兒潮出生的一代人已過大學入學年齡,安大略省大學委員會(Council of Ontario Universities)預測青年人口數量將持續下降,“為此,渥太華大學和加拿大其他高校一樣,注重招收國際學生以緩解安大略省學生人數減少所帶來的影響?!变滋A大學不僅重視招收國際學生,還為母語為法語的學生提供一定的學費優惠,旨在將研究生階段的國際學生人數增加一倍,將本科生階段的國際學生人數增加50%,以實現國際學生整體占比達到9%的目標。
亞崗昆學院(Algonquin College)將招收國際學生的目標確定為10%,學校派出教師赴30多個國家招收學生,并且在中國和印度兩大生源國設立海外辦公室。負責國際交流與戰略發展的副校長道格·沃瑟斯龐(Doug Wotherspoon)表示,國家之間對于國際學生的競爭甚至比高校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根據安大略省政府公布的數據,2014-2015學年,該省全日制國際學生達到7.6萬人,在過去5年中增長一倍。
加拿大聯邦政府國際貿易部在2014年1月發布《國際教育戰略規劃》(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rategy),提出本國高校國際學生人數翻一番的目標,并且將巴西、中國、印度、墨西哥、越南及北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作為招收國際學生的重點區域。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王俊編譯)
編輯 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