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俊



摘要:高校行政機關人員作為服務的直接提供者,是影響管理效果的關鍵群體。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對于提高行政人員的管理素質和服務能力,更好調動管理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臺灣師范大學為例,分析其在校務行政追蹤管考系統和人事考核系統方面的做法,并提出了可供借鑒的經驗和啟示。
關鍵詞:高校;行政機關;績效考核;臺灣師范大學
績效考核是組織在既定的戰略目標下,運用特定的標準和指標,對員工的工作行為及取得的工作業績進行評估,并運用評估的結果對員工將來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業績進行正面引導的過程和方法。2014年,國務院頒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聘用合同規定的崗位職責任務,全面考核工作人員的表現,并重點考核其工作績效。
高等學校肩負著向社會培養高級人才的重要使命,而管理工作是提高培養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管理人員作為管理和服務的直接提供者,是影響管理效果的關鍵群體。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和管理人員激勵機制,以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和服務能力,更好地調動管理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文將以臺灣師范大學為例,基于筆者在該校進行交流時的觀察和訪談資料,分析其在校務行政追蹤管考系統和人事考核系統方面的做法,期冀提出可供借鑒的經驗和啟示。
一、臺灣師范大學行政機關績效考核的基本背景
臺灣師范大學成立于1946年,是臺灣師范院校中成立最早、規模最完整、學生人數最多的高校,在臺灣師范類院校中排名第一,也是進入臺灣“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12所學校之一。學校的定位是建設“以師范精神為典范,并以人文藝術、科學整合發展為特色”之綜合性大學。
臺灣師范大學現有教育學院、文學院、理學院、藝術學院、科技與工程學院、運動與休閑學院、音樂學院、管理學院、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9個學院,54個系所(32個學系、22個獨立研究所);學生總數達15萬余人,其中本科生近8000人,碩士研究生6000人(含在職碩士研究生20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在職人員1783名(見表1),在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分別占47%、31%,且89%的專任教師擁有博士學位。
臺灣師范大學共有15個行政機關,分別是教務處、學生事務處、總務處、研究發展處、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國際事務處、圖書館、信息中心、環境安全衛生中心、進修推廣學院、僑生先修部、體育室、秘書室、主計室、人事室;研究及推廣中心6個,分別是“國語教學中心”、科學教育中心、特殊教育中心、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教育研究與評鑒中心、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二、臺灣師范大學行政機關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
臺灣師范大學行政機關績效考核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校務行政追蹤管考系統和人事考核系統。其中,人事考核系統分為行政單位團體績效考核和行政機關人員考核。
(一)校務行政追蹤管考系統
臺灣師范大學從2007年開始實施校務行政追蹤管考工作,依據校長部署的重點校務工作及本校年度校務發展計劃,進行校務行政追蹤管考,從而確保學校重點發展項目的執行達成校務目標,進行行政單位自我檢核,以提升服務質量。校務評鑒系統能夠落實自我管理,利于掌控執行績效,并以滾動式管理(PDCA循環圈)進行檢查。臺灣師范大學在QS亞洲排名中從2011第104名上升到2015第64名,被認為與校務行政追蹤管考的實施有關。
2010年9月,臺灣師范大學工程、行政、計劃管考子系統上線;2010年12月,校發計劃管考子系統上線,校務行政追蹤管考實現了網上運行,列管事項可在系統中填報和隨時查詢。據統計,目前已總計列管1653案,其中215案仍在列管中,1444案已解除列管,平均每年列管案件276案。目前,除校長指示的重點校務工作及本校年度校務發展計劃外,“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教學卓越計劃”等也被納入校務行政追蹤管考系統。承辦單位需每月填報列管事項執行情況,列管事項涉及其他承辦單位的,由承辦窗口(牽頭)單位匯總填報。承辦單位每季度填報校務發展計劃自評表,單位主管每年填報考核自評表進行單位考評。
秘書室是校務行政追蹤管考系統的管考單位,負責研擬管考制度、管理全校列管案件、接受系統建置維護咨詢、提出管考建議,并召開管考會議。管考會議每月召開一次,校長、副校長、各行政單位副主管及秘書參加,跟蹤執行情況,討論管考。學校從2007年度至今已召開68次重大工程管考會議;2010年度至今已召開49次行政管考會議。
(二)人事考核系統
1.行政單位團體績效考核
臺灣師范大學的行政單位團體績效考核的內容由單位績效目標、共同評核項目和綜合考評三部分組成。其中,單位績效目標占40%,主要采取目標管理方式,由受考單位依本校校務發展設定單位年度績效目標(見表2);共同評核項目占40%,分為財務、流程、顧客滿意及學習與成長4個方面,同時確立了關鍵績效指標,設定了衡量標準(見表3);綜合考評則占20%,由團體績效考核小組綜合受考單位績效評分。
團體績效考核小組由校長、副校長、校務顧問及校長聘請的專家組成,負責單位績效目標確認及考評事宜。根據團體績效考核結果,團體績效考核小組可以調整公務人員考核成績為甲等人數比率。此外,團體績效考核結果可作為約用人員升遷加分的依據,第一名加6分、第二名加4分、第三名加2分;作為核給行政單位人力精簡工作酬勞及業務績效津貼30%彈性比例的依據,學校行政單位進行人力精簡,且獎勵業務卓有績效者,支給工作酬勞及業務績效津貼,其中70%根據精簡人數核給,30%根據團體績效考核成績結果確定。
2.行政機關人員考核
臺灣師范大學行政人員分為公務人員和約用人員兩類,公務人員需通過臺灣公務員考試,約用人員由學校根據需要自聘,公務人員與約用人員比例大致為1:2。公務人員每季度進行一次平時考核,作為年終考核的參考。年終考核分為甲、乙、丙、丁四等:甲等將給予一個月考績獎金,人數不得超過75%;乙等給予半個月考績獎金;丙等無考績獎金;丁等予以免職。約用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平時考核,作為年終考核的參考。約用人員的年終考核同樣分為甲、乙、丙、丁四等,甲等以上人數比率最高亦不得超過受考人數的75%。
三、臺灣師范大學行政機關績效考核的基本經驗
(一)考核分值的設定和調整具有一致性
臺灣師范大學行政單位團體績效考核工作自2011年開始實施,每年進行檢視改進。在考核指標內容和分數設置方面召開了多次會議,分數比例多次調整,對于各部門反映的問題,通過調整某一項目分數比例的辦法來解決,但這一分數比例對所有單位一致。而且方案一旦確定,就嚴格按照方案操作,不作臨時調整。最初的方案只有量化分數,沒有彈性內容。目前,量化分數占80%,另外20%作為單位績效部分,由學校領導在各單位自評基礎上議定排序辦法,作為加成分數。
(二)采用顧客滿意測評的方法
測評面向全校,通過給全校師生發送郵件,請大家對所有部門進行打分,有“不了解”的選項;打分是匿名的,知道一個部門有多少人打了分,但不知道具體是誰;對于行政部門,參與打分率折算成分數計入總分,參與率越高得分越高。同時,對部分師生進行電話隨機抽查,配合進行服務滿意度測評,參與測評可以抽獎獲得小禮物。
(三)績效考核注意區分行政機關的類型
首先對單位是否開拓財源作了區分,另外也考慮了不同行政單位面對師生時的差異,比如主計室負責財務工作,可能滿意度得分相對比其他單位低。對于這類情況,因為很難在團體績效考核結果中進行調整,所以在團體績效考核之外,由領導小組討論另外給予適當獎勵。總的原則是以激勵為主,鼓勵大家努力工作。
(四)通過綜合考評進行排序
綜合考評占20%,其換算方法是5位校領導對所有被考核行政單位進行排序而非打分,匯總5個排序后計算出綜合排序,最終名次確定后換算成分數計人總分。不會出現校長對分管部門打分高的情況,因為校長的分管工作邊界并不十分明確,與行政單位結合并不密切,根據需要可以分管各類工作,更多的是行政單位獨立開展工作。校長打分也是匿名的,而且是給出排序而不是分數。總分計算出來后,允許校領導討論后對綜合排序進行不超過3位的上下排名調整。
四、啟示
績效考核是臺灣師范大學各項工作的一個縮影,體現了其管理專業化、精細化、規范化的水平。臺灣師范大學行政機關績效考核帶給我們如下啟示。
首先,一個成熟有效的績效考核方案需要多年的積累和改進,需要持續的努力。在團體績效考核方面,臺灣師范大學是先行者,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團體績效考核從醞釀、實施到不斷調整,歷經多年,學校堅持在推進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逐步得到認可。對于重要事項,校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定期召開會議,管考系統每月例會就是一個重要機制,有利于工作的推進和完善。
其次,績效考核規則制定后,所有行政機關平等遵守。團體績效考核會將行政單位分出前后次序,其中會有不合理之處。臺灣師范大學的解決辦法如下:一是通過一定程序對規則進行調整,但在調整之前仍然遵守而不是隨意改變規則,從而使考核系統具有生命力,不斷接近合理的尺度;二是在考核之外給予其他獎勵或補償,涇渭分明。另外,學校在招聘程序、解聘程序方面,都需要通過系、院、校三級教授評議會,且在各級教評會都可以提出申訴,周期較長,但這種做法使得說情、打招呼幾乎無法實現,較大程度上保證了人員質量,成為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則。
再次,考核是個系統工程,臺灣師范大學把考核任務分解開來,注重平時的積累。例如,校務行政管考每月匯總,隨時跟蹤情況;公文績效全部記錄在系統之中,隨時查閱。又如對行政人員的考核,公務人員每季度辦理一次平時考核,約用人員每半年辦理一次平時考核,以此作為年終考核之參考。在細節方面,臺灣師范大學有許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如校領導在團體績效考核中采用排名而不是打分的形式;滿意度測評面向全校師生,并輔之以電話抽查;管考會議每月召開,及時討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對其不斷進行改進等。
最后,充分發揮各個單位的積極性,多個部門協同推進。落實學校的工作重點,需要合理分解任務,發揮各個部門的積極性。臺灣師范大學的做法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一是學校設定校務發展目標,各行政單位圍繞目標設定3~5項本單位年度績效目標(以能在當年11月底前完成為原則,便于考核);二是學校團體績效考核小組匯整確認各單位的年度績效目標,各單位據此開展工作;三是各單位就年度績效目標填寫績效自評報告,由團體績效考核小組復評。這樣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協商精神而且操作性較強,成效突出。
編輯 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