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寧
【關鍵詞】 班主任;學生;缺點;淡化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2—0041—01
俗話說,人無完人。這說明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或大或小的缺點或者不足。當然作為成長中的學生來說,正是處在對知識、對做人、做事的學習中,所以缺點就像他們的伙伴一樣,和他們如影隨形。一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缺點和優點是并存的,我們面對性格迥異的學生,優缺點不同的學生,要學會放大學生的優點,漠視學生的缺點。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不要念叨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他身上的缺點和優點是并存的,一個再完美的人也會有他的不足之處。對于學生更是這樣,之所以說他們是學生,因為他們正處在學習階段,學著與人怎么相處,學著怎么愛家人、朋友、敬老師。作為和他們朝夕相處的班主任,絕對不能對一個學生的遲到、早退、打架、撒謊、不交作業等掛在嘴邊,早三遍晚三遍地念叨,而是把它放在心里,記在腦中,想著該用怎樣最恰當的方法讓他們改掉缺點。這個時候,老師心里再著急,也要告訴這個學生,老師曾經和他有一樣的缺點,并告訴他們這些缺點都不是什么原則性的問題,只要慢慢、一一改正過來,一切就好了。學生雖然是學生,也是會有自尊心的,他既然已經知道這些只是小小的毛病,就會下定決心改正過來,不會再讓老師操心。
二、不要埋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一名教師以及班主任,應該有一顆太陽一樣的愛心,大海一樣的胸懷。在面對學生們的調皮搗蛋、自負自大時,我們不必埋怨、責備,更不要說是他們拖了班級的后腿。要在包容中去引導他們,在不經意間告訴他們這樣做的害處。學生身上的缺點就像花朵上的一只小蟲子,盡管它是存在的,但不影響花朵自身的美麗。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自己去體驗改過的這個過程,或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三、不要夸大
俗話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學生身上的缺點我們更應該“無視”它的存在。當然不是真正的無視,是形式上的無視,是為了讓學生不覺得自己身上的缺點有多么可怕、有多讓人討厭、令老師厭煩。然后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引導學生慢慢改掉身上缺點的同時,還維護了學生的尊嚴,更不會讓學生覺得尷尬。不要覺得學生不懂什么面子,其實他們的自尊心是很強的。如果傷了他們的自尊心,他們身上的缺點就會變本加利地展現在你的面前,而且還會故意搞亂課堂秩序。更嚴重者,這樣報復式的“英雄”,還會影響一批學生,不及時得到遏制還會影響他的學習以及以后的人生。
四、不要喧揚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對于學生來說,他也怕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足讓其他代課老師知道。作為班主任不但不能在別的老師跟前說這名學生如何不好,相反還要為這名學生多說好話,不能讓其他代課老師對這名學生有看法。學生是最單純的年齡,也是最敏感的年齡,如果發現某一個老師對他的態度跟別的同學不一樣,那么就會討厭這個老師,繼而討厭這門課,這樣會大大影響學習。班主任不但不能在別的老師跟前提這個學生的缺點,而且在班上也不能當著全班同學們的面說誰不好。如果真發現某個同學有嚴重的缺點或者不足,可以和他悄悄溝通,和學生一起找原因,并告訴他老師和他一起改正,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大度、寬容和愛心。那么,他為了感恩,也會克服重重困難,改掉身上的缺點。
五、不要壓制
當一個人有了這樣那樣的缺點的時候,我們就會忽視他身上的優點,而放大他身上的缺點。對于學生,最怕老師這樣對待自己。某個學生有缺點時,我們不但要淡化他的缺點,而且不能壓制他的優點。告訴同學們,他在某一方面的長處,比如字寫得好,上課認真聽講,樂于助人等等。這樣時間長了,就形成了一種效應,讓學生們以及他本人也忘掉他身上的缺點,久而久之,他身上的缺點真的就慢慢消失了,而他本來很弱的優點就會發光發亮。
作為一名班主任,給予學生寬容、關心、愛護是一種美德,當然,這也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最基本的素質。學生身上的缺點就如一塊美玉上的瑕疵,我們是可以通過打磨把瑕疵磨掉,或者讓它變成一種獨特的個性美。作為班主任,對于學生的缺點要充分認識它的根源,找到原因,徹底改變。但無論如何,我們要講究方式方法,結合學生的特點、性格,盡量做到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樣,我們才算做到了一個人民教師應該做的,也才會成為學生心里最尊敬的人。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