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關鍵詞】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生本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2—0060—01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音是語言的靈魂,而文字只是語言的符號。以文字為標志的書面語只有建立在以語音為標志的口語的基礎之上,才能得以長足發展。長期以來,英語教學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應試為目的,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近年來,筆者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改變原有的以教師領讀學生聽讀的單一教學模式,努力探索生本教育新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竭力美化英語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會學習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 美化課堂教學環境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場所,也是營造文化氛圍的主要陣地。要營造英語學習氛圍,首先要將英語文化帶入課堂,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建立充滿異國氣息,煥發語言生命活力的英語課堂。
(一)充滿異國風情的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授必要的知識外,還應讓學生了解一些國外的文化背景,并利用這些文化特征開展活動,創設準英語環境。PEP英語教材引入了語言文化方面的知識內容,如西方的萬圣節、感恩節,美國、英國等國家的國旗,西方人餐桌餐具的擺放、禮儀、交通規則的不同等。這些文化知識的補充,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習語言的興趣,同時也使他們對語言內涵了解得更加全面。例如,在教學西方萬圣節這一節日時,筆者利用多媒體展示南瓜燈、鬼面具等圖片,引導學生了解西方人在萬圣節這一天的活動,并產生興趣,不僅達到了教授新課的目的,而且也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營造了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在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時,可讓語音語調說得較好的學生朗讀聽力材料,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分角色繪聲繪色地朗讀情景會話部分,實現生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有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
(二)充滿歡聲笑語的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追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而且要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愛說愛唱是小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編寫歌曲、歌謠、順口溜等進行教學,學生不但喜歡學,而且學得好,記得牢。例如,在日常教學用Hello.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時教唱這些歌曲。有時還可根據需要自編歌謠吟唱。如,在教學動物單詞時可以這樣編:小兔rabbit跑得快,國寶panda最可愛,小貓cat喵喵叫,小狗dog把家看,小鴨duck左右擺,小猴monkey上下竄。如此一來,學生學習的熱情高了,興趣濃厚了,學習的效果也會好了。在達到練習口語目的的同時提高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實現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目的。學生在參與和表演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三)充滿合作氛圍的課堂
在英語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從而形成開放、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它不僅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意識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如,在熱身復習階段,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的開端。又如,在呈現新知階段,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共建有效的語言交流環境。在呈現新知過程中針對重難點,有步驟,有目標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而且還有利于學生之間互幫互學和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目的。最后在操練階段,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形成積極的語言學習的氛圍。此階段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和鞏固對新的語言知識點的理解,應放慢節奏,放低頻率,加大密度,活躍氣氛,增強學生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美化家校合作環境
由于本縣地域偏僻,許多孩子的父母自身文化低,整天忙于工作或外出打工,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很多孩子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更加無力關注到孩子英語學習。所以,學生的家庭英語教育幾乎為零。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家庭的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家長的態度,讓家長充分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從而在學習工具上給予學生支持。讓學生在家通過錄音機、復讀機、電視、網絡等媒體將視、聽、說密切地結合起來開展英語學習,從而擴展了語言教學手段,擴大了語言教學的外部環境和語言訓練范圍。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如何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努力、探索、總結。生命有多美,生本課堂就有多美。相信在生本英語理念的指導下,英語教學會有一個更加燦爛的明天。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