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曉鋒
【關鍵詞】 幼兒;繪畫;興趣;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2—0120—01
繪畫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使兒童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培養兒童創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進行美術活動時要善于把幼兒的淺層興趣引申并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即“動機呼喚”,把幼兒原有的興趣導向從表面提升到熱愛美術活動的推動力上,使幼兒成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成為美術創作的主要載體。
一、選材源于生活,形象直觀,保證幼兒能畫
現實生活的光、色、聲都能激發起幼兒的興趣,從現實生活中選取繪畫的題材是最方便、最捷徑、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師可盡可能通過多種途徑,豐富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擴大其知識面,以豐富其創作題材。在日常工作中我有這樣的體會,當幼兒對教師安排的內容不感興趣時,即使老師想方設法引導他們,結果也不是很理想;相反,如果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幼兒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就會隨時隨地在各種場合自發地、旁若無人地作畫、觀察以及賞析,并會長時間陶醉于這種充滿樂趣的想象中。如,在美術活動——棉簽畫“彩色的小雨滴”中,教師可通過幼兒平時生活中對雨的觀察以及豐富的自然知識,讓幼兒通過想象力,運用多彩的短線和點創造出富有個性的七彩雨或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畫面,同時鼓勵幼兒不斷地變換顏色,大膽地表現,以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二、創設審美氛圍,激發動力,引導幼兒愛畫
選材確定好后,就要為幼兒提供一個舒適美好的互動氛圍,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情感色彩的審美環境,以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幼兒形成情緒上的興奮點,進而轉變為繪畫的動力,這樣幼兒才能釋放內心強大的能量。例如,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非常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學期初幾周,我通常進行意愿畫。不給幼兒提任何要求,讓幼兒自由地進行涂色訓練,加深鞏固幼兒對色彩的運用,讓幼兒成為繪畫的主體,這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松的環境和氛圍,讓他們在畫畫講講中沉浸在對美的遐想中。在接下來的幾次美術活動中,我便向幼兒提出了畫作品的要求,在培養幼兒興趣的同時教給幼兒繪畫的技巧。例如,拓印活動——有趣的小腳印,在活動中我通過啟發,引導幼兒用手進行拓印變成小腳丫。幼兒在拓印活動中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表現得非常愉悅。再拓印時,主動變換顏色,有的幼兒能用兩只手交替使用顏色,讓畫面變得生動有趣,整節活動幼兒參與性、主動性都很強。
為了激發幼兒的創作愿望,開拓幼兒的思維,我還為幼兒提供了多種藝術創作材料,擴大了幼兒表現美的內容,豐富了幼兒再現美的形式,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愛好、意愿選擇材料,完成美術作品,從而增強了幼兒創作的興趣。
三、大膽自由發揮,獨立創作,指導幼兒會畫
幼兒富有創造精神,他們的想象大膽、奇妙、無拘無束,沒有清規戒律的束縛,可以隨意地聯想。因此,教師在教給幼兒一些繪畫所必需的技能后,應積極采取各種方法讓幼兒成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自主性的繪畫。每個幼兒是不是感到有興趣,積極性高不高,是不是都能得到發展,這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該關注的。只要幼兒在興致勃勃地活動,教師就可以進行引導,以激發幼兒獨立創作的欲望和興趣。
例如,對于“小朋友踢球”之類的命題畫,幼兒的創作有局限性。幼兒的畫面常反映的是自己在踢球,畫面內容不豐富,作品模式單一,幼兒想象創造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如果改為“踢球”,可把幼兒的想象空間提升到最大限度,幼兒的想象、創作就能更加隨意,可多維度地考慮問題,想象出不同的場面,創作出“參加世界杯踢球”、“和爸爸一起踢球”、“爸爸踢球,我在看”等,畫面內容豐富了許多,表現模式也發生了改變。
四、靈活運用評價,激勵為主,促使幼兒喜畫
首先,要以激勵為主。評價幼兒繪畫主要的是看有無童趣,作品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感或者想表達什么思想,以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其次,評價的時間、方式應該多樣,不要拘泥于活動結束后,或者把教師認為好的作品展示出來講評。此時,教師可對幼兒進行個別評價,評價時要結合本次活動的目標,簡明扼要,對于幼兒感興趣的進行重點講解。再次,集體評價可有隨機性,讓幼兒互相交流,說說自己及同伴的優點和不足,表達自己的喜好之情。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