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蘭
摘要:職業幸福感是個體對自身工作各個方面的積極評價,本文結合了高職教育的特點,從教師的專業發展,自己能力的實現,教師的物質條件,社會條件及工作環境等論述了影響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因素。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師 職業幸福感
追求幸福是人的生活動力,倘若不能追求幸福,生活似乎毫無意義。
教師職業幸福感是教師對其教學、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的自身感受。教師職業幸福感不僅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密切關系,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教師隊伍的穩定,還同時影響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當今,我國高等教育中的職業教育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高職教師已經成為了高等教育大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與是否能夠培養出既有動手能力又有一定理論基礎的高職應用型人才具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我們需要關注高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一、高等職業教育教師的現狀
近年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力量,經濟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不僅需要由高等教育培養出高水平的理論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量動手能力強又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實用型人才,為此,自八十年代末,我國就大力發展了高等職業教育,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較高辦學水平的職業特色院校,高等職業教育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朝陽之勢。現在高等職業教育在招生就業方面均已能支撐起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高職教育在我國發展畢竟只有幾十年的時間,理論不成熟,認識不完善,管理各個方面還只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因此也給高職院校教師造成了諸多的壓力,嚴重影響著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二、影響高職教師幸福感的內部因素
(一)教師的專業發展
首先幸福來自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是答疑、授道、解惑者,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成功與否。隨著中國加入WTO,世界范圍內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英語已普及為一種全面的教育,但英語在我國仍然是一門“外語”教學,長期以來外語教師的短缺,外語教學發展的歷史短,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現狀更不容樂觀,首先學歷相對低,高職稱教師相對較少,高職院校中的英語教授簡直鳳毛鱗爪,且有一部分英語教師只是自己的英語水平還不錯轉專業而來的,而非專業的英語教師,對于語言教學、語言教學理論知之甚少,再加上大部分教師教學工作繁忙,所以造成了很多高職院校的整體科研氣氛差,對于什么是英語教師發展,大部分英語教師認為專業發展就是提高學歷和職稱,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二)自己能力的實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傳統上人們往往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來形象概括教師職業,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教師教育的對象是學生,還有什么會比“桃李滿天下”更讓教師感到幸福呢!學生的成功就是教師最大的成就,教師自然也會獲得滿足和成就感,但是反之,如果學生在學習上沒有成就,得到的都是負面信息,就會降低教師的自我期望水平,自然也就感受不到職業的幸福感。
可如今在高職英語課堂上,由于學生的基礎太差,并且缺乏信心和熱情,表現在英語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反對純英語教學,教師有時不得不先說英文,然后再用中文翻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高職英語課堂上聽到的更多是中文,而非英語,教師和學生均無法得到發展。
另外,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要通過高職高專英語水平測試,其通過率也是考核學院英語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指標,可是由于一些學生的基礎太差并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表現在教學上可真的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學生對其根本不重視,教師反復強調講解的重點、注意事項仍然是屢糾率錯,甚至在學院組織的模擬考試中,一批學生缺考,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每逢此時大大受挫。
(三)自主性的實現
高職院校由于發展歷史短,各種制度尚不完善,有些高職院校都是由以前的中專學校升級而來的,不可避免地將管初中生的那一套應用到高職院校管理中來;另外職業教育強調動手、實踐能力,所以就形成了教學中的各種條條框框,再加上高職院校學分制度執行得不徹底,免修等獎勵政策不明朗,更加阻礙了教師自主性的實現。
三、影響高職教師幸福感的外部因素
(一)物質條件
收入與人的職業幸福感有著最直接的聯系。自古人們總以“窮教書匠”來稱呼教師,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高職院校的福利、退休制度得到了大部分教師的認可,好像人們一提到教師總會提到“穩定”二字,但在薪酬方面,大部分教師認為自己的薪資待遇未能合理體現其工作的付出,低于社會其他職業領域中年齡相仿、教育程度相近的朋友。目前,高職院校的薪酬與普通高校存在明顯差異,課時費、每學期完成的標準課時量、科研在日常工作中的比例均相差甚遠。另外平行比較,眾多高職院校分屬于不同的上級主管部門,有的屬于教委,有的屬于行業,這兩種院校在住房、福利待遇上也有很大的區別。
(二)社會條件
高職院校雖然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其發展的不完善以及并沒有多少年的歷史,并未得到社會的真正認可,在許多人看來,高職是考不上大學的補充,還有人會將高職和職高、中專混淆,造成了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面臨偏見。
(三)工作條件
1.在高等教育大擴張時期,學生人數急劇上升,造成了高職院校師生比過低,教師工作量大,而且有些教師還得管理班級,做班主任工作。
2.管理制度僵化,目前高職院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仍舊參照的是本科院校的要求,管理效率低下。
3.高職院校對英語教師的要求高,不容易滿足,由于職業教育的特點,院校既要求教師英語水平高、科研能力高,又要求教師能夠與專業結合起來,要求教師學習某些專業的相關知識,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高職英語教師也是茫然的。
參考文獻:
[1]戴曼純,張希春.高校英語教師素質抽樣調查.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2004(2).
[2]Elizabeth Holmes.Teacher Well-being Looking After Yourself and Your Career in the Classroo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3]李秉德.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吳一安.優秀外語教師專業素質探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6).
[5]楊采蓮.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高教論壇,2006(4).
[6]楊藝欣.高職院校教師職業壓力及緩解策略,遼寧高職學報,2007(12).
[7]周燕.高校英語教師發展需求調查與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3).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