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淮文
摘要:現代文閱讀是語文綜合知識的載體,對學生和教師都是一種考驗,是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樣提升語文現代文教學效率?本文將就這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希望為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有效借鑒,推動語文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 現代文閱讀 教學方法
現代文閱讀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考查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將培養學生的現代文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到一定層次,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是涉及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因此,加強現代文的教學工作,勢在必行。
一、加強現代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是初中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
從多年的教學經驗可以看出,現代文閱讀是學生獲得語文知識,培養學習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由于初中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限,對事物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實現的,而現代閱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獲得各種知識的載體。初中學生在現代文的閱讀中不僅可以學習新知識、了解社會動態、欣賞文學作品,更可以通過閱讀擴充知識、了解社會、陶冶情操,從而使學生的生活更加充實豐富。
(二)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增加自信心的重要途徑
現代文閱讀材料日趨多元化,名人傳記、地域風情、家庭生活、校園生活,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等等。是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并且難度日趨加大。而據調查在近幾年中考中,考生失分最多,敗的最慘的一塊領地,莫過于現代文閱讀這一版塊兒了。因此,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雙重背景下,提高學生現代文的閱讀水平,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關鍵點。
(三)用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興趣,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如能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能誘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整堂課的效率。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孜孜探求,創設了好多導入方法:如插圖導入、對聯導入、謎語導入、故事導入、影視導入、賞物導入不管使用哪種方法,只要能刺激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就行。
二、增強學現代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建議
如何提高現代文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長期困擾著學生和教師的難題。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币朐诂F代閱讀理解中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在兼顧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前提下,綜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出科學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前提下拿高分,實現“高分高能”。
(一)立足全局,細化局部
閱讀文章首先必須要把握全文大意,在此基礎之上才可能了解文字的思想核心,才能把握作者的本意,才能真正進入文本語境。但是,整體的掌握,不代表細節的了解,古人講求“微言大義”,現代人在文章寫作時,也通常會借助細節,或者說局部表達個人情感。因此,要想提高現代文的閱讀水平,首先就得了作者情感傾向的基礎上,進行細節的揣摩。而這樣的原則,在實際考察中,可以發揮出重要作用。學生學會立足全局,細化局部,就可以在做題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強學生文化意識,培養思想深度
初中語文不僅是漢語教學的載體,也是中國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養成默讀習慣,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匯、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要想在現代文閱讀中取得好成績,技巧是外在的,知識素養才是內在的,是必需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堅定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教學宗旨,在日常教學中,以教材為基點,強化文章中的文化意識教育,把文化這一代表人類文明的基本形式,作為教學的重點。
總之,現代文閱讀理解是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在符合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制定適合學生認知的教學策略,實現教學目標。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