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新課改的要求為教學的依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教學創新,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充滿興趣,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究和實踐活動。通過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改革,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促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目標順利完成。
關鍵詞:創新教學 主動性 實驗課 情境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也發生了變革,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中主控課堂的教學模式,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找到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的突破口,激發他們的學習和探究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知識探究,逐步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和學生進行積極互動,打破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使課堂教學在和諧、活躍的氛圍中進行。
一、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要實現教學的創新,教師需要把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新增了很多活動課,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活動課,深挖其中的內涵。通過參與活動,教師要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通過思考問題來領會活動課的深意,并鼓勵學生進行積極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同時,通過討論拓寬了學生的思路,使他們思想認識更加深刻。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指導的作用,使學生能夠把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二、主動關心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求嚴格,在嚴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不敢和教師進行交流,使教師失去了深入了解學生的機會,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對學生主動進行關心,讓學生在教師愛的澆灌下,對教師充滿信任,主動地和教師進行交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通過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動態有了更深的了解,能夠從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引導,使他們對學習充滿興趣。對于后進生,教師要主動和他們談心,了解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不斷取得進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樹立學好思想品德的信心,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三、結合實驗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的抽象思維正處于發展階段,對于較難的思想品德知識不能夠較好地理解。為了加深學生對教材中的思想道德理論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可以創設真實的實驗情境,讓學生通過鮮明的實驗對比來領悟理論的內涵,促使他們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進行挫折教育時,如果只是讓學生對思想道德理論進行簡單的閱讀,很難達到讓他們領會的目的。在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進行了一堂實驗課:把一只青蛙放到裝著沸騰水的鍋里。在學生都認為青蛙必死無疑的時刻,青蛙奮力地跳出了鍋,成功逃生。學生看到青蛙逃生之后,驚訝之后,為青蛙的成功歡呼起來。接下來,我把青蛙放到一鍋涼水中,并用酒精燈加熱。隨著水溫的漸漸升高,青蛙毫無感覺,還在水中暢快地游來游去,直到水溫達到沸騰,青蛙最終死亡。看到這一情景,學生陷入了深思。通過思考,我讓學生對這兩種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使他們深刻認識到:在面對挫折時,要勇于奮斗,戰勝困難,達到成功;在順境中要居安思危。
通過真實、鮮明的實驗課,讓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習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利用新穎的實驗教學法,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在積極的思考和討論過程中提高認識,使課堂教學在完成之后,學生還能夠進行深入思考,把思想品德教學延續到課外時間和學生的生活中,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和道德意識的提高。
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要實現教學模式的改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教學中非常有必要進行情境式教學。通過情境來啟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課程相關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和模式。教師可根據初中生的這一特點安排一些具有個性和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課,在課堂上擺脫以往“滿堂灌”的說教,開展一些與現實生活中有聯系的課題。
例如,在教學“培養高雅生活情趣”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帶著學生走進學校生物園采集樹葉制作標本,再用標本制作“樹葉貼畫”。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體會了活動帶來的樂趣,深刻理解了美就在身邊,善于發現身邊的美,即是培養了高雅的生活情趣。讓課堂和現實世界聯系起來,讓學生感覺思想品德課并不是只講空洞的課本知識,它在現實應用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境教育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及渲染作用,能將學生帶入其中,身臨其境地去感受,讓學生有切身體會,對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
五、創設豐富的實踐課,激發課堂活力
在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創新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實踐教學,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新的認識,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教學實踐,能夠建立理論和實踐的橋梁,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通過實踐活動反映到他們的行動和思想上。
在創設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創設出的實踐活動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通過考察、分析、思考、設計等方式來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體驗真實的活動情境。通過參與活動,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能夠獲得有效提高,使他們在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時能夠從思想道德的角度出發,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思考,促使他們不斷取得進步。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來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在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中都能夠獲得提高,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