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
摘要: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做好實驗對物理教學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新的高中物理課課程標準也進一步強調了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新課標中對高中物理實驗器材的配備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但是我國教育的發展是不均衡的,有些是我們這些經濟落后地區無法實現的,這就要開啟我們的智慧去想辦法自制。
關鍵詞:物理 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雖然不如各級教育部門配備的那樣規范,但它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可以促進教學的發展,并且對學生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里就自制教具,筆者談談自己的五點認識。
一、自制教具可以使學生建立變廢為寶,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自制教具是我們貧困地區經濟條件現狀逼起來的辦法。我們往往是就地取材。比如,我們制作的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演示儀,我們用了實驗室的一個靈敏電流表,聯入一個電橋,這個電橋中一個熱敏電阻是從別的廢舊電器上卸下來的,做功的裝置就是一個用過的不能再普通的注射器。我們制作的話筒是從破舊的錄音機上撤下的喇叭,這個是我們在講電磁感應時為了說明電磁感應的原理而制作的。現在,在我們的身邊有好多棄之不用的東西,這造成了極大的浪費,甚至是污染。在我們這個國家,人均可利用的資源很少,從學生時代就要建立節約的意識、循環利用的意識、可持續發展的意識。這有利于學生自身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發展,有利于國家的發展。
二、自制教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我們為什么要自制教具,原因有兩個方面:1.我們根據新課標優化課堂教學的要求,在某些章節我們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讓學生理解得更到位,有必要制作一些儀器配備中沒有的器材。2.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對我們經濟落后地區是沒辦法的辦法。我們由于條件所限,即便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在儀器配備上也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我們必須自己動手制作器材。我們的創新源于需要,創新的方向取決于需求的方向,在我們師生自制教具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有了創新的意識就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比如,在我們講到共振時,由共振的原理學生制作了簡易的演示共振簡單的儀器,其中用到了彈簧,一段細鋼管,幾段氣門芯和小鐵鎖。在學生的制作中,從設想開始到動手設計、制作、試用,最后定型,學生是要經過深入的思考和反復論證的。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創造性地設計出新的器材,他們的能力和思維都得到極大的發展,從中獲得創造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這有利于改變重理論教學忽視實驗教學的現狀;有利于改變重文化灌輸輕動手能力的現狀;有利于重理論分析輕實踐檢驗的現狀。在自制儀器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操作能力和創造力。這是符合我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戰略構想的。
三、自制教具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
物理實驗是用來檢驗物理規律,是用來由已知領域探索所未知領域的,因此,物理實驗它承載了一定的物理理論和物理知識。高中物理自制教具是用來做物理實驗,幫助學生接受物理知識的輔助工具。因此,它的制作必須符合物理原理和科學理論,即教具必須既能反映出所要學習的物理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物理理論,而它的制作自身又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理論,這就要求學生在自制教具的過程中把物理知識很好地應用于實踐,然后再總結經驗、檢驗、檢查自制教具的合理性、科學性及不足。通過反復反饋,既應用理論解決了實際問題,又用實踐證明了理論的正確,從而培養了學生正確對待知識的科學思想。
四、自制教具的制作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在過去我們的教學過于注重理論而實踐不足,在教學中不注重團結協作,我們過于注重獨立思考。現在我們提出了學生應該團結協作這是適應時代發展的。縱觀現代社會的各個方面靠單打獨斗來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難的。比如,一架飛機的組裝往往要幾個國家的公司同時參與。現在人們要想成功,正確的人際交往也是不可或缺的。大的工程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這需要大家團結協作。既然是團隊,就要各部分協調,沒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不行的。教具的制作過程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勢必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足和缺陷,這需要學生坦然面對,在失敗的基礎上進行完善。所以學生也應該有一定的抗挫能力。這些非智力因素是我們過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我們的學生沒有團隊意識就認識不到他人的價值,沒有人際交往能力就不能協調人與人的關系,就會在挫折面前誤入歧途,走極端。在教具制作的過程中往往不是一人參與,要幾個人通力協作,從而增強了團隊意識,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和協調能力,增強學生的抗挫能力。
五、自制教具可以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對物理的情感,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個性發展
自制教具一部分材料來源于來源于我們身邊,因此,自制教具讓物理實驗更貼近于生活,拉近了物理實驗和實際生活的距離,在制作過程中盡可能選用學生所熟悉的、簡單的、常見的材料做物理實驗,能使學生富有親切感、新奇感、熟知感。好奇作為思維和興趣的先導,是中學生思維上的一個特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心是成功的起點,在教學中,利用自制教具適時適度地進行演示,有意識地創設好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順利導入新課。比如,講力的相互作用時,先讓學生猜想,產生求知的興趣,而后用自制的器材演示。教具的設計、制作、選擇和使用,對生活中易得材料的選擇和搭配,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還要考慮教具的材料、制作程序、加工技術、制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因素。這之中無不顯示著個人鮮明的個性。
總之,現在知識日益更新,課程標準也不斷地被充實和完善,所需的教學儀器和教具也將會被不斷地補充與更新,我們不要只依靠上級教育部門給我們準備好全部儀器教具來等著課程改革,作為一線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通過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進行實驗和自制教具。不斷充實和完善實驗儀器和教具,并把優秀教具和實驗設計研究成果推廣,實現資源共享,我們的新課程教學才不會因教具和儀器缺少而滯后。從而,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培養出符合國家和社會要求的合格的中學生。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自制教具校本開發和利用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3040279。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