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235000淮北市安徽省淮北礦工總醫院普外科
高愛玲:女,本科,主管護師
綜合護理干預在PPH術后患者中的應用
高愛玲陳淑梅高俠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PPH術后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160例行PPH術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以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術后并發癥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PPH患者圍手術期采取綜合護理干預,能有助于減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PPH術;并發癥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26
收稿日期:(2014-11-27)
混合痔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肛腸疾病,主要是直腸末端的黏膜下和肛管靜脈回流受阻或壓力增高,導致該處靜脈叢擴大、曲張而形成柔軟靜脈團的肛門疾病,男女老幼均可能發生,但多見于成年人,PPH術是運用吻合器治療混合痔的一項新技術,主要通過環形切除直腸下段黏膜,并在切除的同時予以吻合器吻合和上提肛墊,阻斷血供的方式進行治療。我院對PPH術后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混合痔行PPH術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男85例,女75例。年齡在22~69歲之間,平均(46.3±15.5)歲。病程6個月~5年。將患者隨機等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綜合護理干預。術前準備:行心電圖、血生化、血常規、傳染病四項等檢查,向患者解釋術前準備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指導患者手術前2 d少渣飲食,術前禁食8~10 h,禁飲4 h,術前晚遵醫囑口服緩瀉劑(如20%甘露醇等)清潔腸道,促進手術切口愈合,會陰部皮膚準備,保持會陰部皮膚清潔,告知患者手術前后注意事項,囑其注意休息;術后平臥6 h后改自主體位,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進行處理,囑患者臥床休息,可減少對切口的刺激,減輕疼痛,避免出血和虛脫,適量飲水,以盡早排便尿,術后7~10 d內避免劇烈活動,避免結扎線脫落,引起出血[1]。
1.2.1術前護理
1.2.1.1心理護理因為疾患部位處于隱私處,不便于治療,又由于PPH手術是一種新的手術方式,患者擔心方法的先進性、術后復發等,針對這些問題,術前責任護士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向患者及家屬客觀、合理的介紹微創手術PPH對治療痔瘡的重要性、優越性及安全性,根據患者的文化背景用恰當的語言向患者介紹疾病治療的方法,鼓勵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接受手術。
1.2.1.2術前鍛煉指導患者做提肛運動鍛煉,練習床上排尿,術前1天指導患者坐浴,去手術室前囑患者排空膀胱,可預防術后尿潴留的發生。
1.2.2術后護理
1.2.2.1并發癥的護理(1)肛門處疼痛。PPH術后有少數患者出現墜脹痛,可能與術中使用麻醉藥、紗布填塞有關,吻合口出血是該手術最嚴重的并發癥,可危及生命,多發生在術后24 h,護理上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肛門處敷料滲出情況,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分散患者注意力,達到緩解、減輕疼痛的目的,必要時遵醫囑應用止痛劑。(2)尿潴留。尿潴留是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患者一般發生在術后12 h,由于手術切口疼痛,局部水腫,吻合口壓力的持續作用反射性引起膀胱頸及尿道括約肌的痙攣而致,術后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情緒,用熱毛巾或者盛有50~60 ℃的熱水袋熱敷患者下腹部或者讓患者傾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順利排尿。(3)吻合口出血。吻合口出血是PPH術最嚴重的并發癥,嚴重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多發生在術后24 h,因此,在護理上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另外還要觀察患者及肛門處敷料滲出情況,同時注意患者有無心悸、出汗、頭暈、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細弱等癥狀,如發現上述癥狀及時與醫師聯系,緊急處理。 (4)下腹脹痛。一般在術后當晚較為明顯,主要是因為肛門填塞紗布,腸道內積氣過多而造成,一般不需特殊處理,隨著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后,癥狀可自行緩解。(5)肛門括約肌能力下降。主要表現為輕度大便失禁,與PPH術中損傷內括約肌及麻醉有關,指導患者做提肛肌運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隨著腸蠕動恢復會逐漸恢復正常。
1.2.2.2溫鹽水坐浴指導患者予以溫鹽水坐浴是預防和減輕并發癥的重要措施,溫鹽水坐浴可以清潔肛門周圍皮膚,清除糞便中消化酶對皮膚的刺激作用,又可減輕肛門充血、水腫、炎癥,促進切口愈合,緩解疼痛。,術后48~72 h方可把肛門處的敷料取出,第2天即可開始溫鹽水坐浴,且每日溫鹽水坐浴2次,大便后隨時坐浴,方法:坐浴前先囑患者排空大小便,洗干凈雙手,將無菌臉盆放在地上或者牢固的板凳上,以利于患者坐浴,再將40~60 ℃的溫開水倒入盆內至1/2滿,按0.3%的比例加入食鹽,充分溶解后,以不燙手背為宜,坐浴盆宜大而深,能把患者的整個臀部坐下,使臀部完全泡入水中,腿部用大毛巾遮蓋,以防著涼,若患者在床旁坐浴,用布簾遮擋,保護患者隱私,及時調節水溫,準備好70 ℃的熱水隨時加入以維持溫度,尤其冬季注意保暖與室溫,如坐浴時患者出現頭暈、脈搏加快時,應及時停止坐浴。若為女性患者,月經期禁止坐浴,以免引起感染。協助患者坐浴時,寒冷季節應關門窗,坐浴時間15~20 min,坐浴完畢用毛巾擦干臂部,拔除凡士林紗條,用肛太寧栓劑局部換藥,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并固定好。鼓勵患者有便意時,及時排便,每次換藥前及排便后均用0.3%的溫鹽水坐浴,保持肛門周圍皮膚清潔干燥,以促進切口愈合。
1.2.2.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重點是使患者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適量飲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戒煙、酒,少食辛辣食物[2],堅持適量運動,避免久坐久站,坐1 h應站起來活動10 min,連蹲30 min也應起來活動。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術后1個月內避免蹲位大便,應用坐位,以免吻合口裂開,一個月內不宜騎車或重體力勞動,指導患者做提肛運動鍛煉,每日2~3次,方法:吸氣時收縮肛門5 s,呼氣時再舒張肛門5 s,如此反復5~10 min,大便后、睡前各做1次,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飲食,指導患者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出院后2周來院復查,如有出血等不適時應及時就醫,可以增加血液循環,促進胃腸道運動,減少盆腔出血,增強肛門局部抗病能力,改善痔靜脈回流從而預防和減少痔的發生。出院后1周內仍需坐浴,保持肛門處清潔。
1.3觀察指標(1)并發癥。比較兩組患者出血、尿潴留、肛門痛等并發癥發生情況。(2)滿意度評分。采取問卷調查方式評價滿意度,滿意度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3個等級。
1.4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PEMS 3.2,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或χc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例)
注:1)為χ2值,2)為χc2
2.2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例)
3討論
PPH術是近年來借助醫療器械治療混合痔的一種新技術,又稱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該手術操作簡單,方法可靠,在肛周沒有切口,安全、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不破壞肛管正常結構等優點[3]。術后疼痛較輕,將肛管和肛墊上提,在切斷肛墊直腸段的同時 進行了機械自動吻合,將肛墊肛管部組織整體向上懸吊,使其不再下移和脫垂,同時,由于位于直腸黏膜下層的血供被切斷,術后肛墊供血減少,痔塊逐漸萎縮[4]。術后控便能力不受影響,沒有肛門狹窄、大便失禁等并發癥,有著治愈或顯著改善術前癥狀,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恢復時間短等優點。對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助于增強治愈疾病的信心,進患者積極地配合治療,能避免術后早期排便對切口產生的污染,促進患者切口愈合,尤其是指導患者及時予以溫鹽水坐浴,便后及時清潔肛門,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痛苦,預防并減少術后并發癥,本組研究表明,觀察術后出血、尿潴留、肛門痛和腹部墜脹發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PPH患者給予圍手術期采取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有助于減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吳燕.128例痔上黏膜環切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3,21(5):415.
[2]羅文清.PPH手術治療重度痔瘡79例治療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2):50-51.
[3]于亞彬,劉德龍.直腸前突PPH術圍手術期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11):247-249.
[4]蔣秀玲,張發宏.PPH術治療184例混合痔的圍手術期護理[J].甘肅醫藥,2012,31(8):633-635.
(本文編輯馮曉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