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杰
野蠻成長時代將在2016年結束,未來將回歸理性創業。
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第一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調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
創業之火開始在中國大地蔓延,2015年成為“雙創”元年,這一年,中國平均每天新登記注冊的企業達到1.16萬戶,平均每分鐘誕生8家公司。創業群體中,除了70后、80后的生力軍,很多90后、00后的創業者也開始走上創業舞臺。
“雙創”在互聯網產業迅猛發展的助推之下,開啟了新一輪中國創業潮。而生長于互聯網時代的“創一代”,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未來支柱。
2015:野蠻成長
2015年1月4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正在深圳考察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柴火創客空間,體驗年輕“創客”的創意產品,并現場評價說:“創客充分展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和創造,將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
在這之后,“創客”火了。“如今整個中國都在參與創客文化的建設,這是很好的現象,它給國家未來的創新、創造打下基礎,可以培養更多的創新者。”柴火創客空間CEO劉德志對《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說,柴火創客空間寓意“眾人拾柴火焰高”,為創新制作者(maker)提供自由開放的協作環境,鼓勵跨界交流,促進創意的實現以致產品化。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在公共服務、財政支持、投融資機制等方面予以支持。
五四青年節,李克強給清華大學學生“創客”們回了一封信。在這封410余字的回信中,李克強希望,當代大學生要有勇于打破常規創新創業的開拓精神。政府將會出臺更多積極政策,為“眾創空間”清障搭臺,為創客們施展才華、實現人生價值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
2015年5月7日,李克強總理走進中關村創業大街,喝了一杯3W咖啡,與創業者們零距離交流。對比鮮明的是,兩年前,中關村創業大街還是一條破落的圖書城步行街,隨著移動互聯網來臨,這條200米長的小街上,已有10余家創業、創投平臺入駐,云集了諸多創業者。
2015年6月,《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正式出臺。《意見》指出,在創新體制機制實現創業便利化和優化財稅政策強化創業扶持等方面切實保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順利推進。
國家的關注給創新創業開了一個好頭。據了解,目前中國各類眾創空間已經超過200個,與現有的1600多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129個國家高新區和大學科技園區相互連接,形成了完整的創業服務鏈條和良好的創新生態。
“雙創”新引擎也釋放著新動力。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市場主體數量達到1065.5萬戶,新增市場主體注冊資本超過20萬億元,全國發明專利申請從去年同期的58.3萬件增至70.9萬件,商標注冊申請量在去年同期154.8萬件的基礎上增至211.5萬件。
2016:理性創業
創業熱潮在2015年上半年如火如荼,走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幾乎人人都是“創客”,人人都想“改變世界”。
據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報道,與20歲出頭的城市年輕人在中國大城市的咖啡廳和大學里待一小會兒,就可以很快看出,一股科技創業狂潮正在席卷整個中國。似乎全中國的年輕人都開始退學或辭職去創辦公司,北京、上海和廣東的咖啡廳里突然坐滿了風險投資家以及憧憬著白手起家的年輕企業家。
而在他們當中,有太多“為了創業而創業”的項目,只因資本熱,或者看到同事朋友創業而去創業,沒有一個框架在背后支撐,只是一種跟風。
2015年,國內創投領域出現了一輪高估值風潮——A輪估出B輪價格,B輪估出C輪價格,C輪估值更是達到企業IPO的價格。“創投泡沫”也使得許多創業者“自我定價”過高,每日奔波于各種路演融資中,而忽視了企業和產品。
在深圳柴火創客空間CEO劉德志看來,創業不能夠操之過急,一是創業本身需要基礎,需要有創業的想法。創客并不等同于創業,為了創業而創業,那和浪費地球資源沒有多大的區別。“對于創客熱,這是一個時代的階段,總有一天這樣的現象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消失,希望政府、大企業可以一起合力去引導,支持實實在在做創客文化的群體,鼓勵與眾不同的創新。”
著名投資人閻焱表示:“我們所碰到的情況就是創業企業在點擊率、在用戶數轉化率等數據上全造假,而且造假夸大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常態。我也曾經呼吁,我也看到我們做創投的同事也在呼吁,希望創業者能夠講真話,但是在這樣一個大潮下目前我們看到的整個風向還是大家都說假話,而且說得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2015年下半年資本寒冬的到來,讓創業者面臨著最嚴峻的考驗。股價大跌之后,盡管人們對寒冬來臨已經有所準備,但是現實卻似乎在以超出預期的姿態刺激著整個創投圈的神經。“今天我們看到的創業公司大概95%以上在幾年以后會死掉。”閻焱說。
回歸理性創業將成為新的趨勢。作為創業者要學會分析,自己的創業行為是否為一次成熟的創業。
財經作家吳曉波認為,中國經濟沒有崩潰,未來是理性創業,野蠻成長時代將在2016年結束。那些講概念、玩花樣,做題材的創業者將離開中國產業的下半場。正如巴菲特講的那樣:大海退潮的時候,才能看到誰衣冠不整,才能找到好的企業。
國家信息中心常委副主任杜平在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創新創業峰會”上說,“雙創”是一場人民戰爭,要使得大、中、小型企業、國有、非國有企業和大學生、有核心創新能力的員工,和他們的團隊互動起來,同時,政府也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可以預見的是,創業熱潮還將繼續。但相比2015年的盲目追逐,2016年創業者應會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