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艷
(山西省臨汾先平婦產醫院婦產科 山西 臨汾 041000)
對足月妊娠的產婦進行引產是指對于妊娠時間滿28周的產婦,采用人工方法誘發其子宮收縮,促使其產程發動,以幫助其完成自然分娩的一種方法。靜點縮宮素或人工破膜是對足月妊娠的產婦進行引產的常用方法。產婦的宮頸成熟度是決定引產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產婦的宮頸成熟度如果較低,易增加產婦和胎兒并發癥的發生率,甚至導致引產失敗、剖宮產率增加。因此,對于宮頸條件不成熟(Bishop宮頸成熟度評分<6分)的產婦,需要在進行引產前促進其宮頸成熟。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Foley導管或米索前列醇促進產婦宮頸成熟,再使用靜點縮宮素或人工破膜的方法對其進行引產。為了比較用這三種方法對足月妊娠的產婦進行引產的臨床效果。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150例具有引產指征的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50例具有引產指征的產婦。本次研究所選產婦的納入標準是:①產婦的年齡在19~38歲之間,其妊娠時間在38~41周之間。②產婦均為單胎、頭位。③產婦均未合并胎膜不完整等并發癥,其Bishop宮頸成熟度評分<5分。④產婦的骨產道、軟產道無異常。⑤估計胎兒的體重<4000g,其頭盆評分>7分。我院根據引產方式的不同將這150例產婦分為Foley導管組、米索前列醇組和縮宮素組,每組各有50例產婦。3組產婦在年齡、妊娠時間、宮頸成熟度的評分、頭盆評分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我院對Foley導管組產婦聯用Foley導管法和靜點縮宮素的方法進行引產。具體的引產方法是:囑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進行常規消毒、鋪巾,為產婦放置窺陰器,對其陰道宮頸進行常規消毒。使用宮頸鉗鉗夾患者的宮頸前唇或宮頸后唇,充分暴露其宮頸后,使用卵圓鉗將Foley導管緩慢送入其宮頸內口,保證導管的球囊進入其宮腔內。向球囊內注入8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1]。觀察產婦無出血情況后,將導管外露部分用碘伏紗布包裹后放置于其陰道內。術后為產婦口服抗菌素以預防感染。無需限制產婦的活動及大小便。產婦術后24 h若仍未臨產,為其消毒后取出Foley導管,再次對其宮頸進行Bishop評分,根據其宮頸的成熟度酌情對其進行縮宮素引產或人工破膜引產。48h內產婦完成自然分娩為引產成功,否則為引產失敗。
1.2.2 我院對米索前列醇組產婦聯用微量米索前列醇和靜點縮宮素的方法進行引產。具體的引產方法是:對產婦的外陰進行常規消毒,用窺陰器暴露其宮頸。用棉球擦干產婦陰道穹窿的分泌物后,將25 ug的米索前列醇放置于其陰道后穹窿(放藥時不得把藥物碾碎)[2]。用藥后產婦應平臥30 min。6 h后,產婦若未出現宮縮的情況或宮縮較弱,應再次在其陰道后穹窿放置25 ug的米索前列醇,至其出現規律宮縮為止。產婦的宮縮若過于頻繁可使用硫酸鎂抑制宮縮。產婦在用藥12 h后若仍未出現宮縮的情況或宮縮的情況仍較弱,應根據其宮頸的成熟度酌情對其進行縮宮素引產或人工破膜引產。24 h內產婦完成自然分娩為引產成功,否則為引產失敗。
1.2.3 我院對縮宮素組產婦使用靜點縮宮素的方法進行引產。具體的引產方法是:使用7號針頭及輸液泵,將2.5 u的縮宮素加入到5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或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得到濃度為0.5%的縮宮素溶液,用此藥液為產婦進行靜脈滴注。起始的滴注速度為8滴/分鐘,之后應根據產婦的宮縮情況、胎心情況調整滴速或縮宮素的濃度,每30分鐘調整一次,應用等差法調整滴速,即30分鐘后產婦若無宮縮現象可調整滴速至16滴/分鐘,直至產婦出現有效宮縮。有效宮縮的標準為10分鐘內出現3次宮縮,每次宮縮持續30~60秒,且伴有宮頸的縮短和宮口擴張。最大滴速不得超過40滴/分鐘,若已經達到最大滴速產婦仍未出現有效宮縮,可調整縮宮素的濃度為1%,之后不得再增加縮宮素的滴速及濃度。在達到最大滴速和濃度4 h后產婦若仍未出現規律宮縮為引產失敗。
1.2.4 監測指標 在對產婦進行引產的過程中,應密切監測產婦的體溫、心率、血壓、胎心和宮縮現象。當產婦出現以下情況時應中轉進行剖宮產:①胎兒窘迫。②胎兒持續性地處于枕橫位、枕后位。③胎頭下降停滯。④孕婦出現了發熱的癥狀或合并有絨毛膜羊膜炎。
引產結束后,觀察并記錄3組產婦臨產誘發的時間、第一產程的時間、產婦的感染率、新生兒的窒息率、引產的成功率和中轉剖宮產率。
我們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Foley導管組產婦和微量米索前列醇組產婦臨產誘發的時間和第一產程的時間均明顯短于縮宮素組產婦,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Foley導管組產婦和微量米索前列醇組產婦臨產誘發的時間和第一產程的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三組產婦臨產誘發時間和第一產程時間的比較(min)
Foley導管組產婦的感染率明顯高于微量米索前列醇產婦和縮宮素組產婦,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Foley導管組新生兒的窒息率明顯低于微量米索前列醇產婦和縮宮素組產婦,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三組產婦的感染率及新生兒窒息率的比較[n(%)]
Foley導管組產婦的引產成功率明顯高于微量米索前列醇組產婦和縮宮素組產婦,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三組產婦引產成功率的比較[n(%)]
Foley導管組產婦的中轉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微量米索前列醇組產婦和縮宮素組產婦,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4。

表4 三組產婦中轉剖宮產率的比較[n(%)]
引產是指在產婦自然臨產前采用人工方法誘發其出現規律宮縮進而完成分娩的過程。常規的引產方式有靜點縮宮素和人工破膜。但這兩種方法僅適用于宮頸成熟度高的產婦。因此,臨床上對于宮頸條件不成熟的產婦,通常使用Foley導管或米索前列醇促進其宮頸成熟后,再使用靜點縮宮素或人工破膜的方法對其進行引產[3]。在產婦的陰道后穹窿放置微量米索前醇促進其宮頸成熟,可明顯縮短其臨產誘發的時間及第一產程的時間,但此方法易導致其出現過頻宮縮,過頻宮縮可使胎兒心率異常甚至導致胎兒窘迫,繼而中轉剖宮產。而在產婦的宮頸放置Foley導管促進其宮頸成熟,也可縮短其臨產誘發的時間及第一產程的時間,且宮縮的情況更接近自然臨產的宮縮,因此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中轉剖宮產率也較低。但此方法易使產婦發生感染,因此應在術前排除陰道炎,在術后為其服用抗菌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綜上所述,與僅使用靜點縮宮素的方法進行引產、聯用微量米索前列醇和靜點縮宮素的方法進行引產相比,聯用Foley導管法和靜點縮宮素的方法對足月妊娠的產婦進行引產的臨床效果更好,可明顯地縮短產婦臨產誘發的時間,且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兒的窒息率和中轉剖宮產率。此引產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高雪蓮.引產前使用30ml和80mlFoley尿管促宮頸成熟效果的比較:一項隨機試驗[J].世界核心醫學期刊文摘(婦產科學分冊).2005,04
[2]吳邦梅.米索前列醇直腸給藥用于足月妊娠引產的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5,02
[3]劉喆,楊慧霞.妊娠晚期促子宮頸成熟與引產指南(2014)[J].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4,11,88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