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凱 張天哲
(華北理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放射療法對宮頸癌患者進行治療。這種療法的臨床效果雖然較為顯著,但易導致患者出現放射性損傷。據統計,宮頸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后,其發生放射性直腸損傷的幾率約為13%。這種并發癥的發生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還會影響放療的效果,嚴重時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1-3]。因此,在對宮頸癌患者進行放射治療的過程中,如何預防其發生放射性直腸損傷是患者及醫護人員十分關注的問題。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接受放療的宮頸癌患者進行低溫中藥灌腸治療對預防其發生放射性直腸損傷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1月~2015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放射治療的宮頸癌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對比組(40例)和干預組(40例),兩組患者均首次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療,其PLT的水平均>100×109/L、WBC水平均>4.0×109/L、Hb水平均>10g/L、KPS評分均>70分。在對比組40例患者中,年齡<55歲的患者有21例,年齡>55歲的患者有19例,其中病理分期為Ⅰb-Ⅱb期的患者有28例,為Ⅲa-Ⅲb期的患者有12例,接受放射治療的次數為5次的患者有24例,為6次的患者有13例,為7次的患者有1例,為9次的患者有1例,為10次的患者有1例;在干預組40例患者中,年齡<55歲的患者有23例,年齡>55歲的患者有17例,其中病理分期為Ⅰb-Ⅱb期的患者有29例,為Ⅲa-Ⅲb期的患者有11例,接受放射治療的次數為5次的患者有24例,為6次的患者有12例,為7次的患者有1例,為9次的患者有2例,為10次的患者有1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②放棄治療的患者。③依從性較差的患者。④屬于過敏性體質的患者。⑤患有嚴重肝腎疾病、肛門疾病、直腸疾病或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為對比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①護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并為其講解放射治療的過程、方法、目的及 注意事項,以緩解其不良情緒。②在治療期間,護士要囑咐患者保持合適的體位,同時不可隨意改變體位,并對患者進行嚴密的監測。③放療結束后,護士要囑咐患者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飲水,并多進食少渣、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避免進食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同時囑患者多休息。在為干預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低溫中藥灌腸治療,具體的方法是:①取仙鶴草、黃芪各30g,黃精、枸杞子、麥冬各15g,將上述藥物浸泡在300ml的冷水中,浸泡30min后用大火煮開,然后再用文火煎煮25min,留取100ml的藥汁即可,并將藥汁保存在冰箱中。②在進行放射治療前,將型號為F14的一次性導尿管插入患者的肛門,然后使用注射器抽取10ml~15ml的藥汁(溫度為4℃~6℃),將其與微量靜脈注射泵連接,并用電腦程序計算注入速度,然后再為患者進行放射治療。③放射治療結束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并使用100ml、溫度為38℃的藥汁為其進行保留灌腸治療。在此過程中,患者需保持左側臥位,并將臀部抬高10cm左右,以促進藥液的吸收。④灌腸治療結束后,護士要叮囑患者俯臥休息30min。
1.3 評價指標 參照全美放射腫瘤治療協作組(RTOG)規定的關于急性放射損傷的分級標準[4]對兩組患者放射性直腸損傷的發生情況進行評價:①4級:患者存在腹痛、胃腸道出血、腸梗阻及亞急性或急性穿孔的情況。②3級:患者存在腹瀉(血性分泌物明顯增加)、腹部膨脹(平片檢查顯示腸管擴張)等癥狀。③2級:患者存在腹瀉、腹痛、直腸疼痛等癥狀。④1級:患者的大便習慣發生變化(如大便次數增加等),并伴有直腸不適等癥狀。⑤0級:患者未出現上述癥狀。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17.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干預組40例患者中,發生0級或1級直腸反應的患者人數明顯多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干預組40例患者中,發生2級、3級或4級直腸反應的患者人數明顯少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直腸反應情況對比
在臨床上,放射性腸道損傷的治療難度極大。中醫認為,腫瘤患者多存在氣血失和的情況,加之其受到放射線的照射,極易被熱毒灼傷腸腑,導致該部位的氣血循環受阻,進而出現氣血不足、熱邪傷絡、便血、腹痛等情況。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灌腸方劑中,麥冬具有潤肺清新、養陰生津的功效;枸杞子具有補血安神、補腎益精的功效;黃精具有健脾潤肺的功效;黃芪具有補益肺脾的功效;仙鶴草具有補虛解毒的功效。將上述藥物合用,可共奏養陰生津、補虛補血、益氣扶正的功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干預組40例患者中,發生0級或1級直腸反應的患者人數明顯多于對比組患者,發生2級、3級或4級直腸反應的患者人數明顯少于對比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許燕[5]等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進行低溫中藥灌腸治療能明顯減輕宮頸癌患者放射性直腸損傷的程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張素英,李穎楣,祖衛,邊建良.腸坦液保留灌腸預防急性放射性直腸損傷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4,06(07):1008-1009.
[2]馬云.宮頸癌放療患者放射性直腸炎160例預防及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3,25(30):3988-1989.
[3]董晶,趙西俠,舒瑾.中藥保留灌腸預防宮頸癌放射性直腸炎的臨床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12,20(07):1421-1423.
[4]殷蔚伯,余子豪,徐國鎮,等.腫瘤放射治療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17-1350.
[5]許燕,張蘭鳳,鞠小梅,陳曾燕,張曦霞,葉赟.中藥保留灌腸預防宮頸癌患者放射性直腸損傷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