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峰
(新沂市中醫院 江蘇 新沂 221400)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病率可達60%-90%。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肢體麻木疼痛,其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可受到嚴重的影響。目前,臨床上尚無治療此病的特效藥物。治療此病的方法主要為控制血糖、營養神經及改善微循環等綜合療法。臨床研究發現,胰激肽原酶具有改善微循環及神經缺血缺氧等作用,甲鈷胺具有修復受損的神經組織和改善神經傳導功能的作用[1]。近年來,我院應用甲鈷胺與胰激肽原酶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材料 本研究中的124例患者均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2例患者。在實驗組中,有男性32例,女性30例,其年齡為45-78歲,平均年齡為(57.3±4.8)歲。在對照組中,有男性29例,女性33例,其年齡為48-75歲,平均年齡為(56.8±3.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進行降血糖治療。在此基礎上,為實驗組患者應用甲鈷胺(邢臺國鑫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66715)與胰激肽原酶(大連貝爾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44400)進行治療。甲鈷胺的用法是:將1500μg的此藥加入250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次/天。胰激肽原酶的用法是:口服,120U/次,3次/天,共治療2周。為對照組患者應用維生素B12與胰激肽原酶(其用法與實驗組患者相同)進行治療。維生素B12的用法是:肌肉注射,0.5mg/次,1次/天。
1.3 觀察指標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2周后對比分析其臨床療效,并使用DISA-1500型肌電儀檢查其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主要為正中神經和腓總神經)的傳導速度。
1.4 評價標準[2]1)顯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或消失,進行肌電圖檢測的結果顯示其神經傳導的速度基本恢復正常或增加5m/s以上。2)有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好轉,進行肌電圖檢測的結果顯示其神經傳導的速度增加不足5m/s。3)無效。經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的好轉,其進行肌電圖檢測的結果未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分析 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8%,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3.2%。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1.4,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分析 [例(%)]
2.2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其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的分析 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運動神經傳導的速度及感覺神經傳導的速度較快,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其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的分析 (±s,m/s)

表2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其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的分析 (±s,m/s)
運動神經傳導的速度感覺神經傳導的速度正中神經腓總神經正中神經腓總神經對照組6244.5±3.643.2±3.845.2±4.142.6±3.4實驗組6250.5±4.349.1±4.252.5±3.948.6±3.7 T值8.428.2010.169.40 P值<0.05<0.05<0.05<0.05組別例數(n)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由糖代謝紊亂與多種因素(如血管病變、神經營養因子缺乏、細胞因子異常等)共同作用導致的糖尿病并發癥。此病患者可因發生微循環障礙而導致神經內膜缺氧及神經纖維受損,進而可顯著降低局部組織中神經傳導的速度。
目前,臨床上尚無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特效藥物。甲鈷胺是一種維生素B12的衍生物,具有參與人體內物質的甲基交換、促進髓鞘卵磷脂、軸漿蛋白、神經遞質的生成、修復受損的神經、改善神經傳導的速度等作用[3]。胰激肽原酶具有促使激肽原降解為激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糾正神經缺血缺氧的狀態、提高神經的傳導速度、激活纖溶酶原、抗血栓形成等作用[4]。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1.4,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運動神經傳導的速度及感覺神經傳導的速度均較快,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應用甲鈷胺與胰激肽原酶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其周圍神經傳導的速度,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肖黎.胰激肽原酶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空軍醫學雜志,2015,31(4):255-257.
[2]徐彥華.大劑量甲鈷胺聯合胰激肽原酶對糖尿病周圍神經恢復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5):38-39.
[3]于萬水.大劑量甲鈷胺聯合胰激肽原酶對改善48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9):81-83.
[4]喬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大劑量甲鈷胺聯合胰激肽原酶治療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