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友萍
(貴州省獨山縣中醫院藥劑科 貴州 獨山 558200)
近年來,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1]。此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均會帶來嚴重的影響。臨床上對此病患者通常進行藥物治療。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是臨床上治療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藥。研究發現,使用這兩種藥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2]。為了進一步比較使用這兩種藥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使用藥物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有60例患者。A組中的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患者有24例。這些患者的年齡在18~68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43±3.2)歲。B組中的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6例。這些患者的年齡在18~70歲之間,其平均年齡為(44±3.3)歲。經臨床診斷,這120例患者均患有感染性疾病,且均需要接受抗感染治療。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為A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進行治療。阿莫西林的用法是:每次服500mg,每日服2次。為B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治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的用法是:每次服375mg,每日服3次。共進行2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服藥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3]。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中的所有數據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2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P<0.05表示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4]。
經統計,在A組中,出現過敏反應及泌尿系統、胃腸道、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他系統不良反應的患者分別有5例、2例、9例、2例及1例,該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1.7%(19/60)。在B組中,出現過敏反應及胃腸道不良反應的患者分別有2例、4例,該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0.0%。B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下表。

表1 兩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情況的比較 [n(%)]
感染性疾病是臨床上的一類常見病。此病患者的機體受到了致病微生物的侵襲,從而導致其出現了炎癥反應或機體多個器官的功能出現了障礙。根據病原體來源的不同,臨床上將此病分為內源性感染及外源性感染兩種類型。近年來,臨床上多用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對感染性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研究發現,使用這兩種藥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易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其治療效果會因此受到影響。
為了比較使用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筆者進行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阿莫西林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明顯高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經統計,過敏反應是使用這兩種藥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此類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重度藥疹、過敏性休克及膿包性皮疹。使用阿莫西林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最高。另外,中樞神經系統及泌尿系統的不良反應也是應用阿莫西林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與之相比,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發生上述不良反應的幾率均較低。
研究發現,在因使用阿莫西林導致出現不良反應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的人數明顯多于男性患者,這可能與女性的生理結構和體質有關。因此,臨床上在使用此藥對感染性疾病患者進行治療期間,應加強對女性患者的監護。該研究也指出,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治療的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使用阿莫西林進行治療的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阿莫西林易導致老年患者出現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及循環系統的不良反應,并可使其血糖升高。因此,臨床上應為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治療。并在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期間,加強對其監護。
綜上所述,與用阿莫西林進行治療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相比,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治療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
[1]鄢清元,徐俐瑜,雷招寶. 阿莫西林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致不良反應差異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2(10) : 49-50.
[2]劉皈陽,于鋒英,陳超,等.阿莫西林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不良反應的對比研究[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5,12 (6):397-400.
[3]曾毅,葉雨彤,梁德森.阿莫西林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療效的Meta分析.《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5年4期.
[4]于博.針對阿莫西林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不良反應分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