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顏麗
(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婦幼保健院兒科 四川 內江 641000)
新生兒窒息是兒科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危急重癥,可對新生兒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窒息會導致新生兒的機體嚴重缺氧,進而對其造成全身性和多臟器性的損傷,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心肌損傷[1]。當該病患兒發生心肌損傷后,其會出現血壓下降和心輸出量減少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發生心力衰竭[2]。此時,患兒血清心肌酶譜的水平及肌鈣蛋白Ⅰ的水平就會出現明顯的升高[3]。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血清心肌酶譜的水平及肌鈣蛋白Ⅰ的水平與新生兒窒息的相關性,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近期我院收治的34例輕度窒息患兒、47例重度窒息患兒及同期在我院出生的30例健康新生兒,我們分別將其設為輕度窒息組、重度窒息組和對比組。其中輕度窒息組患兒和重度窒息組患兒的臨床表現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規定的關于新生兒窒息的臨床診斷標準[4]。三組新生兒在性別、胎齡、出生體重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儀器設備 ①由BackmanⅠ公司生產的CX9型生化分析儀。②BackmanⅠ公司生產的Access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1.3 研究方法 分別抽取三組新生兒的靜脈血2mL,并將血液樣本分別放置在干燥的試管內。于抽血當天使用CX9型生化分析儀和Access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對三組新生兒的血液樣本進行血清心肌酶譜檢測和血清肌鈣白Ⅰ檢測。在進行檢測時,應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中的相關規定執行檢測流程。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重度窒息組患兒血清乳酸脫氫酶的水平(LDH)、羥丁酸脫氫酶的水平(HBDH)、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水平(AST)、肌酸激酶的水平(CK)、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CK-MB)及肌鈣蛋白Ⅰ的水平(cTn-I)均明顯高于輕度窒息組患兒對比組健康新生兒,輕度窒息組患兒的上述檢測指標均明顯高于對比組健康新生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三組新生兒血清心肌酶譜水平及血清肌鈣蛋白Ⅰ水平的比較(±s ,U/L)

表1 三組新生兒血清心肌酶譜水平及血清肌鈣蛋白Ⅰ水平的比較(±s ,U/L)
組別LDHHBDHASTCKCK-MBcTn-I(mg/ml)對比組(30例)358.6±106.8178.47±13.3655.41±29.70448.36±46.5335.46±13.360.04±0.02輕度窒息組(34例)500.63±121.24105.53±48.7978.26±41.17720.59±494.51105.53±48.920.15±0.09重度窒息組(47例)772.08±264.30129.72±85.29113.90±74.681719.52±719.65130.07±85.272.27±1.72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在圍產期最為常見的危急重癥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多因其機體內的血氧濃度降低所致[5]。研究表明,當人體處于缺氧及酸中毒的狀態時,其心肌細胞膜會受到嚴重的損害,從而導致其細胞的通透性發生改變,進而使其血清心肌酶的水平大幅升高[6]。
血清乳酸脫氫酶(LDH)、羥丁酸脫氫酶(HBDH)、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評價心肌損害程度的酶學檢查指標[7]。其中,AST廣泛分布于人體內的各個組織器官,并且在心肌中的含量最高;LDH在人體內的分布也較為廣泛,但該酶學指標的特異性不高;HBDH主要分布于腦和心肌中,是酮體氧化劑利用過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酶學指標;CK-MB在心肌細胞中的含量最高,是一種心肌特異性同工酶[8]。血清肌鈣蛋白I (cTn-I)是目前臨床上用于評價心肌損害程度的最具特異性的標志物之一。在心肌細胞完整的狀態下,cTn-I不能通過細胞膜進入血循環,因此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往往不含有或含有極少量的cTn-I。而當心肌細胞受損時,cTn-I在血清中的含量就會顯著增加。因此,cTn-I被認為是評價心肌損傷程度的最為理想的指標[9]。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重度窒息組患兒血清乳酸脫氫酶的水平(LDH)、羥丁酸脫氫酶的水平(HBDH)、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水平(AST)、肌酸激酶的水平(CK)、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CK-MB)及肌鈣蛋白Ⅰ的水平(cTn-I)均明顯高于輕度窒息組患兒和對比組健康新生兒,輕度窒息組患兒的上述檢測指標均明顯高于對比組健康新生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發生窒息的新生兒,其血清心肌酶譜的水平及肌鈣蛋白Ⅰ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的新生兒,并且這兩項檢測指標與患兒的窒息程度呈正相關。
[1]張建,余中方,呂雪峰,熊燕,殷晨慧,包佳翔. 新生兒窒息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變化的臨床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1,12:15.
[2]莫海英,周麗. 新生兒窒息血清心肌酶譜及肌鈣蛋白Ⅰ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03:427-428.
[3]葛桂芝,李普,胡訓. 新生兒窒息后血清心肌肌鈣蛋白I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 衛生職業教育,2005,12:110-111.
[4]張寄平,章國忠. 新生兒窒息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的變化及其意義[J]. 福建醫藥雜志,2005,05:135-136.
[5]徐慶玲,鄒玲,傅大干. 60例窒息新生兒心肌酶譜檢測及分析[J]. 重慶醫學,2010,24:3423-3425.
[6]黃麗君,馮國富. 窒息新生兒心肌酶與心肌肌鈣蛋白Ⅰ變化的臨床意義[J]. 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6,04:262-263.
[7]曹碧霞,梁淑蘭,鄧偉航,崔其亮,唐駿,吳繁. 窒息新生兒血清ghrelin與肌鈣蛋白水平動態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 臨床兒科雜志,2012,11:1027-1030.
[8]龍林會,王東. 血清心肌酶譜與肌鈣蛋白檢測臨床意義及研究進展[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2:1592-1593.
[9]張燕,王亞利,楊志英,王鑫,任善香,陳洪霞,劉鳳霞,王義梅,荊麗. 新生兒窒息后血清心肌酶譜的變化及意義[J]. 醫學檢驗與臨床,2008,03:69-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