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輝
(桐鄉市中醫醫院綜合病區 浙江 桐鄉 314500)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較高。由于中老年人的機體功能逐漸衰退,加之其自身的防御功能較差,因此在氣候突然發生變化時,這類人群極易發生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難度較大,尤其是處于急性發作期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其病情常會反復發作,因此更增加了治療的難度[1]。在本次研究中,為了進一步優化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患者的用藥方案,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1月~2015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78例處于急性發作期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我們將其分為西藥組和中西醫結合組,每組各有患者39例。在西藥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20例,其年齡為57~84歲,平均年齡為(65.3±4.2)歲,其病程為3~15年,平均病程為(7.3±1.3)年;在中西醫結合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22例,其年齡為59~87歲,平均年齡為(65.5±4.4)歲,其病程為4~17年,平均病程為(7.5±1.5)年。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西藥為西藥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①抗感染治療。使用喹喏酮類藥物、大環內酯類藥物或第二代頭孢菌素為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②平喘治療。使用多索茶堿、氨茶堿等藥物為患者進行平喘治療。③祛痰鎮咳治療。使用桉檸蒎、鹽酸氨溴索等藥物為患者進行祛痰鎮咳治療。聯用祛痰止咳湯和西藥為中西醫結合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①用西藥進行治療的方法同西藥組。②祛痰止咳湯的藥物組成是:蘇子15g,茯苓20g,清半夏15g,炒杏仁12g,紫菀15g,炙枇杷葉12g,款冬花15g,麥冬15g,浙貝15g,陳皮12g,葶藶子15g,桔梗 10g,萊菔子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服1劑,分早晚兩次服下。祛痰止咳湯中藥物的辨證加減原則是[2]:對于痰多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適量的制南星和天竺黃;對于痰液黃稠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適量的黃芩、桑白皮和魚腥草;對于水腫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適量的澤瀉;對于口干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適量的蘆根和沙參;對于喘息嚴重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適量的地龍。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②兩組患者病情的復發情況。③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3]①顯效: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癥狀明顯改善或基本消失,其肺部哮鳴音完全消失。②好轉: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癥狀有所改善,但其肺部仍存在明顯的哮鳴音。③無效: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癥狀無明顯改善。治療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分析方法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19.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西藥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病情復發率的比較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期間,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的病情復發率為7.7%,西藥組患者的病情復發率為23.1%,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的病情復發率明顯低于西藥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
慢性支氣管炎的致病因素較多,主要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等。此外,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較低、存在過敏反應或存在感染等情況也是導致其發生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的免疫力較低,又是支氣管、肺部感染的高發人群,因此其發生慢性支氣管炎的幾率極高[4]。以往臨床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常使用喹喏酮類藥物、大環內酯類藥物、第二代頭孢菌素等藥物。上述藥物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控制其病情的進展,但是副作用較大,并不能滿足患者對療效的要求[5]。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咳嗽、咳痰及喘息等。《傷寒雜病論》中認為:“脾濕不運可致痰涎壅盛”。《黃帝內經》中說:“非獨肺也,是故五臟六腑皆可致咳”。由此可見,中醫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屬于“喘證”、“咳嗽”的范疇,多因肺脾腎氣虛、內傷,加之外感邪氣,致使肺氣失于宣發、肺氣上逆所致,在治療上應以養肺健脾、化痰止咳為主[6]。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祛痰止咳湯的藥物組成中,茯苓、半夏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萊菔子、陳皮具有理氣、運脾、化痰的功效,麥冬具有清養氣陰的功效,葶藶子、枇杷葉、杏仁、蘇子具有瀉肺、化痰、平喘的功效,浙貝母、桔梗具有散壅盛之痰、化稠黏之痰的功效,款冬花、紫菀具有溫潤降肺、化痰止久咳的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功效[7]。將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養肺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西藥組患者,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的病情復發率明顯低于西藥組患者,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用祛痰止咳湯聯合西藥治療急性發作期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并且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文革玲,宋潔.祛痰止咳湯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86例[J].陜西中醫,2013,34(3):303-304.
[2]張美麗.中西醫聯合療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急性發作期[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10):58-59.
[3]宋小敏.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效果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2):941-942.
[4]王柏丁,劉伊鈴.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臨床療效[J].四川醫學,2014,35(3):369-370.
[5]李偉.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進展[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8):139-140.
[6]王凌燕.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21):89-90. [7]張順榮.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