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高
(自貢市沿灘區龍湖醫院消化內科 四川 自貢 643000)
HP是一種常見的病原菌。HP感染可導致胃、十二指腸潰瘍。因此,清除患者體內的HP對治療HP所致胃潰瘍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三聯療法治療HP所致胃潰瘍。但由于近幾年抗生素在臨床上的濫用,使用三聯療法治療HP所致胃潰瘍的效果逐漸下降[1]。為比較使用四聯療法與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所致胃潰瘍的效果,我院對近兩年收治的78例HP所致的胃潰瘍患者使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對其中39例患者使用膠體果膠鉍、阿莫西林、雷貝拉唑和克拉霉素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8例HP所致胃潰瘍患者。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經多項臨床檢查被確診為HP所致胃潰瘍。這些患者潰瘍的直徑為3~18mm,潰瘍個數為1~2個。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0例;其年齡為22~67歲,平均年齡為(48.6±11.1)歲。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三聯組和四聯組,每組各39例患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三聯組患者使用三聯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在飯前0.5 h服用1 g的阿莫西林(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3020932)、20 mg的雷貝拉唑(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20)和0.5 g的克拉霉素(遼源市百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12)。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服1次。連續治療4周為1個療程。為四聯組患者使用四聯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在飯前0.5 h服用0.1 g的膠體果膠鉍(杭州老桐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004)、1 g的阿莫西林、20 mg的雷貝拉唑和0.5 g的克拉霉素。每天早上和晚上各服1次。連續治療4周為1個療程[2]。
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潰瘍面變成瘢痕。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潰瘍的面積減少>50%。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得到明顯的改善或在加重,潰瘍的面積減少≤50%或變大。總有效=顯效+有效。HP清除:患者體內HP的水平降低90%以上。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四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三聯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n(%)
經治療,四聯組中有35例患者的HP水平恢復正常,其HP清除率為89.7%;三聯組中有28例患者的HP水平恢復正常,其HP清除率為71.7%。四聯組患者的HP清除率明顯高于三聯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聯組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腹瀉,有4例患者發生了頭暈,有2例患者發生了惡心,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7.9%;三聯組中有3例患者發生了腹瀉,有3例患者發生了頭暈,有2例患者發生了惡心,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體發生HP感染可導致其發生胃潰瘍[4]。目前,臨床上治療HP所致的胃潰瘍主要是使用將PPI(質子泵抑制劑)與兩種抗生素聯合起來使用的三聯療法。但隨著抗生素在臨床上的濫用,使用這種三聯療法治療HP所致胃潰瘍時,患者病情的復發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有所提高,治療的效果和HP的清除率有所下降。為此,不少學者提出使用四聯療法治療HP所致的胃潰瘍[5]。
PPI可以提高胃液的PH值和抗生素的利用率,并阻止HP的生長,使HP對抗生素更敏感,從而快速地清除HP[6]。雷貝拉唑是一種新型的PPI,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7]。膠體果膠鉍在酸性環境下能更好地發揮其膠體特性,在胃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增強胃黏膜對胃壁的保護功能,加快患者病情康復的速度,降低其病情的復發率[8]。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均為臨床上常用的兩種抗生素,可有效地殺滅HP,抑制HP繁殖。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四聯療法進行治療的四聯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及HP清除率均明顯高于使用三聯療法進行治療后的三聯組患者,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使用膠體果膠鉍、阿莫西林、雷貝拉唑和克拉霉素治療幽門螺桿菌所致胃潰瘍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清除患者體內HP,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賀鴻杰.聯合益生菌的三聯療法與序貫療法對幽門螺旋桿菌根治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04):358-360.
[2]彭罕鳴,梅紅,王寶香.含益生菌的四聯療法對幽門螺桿菌的療效[J].中國醫師雜志,2015,17(08):1249-1251.
[3]林娜,張天翔.標準四聯法對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消化道潰瘍的臨床研究[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5,27(03):318-321.
[4]周敬蓉.黃連湯聯合西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并發胃潰瘍效果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5,31(01):37-38.
[5]朱振坤,汪金云,羅守軍.胃腸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及耐藥性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5,27(03):332-333,349.
[6]沈楠,陳志高,張穎,等.嗜酸乳桿菌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J].江蘇醫藥,2015,41(02):168-170.
[7]李松娜.四聯療法治療胃潰瘍臨床療效研究[J].臨床醫學,2014,34(01):83-84.
[8]王海虹.雙歧四聯活菌片聯合PPI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J].實用醫藥雜志,2013,30(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