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瑞
(大同市婦幼保健所 山西 大同 037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婦科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1]。為了進一步分析大同市女職工發生婦科病的具體情況,以便為婦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筆者將大同市463名女職工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了此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大同市的463名女職工。這463名女職工均在大同市的企事業單位或行政機關工作。她們的年齡在22歲至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9±7.3)歲。她們中有年齡≤30歲的女職工92名,有年齡在31歲至40歲之間的女職工163名,有年齡在41歲至50歲之間的女職工159名,有年齡≥51歲的女職工49名。她們中有在職職工397名(占85.7%),有已退休職工66名(占14.3%)。她們中有376人(占81.2%)已婚,有87人(占18.8%)未婚。
對這463名女職工均進行婦科內診、宮頸刮片檢查和腹部B超檢查等婦科常規檢查,以便了解其陰道、子宮、子宮附件、外陰和宮頸等部位的健康狀況。對存在白帶異常的女職工均進行支原體、衣原體、滴蟲、霉菌、淋球菌、加德納桿菌、梅毒等檢測,并觀察其陰道的清潔度。所有檢查結束后,由婦科醫師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并根據《婦產科學》中規定的婦科病診斷標準對這463名女職工進行診斷。
我們使用SPSS13.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463名女職工中,有227人(占49.0%)患有陰道炎,有198人(占42.8%)患有宮頸疾病,有17人(占3.7%)患有子宮肌瘤,有16人(占3.5%)患有盆腔炎,有4人(占0.9%)患有卵巢囊腫,有3人(占0.6%)患有衣原體感染,有2人(占0.4%)患有淋球菌感染,有2人(占0.4%)患有外陰炎,有1人(占0.2%)患有子宮脫垂,有1人(占0.2%)患有陰道壁膨出。與其他婦科病相比,陰道炎和宮頸疾病的發生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1。
在這227例陰道炎患者中,有細菌性陰道炎患者112例(占26.3%),有霉菌性陰道炎患者64例(占13.8%),有滴蟲性陰道炎患者37例(占8.0%),有老年性陰道炎患者4例(占0.9%)。與其他類陰道炎相比,細菌性陰道炎的發生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其他年齡段的女職工相比,31歲至40歲和41歲至50歲這兩個年齡段的女職工陰道炎的發生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1。
在這198例宮頸疾病患者中,有宮頸糜爛患者101例(占21.8%),有宮頸粘膜炎患者28例(占6.0%),有宮頸息肉患者21例(占4.5%),有宮頸肥大患者27例(占5.8%),有宮頸腺囊腫患者21例(占4.5%)。與其他類宮頸疾病相比,宮頸糜爛的發生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其他年齡段的女職工相比,31歲至40歲和41歲至50歲這兩個年齡段的女職工宮頸疾病的發生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2。

表1 對227例陰道炎患者發病情況的分析 [n(%)]

表2 對198例宮頸疾病患者發病情況的分析 [n(%)]
陰道炎是指陰道粘膜和陰道粘膜下結締組織等部位發生的炎癥[2]。宮頸糜爛大多由陰道炎引發。宮頸糜爛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病情會進一步發展為重度宮頸糜爛,甚至會引發宮頸癌。本次研究發現,與其他年齡段的女性相比,31歲至50歲的女性發生陰道炎和宮頸糜爛的幾率更高。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該年齡段的女性其體內雌激素的水平較高、性生活的頻率較高和缺乏衛生保健知識。
綜上所述,大同市女職工細菌性陰道炎和宮頸糜爛的發病率較高,31歲至40歲和41歲至50歲這兩個年齡段的女職工發生婦科病的幾率較高。相關部門應對上述情況予以關注。
[1]黃艷,秦孝波,李紅霞.2014年章丘市市直部分單位女職工婦女病普查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247-248.
[2]史永梅,趙同香.2008-2012年北京市通州區女職工婦女病普查結果分析[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5,26(5):42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