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五通橋區精神疾病醫院 四川 樂山 614801)
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精神科的醫務人員在開展臨床工作的過程中會承受較大的風險。精神疾病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療期間可因受到精神癥狀的支配或拒絕接受治療而對醫務人員施加難以預料的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進而對其自身及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1]。2002年,WHO將工作場所暴力(WPV)定義為:工作人員在其工作場所受到相關人員的辱罵、威脅或攻擊,并對其安全、幸福或健康構成實際或潛在的威脅的行為[2]。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資料表明,醫療工作場所暴力的增多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問題[3]。為了分析精神科醫務人員在工作場所遭受暴力侵害的情況,我們將我院精神科的50名醫務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我科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其職務、性別、學歷、年齡、遭受患者語言及軀體暴力的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然后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從事醫務工作的50名工作人員。在這些研究對象中,有醫生10名、護理人員32名、護工8名,其年齡為20-54歲,平均年齡為(37.2±3.4)歲,其工作年限為1-34年,平均的工作年限為(13.1±1.6)年,其中有男性28名、女性22名、學歷為本科的醫務人員5名、學歷為大專的醫務人員30名、學歷為中專的醫務人員7名、學歷為高中的醫務人員4名、學歷為初中的醫務人員4名。
1.2 研究方法 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我科所有的醫務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醫務人員的職務、性別、學歷、年齡、遭受患者語言及軀體暴力的情況等。本次研究中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50份,調查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100%。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對等級資料進行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精神科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情況的分析 本組醫務人員均曾遭受患者的語言暴力,其遭受患者語言暴力的平均次數為(6.88±0.76)次。在本組醫務人員中,有44名醫務人員曾遭受患者的軀體暴力,這44名醫務人員曾遭受患者軀體暴力的平均次數為(2.11±0.37)次。詳情見表1。
表1 對本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情況的分析(±s)

表1 對本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情況的分析(±s)
遭受暴力類型 遭受暴力人數 平均次數語言暴力 50 6.88±0.76軀體暴力 44 2.11±0.37
2.2 對本組不同性別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軀體暴力情況的分析 本組中28名男性醫務人員(占100%)均遭受過患者的軀體暴力。在本組22名女性醫務人員中,有16名女性醫務人員(占72.7%)遭受過患者的軀體暴力。與本組中的女性醫務人員相比,本組中的男性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軀體暴力的幾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對本組中不同性別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暴力情況的分析 [例(%)]
2.3 對本組中不同職務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軀體暴力情況的分析 在本組醫務人員中,護工遭受患者軀體暴力的幾率為100%,醫生遭受患者軀體暴力的幾率為80%,護士遭受患者軀體暴力的幾率為87.5%。與本組中的醫生或護士相比,本組中的護工遭受患者軀體暴力的幾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對本組中不同職務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軀體暴力情況的分析 [例(%)]
2.4 對本組中不同學歷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軀體暴力情況的分析 在本組醫務人員中,學歷為本科、大專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軀體暴力的幾率分別為80%、83.3%,學歷為中專、高中、初中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軀體暴力的幾率均為100%。與學歷為本科或大專的醫務人員相比,學歷為中專、高中或初中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的幾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4。

表4 對本組中不同學歷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軀體暴力情況的分析 [例(%)]
醫療工作場所暴力的施加者多為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較為復雜且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精神科的醫務人員遭受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的危險性更高[4]。近年來,如何幫助精神科的工作人員規避工作場所暴力已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女性醫務人員相比,精神科的男性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的幾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與女性醫務人員相比,男性醫務人員的性格較沖動,更易與患者發生沖突。與醫生、護士相比,護工遭受患者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的幾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護工與患者接觸的時間較多,而且缺乏相關的醫療知識,因此易招致患者的不滿。與學歷為本科或大專的醫務人員相比,學歷為中專、高中或初中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的幾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與學歷較高的醫務人員相比,學歷較低的醫務人員對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及專業知識的掌握度較低,在對患者進行治護服務時較易出現溝通不良及操作失誤的情況,進而招致患者的不滿。
總之,精神科的醫務人員遭受患者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的幾率較高。在精神科,男性醫務人員比女性醫務人員更易遭受患者的軀體暴力,護工比醫生、護士更易遭受患者的軀體暴力,學歷較低的醫務人員比學歷較高的醫務人員更易遭受患者的軀體暴力。
[1] 董萍,徐萍.精神科護理人員遭受攻擊傷害的現狀與進展[J].上海護理,2012,12(2):53-55.
[2] 陳麗蓮,孫建萍,牛建華,等.護士遭受工作場所暴力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9(6):52-54.
[3] 張麗娟,段佳琴,李水英.精神科護士受暴力傷害的原因調查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中旬版).2010,8(11):2987-2989.
[4] 劉杰,侯安營,田梅,等.港冀精神科護士對精神科語言暴力及軀體暴力應對能力的對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1):996-998.
[5] 龐秀麗.精神科護理人員遭受工作場所暴力的特點及防范[J].中國衛生產業,2012,16(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