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翚 汪永蓮 羅遠鳳 韋 俊 賈旭琴 王清香 黃 靜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手術室 廣西 南寧 530022)
全程優質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近年來,此護理模式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為了探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燒傷患者實施全程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隨機選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間在我病區住院的80例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間在我病區住院的80例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80例患者未患有意識障礙,可以清楚地描述自己的主觀感受,無精神疾病史。他們沒有聽力障礙和語言障礙,能夠正確地理解并回答問題。按照隨機方案將這80例患者分成全程優質組(40例)和普通組(40例)。普通組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8例。本組患者年齡的范圍在16歲至65歲之間, 其年齡平均為(38.32±2.43)歲。全程優質組患者中有男性34例,女性6例。本組患者年齡的范圍在16歲至65歲之間, 其年齡平均為(38.32±2.4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在這兩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對普通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其中包括用藥監督、生活護理等。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全程優質組患者進行全程優質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1.2.1 進行術前護理 燒傷患者因創面疼痛、擔心容貌受損和治療費用昂貴,常會出現悲觀、抑郁、自卑、焦慮、偏執、恐懼等消極情緒。因此,在進行手術的前1天,護理人員應到病房訪視患者,并主動與其進行交談。在與患者進行交談的過程中,通過觀察他們外在的行為表現,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同時,護理人員通過換位思考來體會患者的心情,并使用親切的語氣對其進行鼓勵,以消除其焦慮感。此外,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手術是在其處于睡眠的狀態下進行的,不會有疼痛感,以緩解其恐懼感,幫助其建立治療成功的信心。
1.2.2 進行術中護理 1)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主動和其打招呼。2)護理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指導患者如何在接受手術的過程中配合醫務人員的工作。3)使用麻醉藥可影響患者機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從而會導致其出現體溫下降的癥狀。因此,護理人員應將手術室內的溫度控制在22 ℃~25 ℃之間。在對患者進行大面積切削痂手術時,護理人員應將手術室內的溫度控制在32 ℃以上[2]。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在術中需要使用的沖洗液進行加溫,以防止其因沖洗液溫度過低而發生體溫下降。4)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患者若出現不良反應或異常癥狀,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
1.2.3 進行術后護理 1)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用溫鹽水擦拭干凈患者皮膚上的血跡,并為其蓋好被子。2)患者在恢復清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煩躁或思維遲緩的癥狀。此時,護理人員應在患者的身旁守候,并注意觀察其精神狀態的變化情況。3)護理人員對患者是否出現手術切口疼痛、滲血和滲液等癥狀進行密切觀察。患者若出現上述癥狀,護理人員要及時對其進行處理。4)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讓他們勇敢地面對現實并接受現實。同時,根據他們的病情指導他們進行康復期肢體功能恢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3]1)觀察兩組患者接受手術前和手術開始后其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2)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采用我院自擬的護理滿意率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該調查問卷的滿分為50分。評分在45分以上,說明該患者對護理工作感到滿意。評分在35分至45分之間,說明該患者對護理工作感到一般滿意。評分在35分以下,說明該患者對護理工作感到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率+一般滿意率。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越高,說明其術中的應激反應越大。
2.1 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手術前和手術開始后其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 在接受手術前,普通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為(113.55±5.0)mmHg,其平均舒張壓為(71.86±4.3)mmHg,其平均心率為(77±7.49)次/分。全程優質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為(112.1±4.53)mmHg,其平均舒張壓為(73.15±3.80)mmHg,其平均心率為(76±6.79)次/分。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手術開始后,普通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為(128±5.86)mmHg,其平均舒張壓為(90.47±4.02)mmHg,其平均心率為(81.72±7.37)次/分。全程優質組患者的平均收縮壓為(117±6.41)mmHg,其平均舒張壓為(79.61±3.73)mmHg,其平均心率為(74.56±6.20)次/分。全程優質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均明顯優于普通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手術前和手術開始后其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 ( ±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手術前和手術開始后其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 ( ±s)
組別 例數 接受手術前 手術開始后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心率(次/分)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心率(次/分)普通組 40 113.55±5.0 71.86±4.3 77±7.49 128±5.86 90.47±4.02 81.72±7.37全程優質組 40 112.1±4.53 73.15±3.80 76±6.79 117±6.41 79.61±3.73 74.56±6.20 T 0.9 1.87 1.79 0.82 1.19 6.82 P >0.05 >0.05 >0.05 <0.01 <0.01 <0.01
2.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 在普通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滿意的患者有21例(占52.5%),為一般滿意的患者有10例(占25.0%),為不滿意的患者有9例(占22.5%)。普通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77.5%(31/40)。在全程優質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滿意的患者有30例(占75.0%),為一般滿意的患者有9例(占22.5%),為不滿意的患者有1例(占2.5%)。全程優質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7.5%(39/40)。與普通組患者相比,全程優質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 (n,%)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手術前,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相比差異不大。在手術開始后,全程優質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和心率均明顯優于普通組患者。與普通組患者相比,全程優質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這一結果與臧瑋娜[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接受手術治療的燒傷患者實施全程優質護理能夠有效地減少其術中的應激反應,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 潘凌燕,官莉,吳紅梅,等.燒傷科病區臨床用藥護理安全管理的體會[J].醫學信息,2014,(1):311—3113.
[2] 黎鰲,楊宗城.黎鰲燒傷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1.
[3] 廖曉亮.對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全期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 (中旬刊 ),2012,16(1):76—78.
[4] 臧瑋娜.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0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