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雯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進行人工流產手術是臨床上補救避孕失敗的常用手段。臨床調查發現,在我國,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大約有八成是青少年女性[1]。這些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青少年女性因心理素質較差和對實施人工流產手術的方法不了解,常會出現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2],這些不良情緒會嚴重影響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和手術的效果。相關的臨床研究證實,對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青少年女性進行人文關懷式護理能夠緩解其疼痛的癥狀,降低其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青少年女性進行人文關懷式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95例青少年女性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95例青少年女性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單盲、平行對照的分組原則將這95例青少年女性分為常規護理組(47例)和關懷式護理組(48例)。本次研究中兩組女性的年齡均在16歲-22歲之間。其年齡平均為(18.2±1.5)歲。常規護理組女性的孕周在4周至8周之間,其孕周平均為(5.3±0.9)周。關懷式護理組女性的孕周在4周至9周之間,其孕周平均為(5.4±0.8)周。這兩組女性均簽署了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且他們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在這兩組女性接受人工流產手術期間,對常規護理組女性進行生命體征監測、用藥監督和飲食指導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關懷式護理組女性進行人文關懷式護理。進行人文關懷式護理的方法如下:
1.2.1 進行術前關懷 1)在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前,護理人員主動與這些女性進行交流,并對其心理狀態進行評估。2)護理人員鼓勵這些女性將壓抑的情感宣泄出來,并根據其主訴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3)護理人員指導這些女性使用腹式呼吸法來緩解其緊張、恐懼的情緒。4)護理人員通過口頭講解、現場模擬演示等方式讓這些女性了解手術的流程,以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
1.2.2 進行術中關懷 1)在這些女性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主動詢問其心理感受和身體是否有不適的癥狀,并根據其需求對手術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整。2)護理人員對這些女性的前額和手指末端進行按摩,以緩解其心中的緊張感和焦慮感,增加其安全感。3)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對這些女性的腹壁進行輕柔的撫摸,以緩解其疼痛的癥狀。同時,護理人員使用親切、輕柔的語氣對其進行安撫。
1.2.3 進行術后關懷 1)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及時為這些女性穿上衣褲,并將其送回休息室。2)護理人員為這些女性提供溫度適宜的紅糖水,并詳細地向其講解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和相應的預防方法等。3)護理人員通過與其聊天、為其播放輕音樂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以緩解其不良情緒,讓其盡快走出手術造成的心理陰影。4)護理人員指導這些女性進行全身放松訓練,以促進其血液的循環,減輕其肌肉酸痛的癥狀,緩解其疲勞感。
1.3 觀察指標[3]1)觀察兩組女性重度疼痛癥狀的發生率。2)觀察兩組女性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率。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兩組女性疼痛癥狀的嚴重程度進行評定,并將其疼痛癥狀的嚴重程度分為無痛、輕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1)無痛:其疼痛癥狀的評分為0分。2)輕度疼痛:其疼痛癥狀的評分在1分至3分之間。3)中度疼痛:其疼痛癥狀的評分在4分至6分之間。4)重度疼痛:其疼痛癥狀的評分在7分至10分之間。
1.4 統計學處理[4]使用SPSS22.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常規護理組女性相比,關懷式護理組女性重度疼痛癥狀的發生率和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

表1 兩組女性重度疼痛癥狀發生率和人工流產綜合征發生率的對比 [n(%)]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常規護理組女性相比,關懷式護理組女性重度疼痛癥狀的發生率和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率更低。這與王振霞、王建梅、李俊霞[5]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青少年女性進行人文關懷式護理能夠緩解其疼痛的癥狀,降低其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率。
[1] 霍霞.初次人工流產患者的心理特點與護理干預[J].中國醫學創新,2010,07(24):96-97.
[2] 姜林平.未婚先孕人工流產青少年圍手術期綜合心理干預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2012.
[3] 林淑紅.知信行干預對人工流產青少年生殖知識及行為的影響觀察[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08):1208-1210.
[4] 周惠玲.無痛和傳統人工流產術式選擇對未婚青少年重復流產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3,15(03):50-52.
[5] 王振霞,王建梅,李俊霞,等.未婚青少年重復人工流產心身癥狀及護理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27(04):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