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珠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的深入變化,對中學數學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又要提高教學質量,這就給數學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目標: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對于每一位數學教師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中學數學;課堂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121-01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應用性問題能調節人們的心理傾向,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追溯問題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維發散、個性發展,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應用能力,這是數學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時代的要求,解決數學應用性問題的過程是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分析研究客觀世界的種種現象,并加工整理和組織的過程,也是密切聯系實際,從實際中建立數學概念、模型,形成數學思想的過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應用性問題的情境,展示這一過程。 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學生誤認為數學是脫離實際的,其嚴謹的邏輯形式使學生縮手縮腳,其應用的廣泛性更使學生覺得高深莫測,望而生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數學與實際問題的聯系來創設應用性問題情境,把抽象問題具體化。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要想打造有效課堂,必須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主人翁的作用。我們要將學生的時間歸還學生,同時要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學生及時的提醒,不使他們偏離課堂主題,一般要求課堂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屬于學生的。在課堂上,讓學生學會自己動手,自己動腦,分組討論,小組之間練習比賽,等等,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信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生的思維本身就是一個資源庫,學生往往會想出老師意想不到的好方法來。這樣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師生關系也會越來越融洽,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也會增強。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在一堂課中,教師要做到精講,盡量少講,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否則容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的思維本身就是一個資源庫,他們往往會想出老師意想不到的好方法來。
三、創設實驗情境,培養數學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中學數學教學應鼓勵學生用數學去解決問題,甚至去探索一些數學本身的問題。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運算能力,還要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與數據處理能力,加強在“用數學”方面的教育。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創設多種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諧地、理智地參與教學過程,這正是師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也是發揮教學整體效益的可靠保證。 四、鼓勵學生質疑,激活思維提高課堂質量
質疑問難是探求知識、發現問題的開始。思源于疑,小疑小進,大疑大進,質疑是創新意識的萌芽,是創新的前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問題卻需要學生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當學生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問題時,教師要“恰到好處”地及時引導。通過質疑,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難點、癥結在什么地方。只有質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動,才能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五、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課堂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啟、閱、練、知、結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自學能力中獨立閱讀能力是關鍵,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時首先要過閱讀關。讀、練、知交替進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運算的自檢能力。在課堂上讀、練、知交替進行,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觀察、注意、記憶、思維都處于積極活動狀態。在練習指導中,側重于對學生進行分析問題和一題多解的訓練。
六、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提高效率提高課堂質量
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講練結合這種方法有利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參與中思考、學習,充分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不僅可以減輕學生負擔,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心理學家的實驗表明:青少年,特別是處在中學階段的學生有一個心理特點不容忽視,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間斷性的特點。第一次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續十幾分鐘后開始發散。第二次十分鐘左右,依次遞減。針對學生這種特點,教師應當把握好講課時間。
總之,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成功的教學是一個不斷試驗的過程,是終生的學習過程。怎樣實現有效教學是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課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能靠增加課時,要靠提高每堂課的效益,減少無效勞動造成的時間浪費。需要我們研究教育科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傾聽學生的心聲,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探索有效教學的途徑,完善有效教學的心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沈曉林,初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8(11)
[2] 石和璽,淺談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教育革新,2007(9)
[3] 劉彩虹,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教學研究,2014(02)
[4] 張卿忠,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J],現代教育教學探索,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