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托雅
摘 要: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點——聽力。在英語學習中,聽力是重中之重。像母語一樣,學會了聽,那么距離會說,就只有一步之遙。在英語教學中,“聽”是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和方法也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從多渠道、多角度鼓勵學生多聽,到學生能去主動聽,愛聽,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也是語言學習堅實的的一步。教師采取行之有效的聽力練習措略更是學好一門語言的關鍵。
關鍵詞:聽力;有效措略;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193-01
有一個不變的真理,語言,是一種能力。聽、說、讀、寫在英語教學中尤為重要,其中,聽是獲得語言信息和語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是其他技能的基礎。訓練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語感,讓學生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從而以“聽”帶動“說、讀、寫”,提高英語綜合水平。然而如何有效地組織聽力教學,如何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卻是一件難事,也是擺在師生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當人類在嬰兒時期,是不會用語言來交流的,那么隨著嬰兒慢慢長大,在家長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教導下,嬰兒大腦開始得到聽得信息,然后開始模仿。這就是語言學習最基礎的聽力訓練。
在英語學習中,聽力也變得尤為重要,也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通過聽力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聽力技巧,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其次,有效的聽力促進學生朗讀時語音語調的糾正,培養學生說英語時的語感:三.行之有效的聽力能引導學生恰如其分的理解文本信息,突破聽力訓練中的重難點,而鞏固學生學習的語言知識。
二、實踐聽力訓練 的有效錯略
1、課堂聽力訓練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因為學生的基礎能力不一樣,其相應的聽力能力也有所區別,再加上普遍存在著聽力訓練少的現象,導致學生的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的用英語組織課堂,當學生剛開始不習慣時要盡量放慢語速,用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適應這樣一種學習英語的學習氛圍。第二,要給學生多創造聽的環境,例如課前放一首小歌謠或小說唱。讓學生一聽到歌曲就進入了英語學習的狀態。第三,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完全可以利用身邊的有效資源增強學生的有效聽力和趣味聽力活動和練習,例如,在學習letslearn時的單詞時,教師即可利用板書讓學生聽音給黑板上的單詞排序,在學習lets talk時,教師放音讓學生聽音跟讀時,要做到眼到、耳到、嘴到、手到、心到。注意讓學生“讀到哪指到哪”的習慣的培養.第四,在讓學生朗讀語篇時,大多時學生只是靜聽,而在朗讀者讀的過程中,讓其他學生邊聽邊找錯、糾錯。再在讀完后共同總結錯的地方。使得聽、讀兩項都得到訓練。
2、增強課后聽力和課外聽力訓練
在學生課堂聽力結束后更要鞏固課后訓練和課外訓練。教師在布置分層作業時布置學生回家聽音跟讀,要同樣要做到如課堂上聽音跟讀,這要求教師要和家長及時溝通,及時反饋。其次在聽、讀的練習過程中學生要注意語音、語調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足之處,新版PEP教材在六年級加入了語調及重音和分音節的學習,在這個的基礎上教師可在基礎年段就潛移默化的的影響學生,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得學生正式學習時便可輕而易舉的掌握其規律及變化。
課后,教師和家長積極引導學生多聽英語廣播、英語歌曲等培養學生的的語感和聽力能力。其次,英語原版動畫更是吸引學生的重要途徑,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言,既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又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真正做到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
3、培養學生從聽力到語言輸出的能力
語言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回歸到能說、會說,尤其在小學階段更要多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表達的機會,那么從聽怎樣過渡到說呢?首先,可采用最原始的方法:錄音。讓學生運用現代的先進設備和技術(如:Rosetta Stone)將自己說的內容錄音,再對比原始錄音,就會輕而易舉的的找到哪個詞那個音說的不對,也能快速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用此方法可增強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實效性。其次,通過生動、有趣的聽力游戲和聽力比賽,調動學生愛聽、好聽英語的好習慣。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工具,是我們的學習目標。因此,小學階段更應注重“聽力”在“四會”中的位置。通過正確的聽力活動的開展,我們可以促進自身其他技能的發展,切實培養學生學會用所學語言交流的能力,生動有趣的聽力能使枯燥的語言學習更具趣味性和實踐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聽力是語言的輸入,而說是語言的輸出,好的輸入才是完美輸出的基礎和關鍵。因此,聽力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