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艷
摘 要:質量是學校的名片,學校所有工作包括教學改革,都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這是我們辦學治校的價值追求。離開分數的素質教育,在現實的社會和現實的家長面前,越來越顯得蒼白無力,離開素質教育的分數,也必將引來更多的質疑。
關鍵詞:提高教學質量;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319-01
質量是學校的名片,學校所有工作包括教學改革,都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這是我們辦學治校的價值追求。離開分數的素質教育,在現實的社會和現實的家長面前,越來越顯得蒼白無力,離開素質教育的分數,也必將引來更多的質疑。由此可見,高分高能,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才是大家受歡迎的。作為實驗小學教學校長,其關鍵的一點,就是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管理的效能。我認為應該抓好以下幾個環節的管理工作。
一、充分激發教師的內驅力
提高教學質量,不是一向情愿的事,也不是單單槍匹馬的事,只有成為大家的共同愿望,成為每一個人奮斗的目標時,才能變學校要我敬業,為我要敬業。讓我們的教師能客觀分析自己,找準自己以后努力的坐標真正認識到:“虛度光陰不如早日改行,想做教師就要做個好教師”。教師工作絕不是單一地為了學校,更不是為了某一位領導。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學方法的是否科學、教師地位的高低,說了算不是學校領導,更不是一兩個人,而是廣大的家長,廣大的教職工。在年家長擇師的現實面前,對教師的評價是再現實和殘忍不過的了。校長絕不能無動于衷,而要利用好這一杠桿作用,做好順勢利導工作。不僅如此,校長平時就應經常讓教師多與家長溝通,學校盡量多地讓家長知道學校和教師的工作,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在某種意義上說,家長滿意了,學校就滿意,每位學生的家長對我們的教師都滿意了,那我們的學校就必將成為家長的第一選擇。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管理水平
教師起點水平是無法選擇的,但工作中水平的提高快慢我們可以把握。教師專業化技能的訓練與考核,教師校內外的學習與培訓,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對于我校來說,一是重視,二是舍得。我們就是要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途徑,就是要通過以賽促訓的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駕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
當我們看到集體備課從形式,到觸動教師們每個神經中樞的時候,我們在暗暗慶喜,這就是教師提高最快的時刻。上課比賽或展示的教師需要大家的智慧,大家的付出能得到上課教師的接受和感激,一節好課還能給整個團隊帶來成功的喜悅。這樣的課,無需校長太多的精力投入,只需要給予適當的評價主足夠了。但效果是成功了一名教師,提高了一個團隊。這樣的活動不能只是少數幾次,如果能做到按計劃、分層次不斷進行,學校每年就會大批教師得到提升,一定數量的教師成為范圍不同內的名師,教師群體更加優秀。
三、加強每一節課的管理
1、高質量必須建立在輕負擔上,而學生過重的負擔,往往是因教師課堂教學效率低,造成課內損失課外補,水平遜色時間補。針對這一點,我們要求教師能做好每一節課的充分準備,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讓出更的時間給學生自主支配。在考核工作中,特定設置了“家常課”的評比工作,確保每節課都上成有準備的課。在評價標準上,突出三個導向:一是新理念的某一方面得到較好體現;二是目標得到較好達成;三是“三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尤其是“三清”工作,即“當堂清、天天清、單元清”,更是減負高質的好方法。
“當堂清”要做到“目標當堂達成,人頭當堂落實”;“一天兩問”是自我落實“天天清”的好方法,即:進校第一件事要問一問:“今天我要做哪些事?都準備好了嗎”?離辦公室的最后一件事要問一問:“今天我做了哪些事?自己滿意嗎”?“單元清”重點抓好單元過關、檢測、補差補缺。
2、與此同時,我們要繼續做好加減法:(1)增加對學生的個案研究,減少工作的盲目性;(2)增強細節管理的力度,減少大而空的污夸現象;(3)增加巧妙的無聲管理,減少無奈的大聲呵斥;(4)增強開拓意識,減少經驗主義;(5)增加高效低耗的勞動,減少過多的機械重復;(6)增加面授前的準備, 減少面授時的耗時耗力;(7)增加有效練習的次數,減少每次練習的數量;(8)增強課內、校內完成作業的力度,減少課外、校外的作業量。總之,我們不要看似“很緊、很忙、很苦”,卻實效不佳,而欣賞的是“有章、有法、有序”的高效能。
四、抓好學生學習常規
學習習慣和品質,對一個學生來說,往往比某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還要重要。我們認為,對于學生的學習品質,首先要從學生外在的行為習慣抓起,將總的要求,落實到具體的行為要求上做。如“精神飽滿”落實在“坐、立、讀、寫”等的姿勢上,落實在不隨便插嘴上;“認真聽講”落實在全神貫注,專心傾聽上;“認真作業”落實在書寫規范、及時作業和作業速度上;“踴躍發言”落實在每節課提問發言的次數和發言面上。每學期如果對各班進行一二次“課堂常規專項評比”,勢必會改善教師教學目標落實的外部環境,使師生形影合一。
為了訓練好課堂教學常規,我們不能就課堂而課堂,而要能跳出課堂抓常規。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在各方面都能得到體現,且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著。
如,玩就要玩得認真、投入、盡情,學生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注意力集中的習慣就會得到培養;要求學校環境達到一塵不染,就能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和做事負責的習慣;把做操、用餐當作學校的一種儀式來抓,肅立時一動不動,肅靜時一聲不響,就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集體組織性、紀律性,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突破極限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