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分析目前計算機軟件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全國軟件大賽競賽平臺對促進計算機軟件專業教學的優勢,并介紹了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軟件專業 教學 競賽平臺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C-0033-03
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作為一項全國性的競賽活動,目的是為推動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促進軟件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向軟件行業輸送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因此,探討這一競賽平臺究竟給軟件專業教學帶來了哪些積極的作用、如何促進專業教學等問題,對專業教學的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計算機軟件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安排模塊化,連貫性不強
表1是計算機軟件專業主干課程的安排情況表,表中看不出專業課程的教學主線,更看不出學生應該學習的主要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第一方面,第一個學期程序設計基礎,第二個學期C語言程序設計,第三學期C#程序設計基礎,程序設計基礎課程占了三個學期,且還開設了不同的語言,導致學生在編程入門基礎學習無所適從。第二方面,第二個學期的課程共有4門,學時都差不多,第三個學期除網頁動畫設計外,其余4門課程學時也差不多,課程雜,體現不出技術主線和學生軟件編程知識能力的逐步培養和形成。第三方面,課程模塊化,連貫性不強。看不出第二個學期的所學對第三個學期的課程學習有什么幫助和知識技能的積累。這樣的課程安排違反了學生學習軟件編程開發技術的認知規律,導致學生學習不系統,在實踐操作時無從下手,最簡單的程序都寫不出來。同時也對學生的自信心造成打擊,覺得自己很差,失去學習興趣,以后上課就開始不聽,接著就是聽不懂,最后干脆曠課在宿舍玩游戲的惡性循環局面。
表1 軟件專業主干課程安排表
(二)缺少讓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學生找不到學習的成就感
首先,計算機類專業不像藝術類等其它專業那樣具有很強的現場觀賞性,沒有很多競賽平臺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專業技能。針對軟件專業學生舉辦的競賽僅有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作為國際性大賽,ACM不分本科組和高職高專組,難度比較大,不適合高職高專學生參加。因此,行業社會就缺少讓高職高專計算機軟件專業的學生自我展示專業技能水平的舞臺。其次,計算機軟件專業課程多,銜接性強,難度大,很難像藝術類等其它專業那樣,單獨學習完一門課程就可以設計出精美的作品。軟件專業的學生需要學完很多門課程后,經過不斷的動手編程實踐,積累一定經驗才可能設計開發出相應的程序作品。所以,在專業教學上沒有舉辦過學生作品展,更不用說舉辦學校層面的作品展。缺少了行業社會和學校兩大重要展示平臺,學生在學習上很難找到學習成就感。
(三)為了照顧大多數學生,缺少對拔尖學生的培養
由于招生政策的問題,高職學生之間的差距比較明顯。特別是補錄的學生,在基礎和學習能力上與正常錄取的學生又有一段差距。而在正常的專業課堂教學活動中,面向的是大部分學生,因此,在制定課程教學目標和確定教學內容時,要兼顧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這樣,無形中就降低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深度和教學目標的高度。而后果就是導致少部分拔尖學生在課堂上“吃不飽”,不能學到自己想學的知識內容,不能提高并達到自己應有的專業技能水平。
二、利用全國軟件大賽競賽平臺促進計算機軟件專業教學的優勢
參加競賽實踐證明,通過引導學生參加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能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較好的解決上述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通過競賽培訓引導,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為兼顧大多數學生學習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安排上就多開設些相對容易掌握的技能課程,讓在編程方面可塑性不強的學生能掌握一些其他專業技能,增強這些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參加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是一個有效的解決途徑。在準備競賽的過程中,按競賽考綱的要求安排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全程輔導,對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在專業教師的輔導下,學生可按競賽知識技術路線進行系統有效的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便可以入門編程,找到編程應用于實際的快樂。有了興趣,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根據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和多方獲取學習資料,利用課余時間刻苦鉆研,多做多練,積極促進了教學的教學工作,很好的彌補了課程安排和課堂教學上的不足。
(二)搭建讓學生展示自我技能水平的舞臺
以參加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為契機,首先,在選拔參賽選手時,就建立了一次學校范圍內的、讓學生自我展示專業技能水平的機會。在校內設置選拔賽,只有在選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的選手才有資格報名參加全國比賽。其次,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再次搭建了一個全國性的大舞臺,讓高職軟件專業學生能有機會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行同臺競技,真正檢驗自己的專業技能在全國同行中處于什么樣的水平,看清自我,找出差距。同時也給他們指明了今后應該努力的方向,激起學習的熱情。看到這個大賽平臺給學生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也促使了教師積極地在教學過程中搭建學生專業課程作品展。在學生學完相關課程后,給他們布置相應的工程應用項目,然后將作品以多媒體展廳的形式盡可能更開放地展出。以此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并從中找到學習的成就感。
(三)推動精英學生的培養
培養高水平的畢業生是打造一流高職院校的前提,兼顧大部分學生的傳統課堂教學,很難滿足精英學生的學習培養需要,無法實施因材施教的適合高職學生培養的教學方式。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恰好給精英學生的培養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學生通過參加此項競賽,能額外得到老師的培訓指導,進行更多專業的技能訓練,同時他們能與來自全國的選手比賽交流,一是方便老師發現自己學校的精英,二是方便學生找到自己與其他選手之間的不足。此外,本大賽有很多知名企業參與,獲得大賽全國一等獎的選手會直接被這些知名企業錄用,在企業資深工程師的指導下快速成長,成為學校的“品牌”畢業生。
三、利用全國軟件大賽競賽平臺促進計算機軟件專業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1.積極探索學科競賽模式的創新。以全國軟件大賽競賽組織為切入點,引入更多的學科競賽,組織更多形式的學科競賽方式。據調查,擴大招生規模后的高職高專學生普遍喜歡娛樂性強的學科競賽,不喜歡傳統方式的學科競賽。因此,需要在競賽形式上下功夫,創新競賽組織方式,找準學生的參賽興趣點,提高學生的參賽熱情。如各學校可根據自身的專業辦學特色,舉辦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競賽,如網頁設計大賽、創意創業競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動畫制作大賽、計算機組裝大賽等活動,積極組織和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從多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創新和創造能力。
2.建立學科競賽的保障機制。完善的競賽保障機制,是學生得以安心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的前提,是老師安心指導創造佳績的保障,良好的競賽保障機制是鼓勵學生參加種學科競賽并取得成績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有良好的賽項宣傳機制,讓每位同學務必知曉比賽通知。同時深入學生宿舍宣傳,并通過賽前動員會等手段鼓勵學生參賽,擴大比賽的參賽人數。其次,在整個競賽過程中,學校提供專門的比賽訓練場地和訓練設備,相關經費和政策支持,使參賽學生和指導教師無后顧之憂。最后,對每次參賽進行經驗總結,提高各種比賽的競爭力。
(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1.改變原來的教學方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職學生不喜歡照本宣科的純理論知識灌輸的教學方式,喜歡通過實踐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因此,在教學上應采用案例教學法,將理論知識傳授通過案例去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平時布置相應的作業,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積極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2.將競賽轉化為教學內容。在程序設計等相關的課程里,將競賽的內容融入到教學內容,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明白這些知識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消化理論知識,促進實踐能力的培養。
3.建立學科競賽實踐訓練場所。建立如實踐教學創新實訓基地,大學生創客空間等實踐教學場所,開放實訓室和實訓設備,為學生提供自己動手,自主創新的發展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職業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課題,也是職業教育者的教學目標。隨著各種競賽體制的完善,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種(下轉第160頁)(上接第34頁)學科競賽,通過競賽對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顯著。高職教育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出更多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平臺,為專業的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從專業建設角度來說,應該參考大賽平臺的要求,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新整合,以適應社會對軟件人才的需求;同時通過大賽平臺豐富教學資源,促進專業的對外交流,加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趙娟. 關于提高應用技術大學學生實踐能力的思考——以南寧學院為例[J].廣西教育,2015(19)
[2] 周榮輝,郝曉楓,趙宏宇. 學生程序設計能力培養的思考[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5(23)
[3] 何迎生,魯榮波. ACM 競賽平臺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9(12)
[4] 李紹中. 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提升高職人才培養質量[J].職教通訊 ,2012(12)
【作者簡介】羅云芳(1981- ),男,廣西賀州人,碩士,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編程,計算機教學。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