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旭兵 寧瑞芳
摘 要: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則是這個單位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青年教師如何做好大學班主任工作對于其自身職業生涯的成長及高校學生的管理、人才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結合切身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及體會提出了五點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青年教師;大學;班主任;班級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3-0131-02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則是這個單位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所管班級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形成,教學秩序的穩定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乃至整個班級的聲譽。大學的班主任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工作,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主要依靠教師的教學過程來實現,而學生們的優良品德的培養正是依靠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來實現。所以,一所大學要想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品學兼優的學生,班主任隊伍的建設不容忽視。那么,作為青年教師,由于大多剛從事班主任工作,沒有多少實踐經驗,因此都比較犯難。我曾經也經歷過這種過程,深有感觸,因此,把一些體會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不對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我個人認為作為青年教師初帶班級應注意做好如下幾個既基礎同時又極其重要的工作。
一、第一要素是組建一個負責任的,有號召力的,有凝聚力的班委會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任何集體,任何團隊,若無一個核心的領導層,那么即便人人都是精英,但終因群龍無首,也只可能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絕不可能取得出眾的成績。一個班級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委。班干部對班級集體有著“以點帶面”的作用,優秀班干部是班主任做班級工作的得力助手,優秀班干部能帶動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因此,組建班委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那么如何選出一個強有力的班委會呢?我的做法首先是“相馬”,我把全班同學的檔案都收集好,逐一認真地分析了解他們的特長、興趣、性格、過去的經歷,通過他們過去的實踐,分析其是否具有一定的組織與管理班級的潛能,挑選出有潛力的候選人。開班會時要求每一個學生對自己做一個客觀評價,并寫出自己的優缺點、興趣特長、個性特征,有意愿擔任班干部的同學還要把自己能勝任的理由用書面材料闡述給我。在經過慎重篩選后,我把有潛力的人選作為軍訓時的班級臨時負責人。經過十多天的軍訓磨礪后,在正式組建入校后第一屆班委會時,我又采取“賽馬”的方式,本著公平、公開、公正之原則,除了幾個潛力人選外,班上其他同學都可以參加班干部職位的競選,發表公開競職演說,由群眾民主投票決定班委會成員,其中很多脫穎而出的是原來“相馬”時相中的。這種以“相馬”與“賽馬”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錯誤用人的概率,后來我們班的實踐也驗證了這種方式是行之有效的。班委會成員承載著同學們的信任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干得比較出色,因此也有很強的號召力與凝聚力,組織同學們積極參加院系的各項活動,為我們班及我們系獲得了許多榮譽。
二、要努力建設有特色、有激情的班級文化,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精神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著名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富有感召力的企業文化,如沃爾瑪、索尼、微軟,英特爾等,它們無不是利用企業文化來幫助并鞏固自己的強勢地位。而文化的核心其實就是一種價值觀體系,所謂言為心聲,價值觀必然指引著行動。如果團隊成員價值觀相左,必然導致其行為不能協調甚至有沖突。從此意義上講,我認為一個班級也必須具備自己共同的價值觀,而此價值觀的打造,首先須有賴于班主任強勢建設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班級文化是指由班級全體成員通過教育、教學、管理、活動所創建和形成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文化氛圍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它是一種風尚,一種文化傳統,一種行為方式,它自覺不自覺地通過一定形式融會到班級同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形成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我經常給學生灌輸的班級文化觀是:班級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要在這個“家”里和諧共處,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盡管我帶的這個班80%以上的同學不是本地人,但如能夠在這個“家”中找到歸宿感,自然也就能把心穩定下來,并在各方面為維護這個“家”的榮譽而努力,從而培養出強烈的班級榮譽感。那么如何培養與建設班級文化呢?我采取的措施是首先從班上選出幾位對電腦及網頁設計比較在行的同學建立班級網站,站名的關鍵詞命名為Home0303,即0303班是我們共同的家,并且確定《我找你找了好久》這首歌作為班歌,因為它的歌詞很感動人,讓人覺得有一種家的溫馨感,并放在班網上作為背景音樂。同時鼓勵學生在班網上留言,發表自己對班級的意見建議,我自己也在班網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與同學們進行平等、積極的交流與引導。另外班委會還制訂出班規,找到大量勵志語作為班級語錄,同時通過參與大量的各種校內外活動來進一步落實與加強這種班級文化的價值觀。經過一系列班級文化的建設,我們班級逐漸成長為一個蓬勃向上,積極進取、團結向上的團隊,并榮獲了一系列的榮譽,其中包括年度院十佳團支部,院優秀班級及文明班級等,并有幸成為代表學校的二個班級之一,到省里參加省優秀班級的評選,并且最后成功獲評為本校唯一的年度省優秀班級。
三、要狠抓學風,培養學生良性合作意識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班級,它不僅應熱衷于各種活動,它更應該具有優良的學風。在現在的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是最必要的前提。于是入校伊始,我就有意識地在同學們之間培養一種良性的競爭意識,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然而僅僅依靠競爭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人與動物還是有所區別,不能絕對地采取“優勝劣汰”的方式,必須同情與扶助弱者。于是我采取“抓兩頭,帶中間”的辦法,要求班干部組織成績好的同學幫助成績差的同學,組建“一幫一”學習互動小組,讓大家互相鼓勵,齊并并進,共創佳績。同時,每次考試過后,都予以總結,對學習進步大的同學給予重點表揚。這種努力沒有白費,到大三為止,我帶的班級在同專業年級專業綜合測評中,前十名占一半以上,其中還有一名學校特等獎學金獲得者。33人中已有25人通過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超過70%,9人通過大學英語六級,通過率近30%,這種成績在全校都是名列前茅的。
四、要與學生進行全方位、平等的雙向溝通
與學生溝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能否做好與學生的溝通,也是體現班主任工作能力、影響班主任工作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班主任幾乎每天都在和學生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溝通,但是在這些溝通里,有的進行得很順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有的則浮于表面,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有效的溝通,應該能夠幫助師生雙方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感情共鳴,從而有助于更好地解決問題、營造良好的班集體。要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班主任與學生要平等交流、傾聽心聲。我作為班主任時十分重視并善于創造良好的班級教育氣氛,盡量使教育活動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平等體現在很多地方,班主任的語言、目光、動作、座位的設計等,都會影響到學生心里對平等的感受。例如:班主任采用商量的口吻說話,學生會覺得老師尊重他;班主任在適當的時候問及學生對有關問題的看法,學生會覺得自己與老師間是平等的。其次,教師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承認學生的價值,相信他的發展潛力。學生受到尊重,才能獲得一種自我價值感,才能積極主動地向老師靠近,尊重老師。尊重學生的人性和個性,會使師生生活在一種相互理解、尊重、關懷、信任的和諧氣氛之中,從而真正體驗到做人的幸福感與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五、要用自己的愛心及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仁者無敵,作為一名青年班主任,一定要有愛心,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來關心、愛護,尤其應重點關注后進生及家庭困難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一直以來都生活在一種缺乏自信的環境中,通常都比較敏感與自卑。一次班上一名學生找到我欲言又止,后來鼓足勇氣告訴我,由于他沒有交齊學費,被告知不能參加期末考試,他很著急。我當即把身上的兩百多元錢全部給了他補交學費,讓他能正常參加考試。也許這個細小的舉動對他來說是雪中送炭,觸動了他的心靈,現在他的學習有了明顯進步。另外,只要是同學們在校中的各種傳統的重大節日,如中秋、元旦、端午節,我幾乎都與班上的同學們一起度過,即使是遠離家鄉,也能讓同學們感覺到一種濃濃的親情。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我想愛的潛在力量要遠遠勝過對別人的妄加指責與隨意呵斥。
參考文獻:
[1]陳清,祝龍記.專業教師兼職班主任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1):42-45.
[2]莫江燕.淺談新時代大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J].科教文匯,2015(5):21-22.
[3]劉德英,蔡昌祖.本科生班主任工作現狀與思考[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4):49-51.
[4]張海兵.論大學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1(12):72-74.
[5]安峻如,任軍,許健.當代大學班主任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1(4):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