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萍,劉洋
隨著科技發(fā)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電腦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與此同時,電腦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接踵而來。鑒于電腦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本研究擬針對使用電腦過程中存在的姿勢問題,從降低電腦輻射、預防及改善頸肩疾病等出發(fā),使用"USERfit"框架設計制作可調式電腦坐姿輔助支架。
1.1 電腦輻射的危害 電腦屏幕發(fā)出的低頻輻射與磁場,會導致7~19種病癥,包括眼睛癢、頸背痛、短暫失去記憶、暴躁及抑郁等[1]。眼睛處于長期干燥的狀態(tài),會引起角膜上皮細胞的脫落,造成器質性的損傷,嚴重影響視力。
1.2 長期伏案引起的頸腰部癥狀 長期低頭伏案看電腦,頸椎始終維持在前屈位,頸后肌群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極易引發(fā)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頸項肌勞損、落枕、項背肌筋膜炎甚至頸椎病[2]。常出現頸背部肌肉酸痛不適,頸椎活動明顯受限,有的表現為上肢劇烈的放射性疼痛、上肢麻木,還可出現心慌、失眠、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病情嚴重時甚至出現走路不穩(wěn)。頸部肌肉、軟組織長時間緊張或者損傷造成的"頸背綜合癥",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發(fā)展為頸椎病。
1.3 不良坐姿對身體的影響 以不正確的坐姿使用電腦,例如含胸塌背,容易導致身體疲勞,慢慢肌肉緊張,引發(fā)肩部疼痛。肩部癥狀通常與頸部癥狀共存,稱為肩頸綜合征。
2.1 USERfit框架 USERfit框架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輔具設計流程框架[3-5],為輔助技術提供了一種設計途徑和規(guī)范性的操作方法。該架構包括問題定義、功能規(guī)格、制作、測試4個階段,9個工作項目,每個項目包含數個表格,包括使用者分析、活動分析、產品分析、使用環(huán)境等相關要素。它作為一種工具,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操作流程,使用這些表格進行信息的收集、評估和分析處理,形成包含所有要素的使用者數據庫。這種策略能夠幫助設計者選擇某一群體的產品設計方案,提供所需要的要素信息以便設計出適用的產品。其它的構成包括需求和設計總結,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是適用性評估。USERfit是一個十分有用的方法,目前已經開發(fā)出一些工具,以便于推廣該方法,并促進信息的共享。
2.2 案例分析 長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在使用電腦時,由于電腦桌椅的設計問題,以及身體的疲勞,不能長時間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姿勢,很難維持標準坐姿。另外,當專注使用電腦時,由于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眼睛出現疲勞干澀不舒服,視力逐漸模糊。此時,頭頸部會向前伸,頸部后側肌肉及軟組織處于緊張狀態(tài),長時間對頸椎造成負擔和損害。據報道[5],頸腰部慢性疾病多因長時間坐姿不良或過度疲勞等因素引發(fā),甚至導致脊柱變形或相關椎間關節(jié)錯位,損及肌肉、血管和神經。長期低頭伏案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一固定體位,使得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大,頸部肌肉處于非協調受力狀態(tài),頸后部肌肉和韌帶收到牽拉勞損,椎體前緣壓迫磨損、增生,若同時存在扭轉、側屈過度等情況,將導致進一步損傷[6]。尤其是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青少年,容易引起近視眼,出現代償性胸椎后凸即駝背,影響身體發(fā)育。正確的電腦前坐姿是保持眼睛離電腦屏幕50cm以上,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電腦屏幕,使頸部肌肉放松,并使眼球暴露在空氣中的面積減小到最低[7]。據調查,電腦使用引發(fā)的健康問題普遍出現在電腦使用者身上,如果適當減少電腦的使用時間,會有效的減少該問題的出現。但由于電腦已融入到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成為重要的日常使用工具,使用時間無法有效控制。因此,可考慮設計一個外部輔助設備,輔助人體維持正確的姿勢,來預防或減少使用電腦產生的健康危害。
根據Userfit架構分析,設計電腦坐姿支架,主要分為下頜、頸部、胸骨承托和金屬連接支架兩部分。
3.1 下頜、頸部與胸骨的承托部分 ①初期制作:以模塑式頸胸矯形器為設計基礎,采用石膏繃帶取型塑料板材熱塑成型的方法。制作材料使用高溫熱塑板材熱塑成型,高分子材料具有硬度適中、強度好、彈性優(yōu)良、價格便宜的特點;結構,傳統(tǒng)模塑成型矯形器的結構,分為前后兩片,上端支撐于枕骨和下頜骨,下端包裹、支撐于胸廓上部。整體包裹面積較大,對頸椎前屈后伸、側屈和旋轉運動的固定性較好;效果,形狀準確,服帖性好,固定性能強。但是,通過使用者試穿發(fā)現,支架過多的限制了頸椎活動。穿戴較長時間后,產生頸部的僵硬和酸疼,引起不良的結果,舒適度不能達到要求。②改良制作:材料改為低溫熱塑板材快速成型下頜至胸骨部位(頸部不受力,同時也可以對頸部開口增加透氣性),低溫熱塑板材具有透氣性好、強度適中、成型速度快、修改方便等優(yōu)點;結構,一片式下頜頸胸支撐片,上端支撐于下頜骨,下端支撐于胸廓上部的胸骨段。下頜部分小巧,僅僅起到承托下頜骨的作用,胸骨段支撐面積較頸部略大,起到支持作用,同時可避免應力集中引起不適;其他附件,支撐片與身體接觸部位可添加帶孔內襯板,防止壓痛;下頜部分可增加一層軟性海綿墊,增加穿戴舒適感;后背可增加兩條交叉的彈性背帶,對支撐片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時增強對身體姿勢的控制;效果,在不過度限制頸椎運動的同時,控制了頸椎在矢狀面上的前傾運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額狀面上的側向傾斜運動。
3.2 金屬支架部分 ①材料:使用鋁合金支條制作支撐托與電腦桌之間的連接架。鋁合金支條具有較好的可塑性和支撐強度,能夠承擔人體軀干的部分重量,并且具有質量輕、不生銹、耐腐蝕的特點。②結構:采用高度長度雙向可調結構進行調節(jié)。頸胸連接端的支條上下高度可調,桌面支撐端的支條前后長度可調。金屬支條使用套膠皮軟套保護,防止不安全操作時金屬支條磕碰到使用者;電腦桌連接段使用夾持的方式,通過調整螺絲夾的松緊將支架固定在不同厚度的桌子上。③效果:能夠自由的進行肢體活動,當疲勞時還可以進行眼保健操、上肢運動、頸部環(huán)轉運動來減輕疲勞,達到有益健康的效果。電腦坐姿支架,通過對胸廓和下頜的支撐,對人體有支持的作用,能夠預防、矯正坐姿的不正確,避免坐姿不良導致的疾病和危害;在設計上著重減少支具對身體活動的限制,增加舒適性。經過使用者反復試穿體驗,設計者不斷調整修改,完成了該支架的設計制作,基本達到了最初目的。
除以上設計外,綜合考慮使用者需求做了一些假設性設計:電腦危害最大的是輻射,可以使用防輻射透明材料制作一層防輻射電腦外套,電腦屏幕使用防輻射保護屏,減少電腦的輻射。另外,可使用防輻射服與電腦輔助支架結合使用,也能夠減去大多數輻射。高純度的鈦同樣能起到防輻射作用,電腦輔助支架可以部分使用鈦金屬結構,減少輻射。另外,對于已經存在頸椎病或頸肩綜合癥的人群,甚至頸椎損傷的患者,可以將電腦坐姿輔助支架的頭頸胸支撐部分換為矯形支具,在保護疾病或受傷部位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完成短時間的電腦操作任務。
輔具設計作為一門交叉學科,涉及的知識領域廣。輔助器具是針對特定使用者的特殊需求設計制作或改造而成的產品,個性化強,技術要求高。要設計出真正適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需要以使用者為中心,深入了解使用者真實情況,深度分析使用需求,從機械設計和工程原理出發(fā),實現醫(yī)工結合。使用者除了參與設計過程,還需要在產品設計研發(fā)生產過程中全過程參與,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要求,進而使產品得到不斷地改進,更加貼合使用者的需要。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才能讓設計富有生命力,讓科技不斷的進步。
[1] 凌民. 電子輻射污染[J]. 杭氧科技,2008,2(1):47-48.
[2] 甄佳,陳立輝. 辦公室電腦操作者的職業(yè)危害研究[J]. 中國個體防護裝備,2013,3(1): 47-50.
[3] Abascal J, Arrue M, Garay N. USERfit Tool: A tool to facilitate Design for All[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7th ERCIM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User Interfaces for All. Paris, France, 2002 ,October, 24-25.
[4] David P,Simon R. USERfit-a framework for user centred design in assistive technology[J]. Technology and Disability,1998,9(3):163-171.
[5] 伍瑩. 輔具產品設計方法與應用[J]. 美術學報,2006,4(1):54-62.
[6] 裴學勝,葉瑞平,劉麗穎. 一種基于人機工程學的辦公家具尺寸與結構設計[J].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0(3):102-104.
[7] 賈曉雯. 電腦綜合癥及操作人員的健康防護[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4,22(6):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