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虓
(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營子初級中學,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在新一輪課改中,“少教多學”理念浮出水面,深受廣大語文教師的推崇。“少教多學”,從字面上理解即教師少教、學生多學。“少教多學”之“少教”不是讓教師投入得更少,更不是棄學生于不顧。為的是更好的實現“少教多學”這一理念,我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做出調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下面我以《斑羚飛渡》為例做具體解說。
《斑羚飛渡》選自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6單元中的第2課。本單元的5篇文章告訴我們,動物是人類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生機盎然。在今天這個日益擁擠的地球村里,動物與人應該享有同樣的生存空間。《斑羚飛渡》描寫的是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會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會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生的世界。這篇文章故事性強,容易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深入思考。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本質上講,《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正是“少教多學”所追求的。或者說,《語文課程標準》所追求的,只有通過“少教多學“才能夠實現。
1.掌握字詞。要求:學生邊讀邊圈點生字詞,利用注釋和工具書獨立識字、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并把注音和釋義批注在書上。值得注意的是要讓學生將這些生字詞準確規范美觀的寫會。
理論分析:課標對識字寫字的要求是: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此外,針對目前學生讀書習慣差,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錯別字多的現狀提出掌握字詞的要求,也正是要達到課標要求。
2.寫讀書感受。提示學生在寫讀書感受時多從文章的內容、主題、寫法、語言上談感悟,不要將讀書感受寫成讀后感,而要關注對文章本身的理解和感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提出任何閱讀要求,而是讓學生不帶任何問題走進文本。
理論分析: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不帶任何問題閱讀文本寫讀書感受就是要保護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激發興趣,挖掘潛能。
3.提出問題。學生經過自己的初讀感受之后,肯定也會存在一些問題,讓學生把這些問題整理出來寫在紙上,待下課時交給教師。這一環節主要為第二課時研讀課文,制定學習目標做準備。
第二課時:(1)交流閱讀感受。(2)確定教學目標。
課標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和教材編寫者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在確定教學目標和研讀教材時要充分考慮到這四個因素。此外,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設計學習目標,充分體現了“以學定教”教育理念,這也與課標中提出的”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相吻合。
為此,我把教學目標預設為:1)感知文意,復述飛渡的場景。2)品味語言,感受斑羚精神。
4.成功之處。(1)讓學生寫讀書感受。學生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把自己初讀課文后的真實感受寫出來。那種原生態的思想火花所釋放出來的智慧光芒令人耳目一新,讓我看到了學生的智慧潛能是無窮無盡的。(2)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教師對問題篩選、整合確定學習目標。做到一切教學活動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定教。(3)確定主問題來完成學習目標。主問題的出現大幅度減少了課堂上的無效提問、無用提問,制約了課堂上無序的、隨意的、零散的問答,從而形成較為完整的教學版塊,不會像教學中隨口問答的問題那樣轉瞬即逝,使學生在簡練的教學程序中目標更為明確,有的放矢。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讀書思考、合作交流。
從實際效果上看,課堂上少了些浮躁和喧鬧,取而代之的則是安靜的讀書,獨立的思考,有序的合作,暢快的交流。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1]馬英輝.喚醒課堂生命力——淺談“少教多學“教育改革的啟示
[2]課程教育研究,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