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蘭
(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職業學院,內蒙古 扎蘭屯 162650)
我校是培養幼兒師資的專業院校,招生是我們學校難題之一,每位教職工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把學生招來,所以學生難免良莠不齊,這就會給教學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
來學幼師的學生初、高中基礎都比較差,這就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尤其是政治課教學,學生們在初、高中時期,是最不喜歡的一門“副科”,現在在中職教學中也是非專業課,學生根本不重視。學生中的這種厭學情緒給任課教師無形的壓力。如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喜歡上德育課?這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必須深入探究的課題。長期以來我校一直在倡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的教學理念。從觀念上我完全認同這種教學理念,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這要求教師首先熟悉教學內容,把握課程體系,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技巧。其次要對學生有深入地了解,清楚學生學習德育課的難點、痛點在哪里,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才能發揮德育課的教學功效。
自從我擔任中職德育課教程以來,在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性,聯系實際,有的放矢地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雙邊活動,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有很濃重的情感因素。中職教師應當多深入接觸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有力地感染學生,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當然,在知識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以下一些嘗試,得到一些粗淺的認識.
我一直努力踐行以自已的激情點燃學生心中的小宇宙……你要俯下身來,走進他們中間,與他們一起學習互動。教師上課的精神一定要飽滿,情緒高昂。沒有懈怠,要求到位,兼顧多層次的學生,不放棄不拋棄,讓學生有存在感。更重要的要鼓勵學生大膽表現,找到閃光點就多表揚,從而樹立信心。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渴求欲望,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激情教育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的潛能,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高漲的熱情,養成良好高效的學習習慣。
競爭,是時代的要求,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優勝劣汰,是自然規律,沒有競爭,無以求發展。作為教師我不斷地向學生灌輸這種思想,經常為他們設置競爭的氛圍,競爭的環境。讓同學有比、趕、超的勁頭,往前沖。哪怕是讀一段文字,也要鼓勵學生踴躍朗讀,誰都可以站起來就讀,讀完以后老師會說“同學們問問自己,看看左右,你站起來了嗎?”然后再給同學們講大聲讀出來是一份自信,另外我們將來要成為一名幼教老師,鍛煉語言表達是必修課。坐著讀和站著讀是兩回事,在底下讀和上講臺讀是兩種膽量。所以偶爾還會讓個別學生上講臺朗讀。這樣慢慢地由簡入難,從閱讀開始到回答問題,再到講課,學生逐漸地進入角色,不知不覺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也就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有些同學受社會影響,存有“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想法。對這類學生,我在布置任務時采用“點將法”,即直接指派某同學完成任務。點將時,充分肯定該學生的能力,完成該任務的有利條件,甚至夸大它的能力,使其認為非己莫屬,以增強其信心,使其心情愉快,信心十足地接受任務。這樣變被動為主動,這樣做解決了學生自身樂于取得成績又不愿付出艱苦努力的矛盾。
在現代社會,各個生活領域、各個層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生之間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其十分溺愛,不少孩子更是惟我獨尊,目中無人,養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錯誤地認為競爭與合作是水火不容的關系,從而忽視了與同學之間的合作,這種認識要引起教師的注意,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而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最佳途徑便是合作學習。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6—7個人為一組進行合作式學習。一起探討知識點,分享自已的案例故事,一起合作爭取分數、群策群力。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增進了溝通與合作,有利于班級同學的和諧相處。
成立小組有講究,可以打破座位的局限,自由申報,按規定的人數建立。一個班大致要有5到6個組,絕不能叫一組二組三組……一定要有組名,名字要本組一起商量共同確定。教師要求:“名字要取得有戰斗力!這樣PK時方顯霸氣。”實踐證明取名過程會使小組內部的凝聚力加強,大家在商討時就本著必勝的決心,斗志昂揚體現本組士氣。如:智商爆表、緩沖99%、女戰神、霸氣的根號3等。
1.每節課統計各組得分,不定時的由課代表公布分數。分數的來源是本組成員回答問題、閱讀課文、上臺講課、完成作業情況。當然也會有相應的扣分:如不遵守紀律、回答問題不積極、作業沒完成等。
2.每學期期末匯總分數,排出名次,平時成績會按照排名分出等級,如第一名95分,第二名80分,第三名70分……這個分數是整組建制的,全員得到同樣的分數.獲得前兩名的小組還會得到物質獎勵,一般都是我自掏腰包買獎品,巧克力、果凍等好吃的非常受歡迎。下學期同學們會更加積極參與到課堂管理當中來,得到良性的循環。
3.因為是整組建制全員參與,所以對組員要求:爭得分數人人有責。為了避免相互推卸責任,要求每節課組員不能重復加分,除非本組打通關即都回答完問題后才可,多次加分。教育學生自身要為本組多做貢獻,并且促進了相互幫助合作學習,大家齊心協力完成學習任務。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有感悟:師生之間的交流多了,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能夠更多地表達心聲了,學生的集體觀念,競爭意識,合作精神慢慢地培養起來,我想這才是學生一生的財富。
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領悟。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多和學生交流,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并且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回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教師也必將將與學生共同成長,課堂教學改革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