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 芳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腹腔鏡手術具有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等優點[1]。臨床上可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有研究發現,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不錯。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膽結石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我們對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膽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膽結石患者。我們將這36例患者隨機分為優質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18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他們的年齡在25~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21±3.78)歲。在優質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他們的年齡在26~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37±3.9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常規護理。在進行手術時,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在術后,如果患者發生手術切口感染的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其進行處理。
對優質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進行術前護理。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進行術前檢查,主要包括肝腎功能檢查、心電圖檢查、胸部X線檢查等。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術前洗澡,清潔皮膚,若患者手術部位皮膚光滑、無體毛或者體毛較短,護理人員可不對其進行備皮處理,否則需對其進行備皮處理。在進行手術前2d,護理人員應讓患者禁食牛奶、豆類等易產生腸脹氣的食物。在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應使用浸有松節油的棉簽對其臍孔進行擦洗,并使用浸有濃度為75%乙醇的棉簽再次對其肚臍孔進行擦洗,避免其臍孔內的臟物對腹腔鏡穿刺口造成污染。②進行術中護理:在進行手術時,護理人員應使手術室的溫度保持在24℃,濕度保持在45%~60%之間。護理人員應減少患者身體的裸露面積,為其加蓋毛毯。護理人員應在患者進行輸液前對輸注的液體進行加溫。③調整手術室設備:護理人員應根據手術的需要合理地配置手術儀器,將手術臺的高度調至與醫生90度屈肘時的高度相同,將手術臺纜線的長度調整為與醫生上肢長度相一致。④進行術后護理:護理人員應正確地放置患者的引流管,每日定時更換無菌引流袋,并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避免其發生感染。護理人員應定時觀察患者手術切口的是否發生滲血、滲液、感染、紅腫等現象,若其發生上述情況,應及時對其手術切口進行處理。在手術的過程中,醫生需要為患者建立腹腔內氣腹,術后若患者未徹底排出氣體,會發生腹部不適或腹痛,因此護理人員應在術后注意患者是否發生腹脹、腹痛、腹肌緊張等癥狀,如果患者發生上述癥狀,應及時對該情況進行處理。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采用SAS量表、SDS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分,SAS量表和SDS量表評分的滿分均為5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我們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x± 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優質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n(%)]
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進行護理后,優質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進行護理前,且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的比較(x± s )
優質護理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較常規護理模式更加人性化,可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3]。對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消除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預后。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緩解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鄒詠娥.全程優質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腹腔鏡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09(13):45-46.
[2] 鄂麗芳,蔣壯志,張玉桃.腹腔鏡優質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13(28):551-552.
[3] 嚴潔芳.腹腔鏡優質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 2013(30):3975-3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