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胰管及膽道等器官發生的出血。此病是急診科常見的急癥之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量較大,如未能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使其發生休克,病情嚴重時可導致其死亡[1]。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治療的關鍵是明確其發病的原因和誘因,以便為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2]。為了進一步探討導致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我院對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間急診科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6月~2014年8月期間我院急診科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這12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在這1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他們的年齡在29歲~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3±8.8歲。這120例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這12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從中找出導致其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因素,并比較不同性別和年齡的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進行研究的方法為:①使用胃鏡檢查確定患者病變的部位。②對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變部位進行統計,并計算其所占的比率。③對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并計算其所占的比率。④使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導致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誘因進行調查。
①觀察導致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②比較不同性別和年齡的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③觀察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誘因。
我們使用SPSS29.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正負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導致這120例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是:患者患有出血性胃炎,腸潰瘍、胃潰瘍、胃癌等疾病。其中,男性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明顯高于女性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在這120例患者中,青年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明顯高于中老年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2。病因 青年患者(50)中年患者(40)老年患者(30)

表2 不同年齡的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的比較[n,(%)]
導致這120例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誘因有:飲酒過度、飲食不合理、心理因素、過度疲勞和藥物因素等。詳情見表3。

表3 導致這120例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誘發因素[n,(%)]
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部位是空腸上段及長懸韌帶等部位,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惡心、嘔血等[3]。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導致這些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是,其患有出血性胃炎,腸潰瘍、胃潰瘍、胃癌等疾病,使其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誘因有飲酒過度、飲食不合理、心理因素、過度疲勞和藥物因素等。在這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明顯高于女性患者,青年患者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明顯高于中年患者和老年患者,此研究結果與余蓮英等人[4]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出血性胃炎是導致患者發生急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在急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和青年患者的發病率較高。
[1] 王海燕,頓曉熠,柏愚等.中國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流行病學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2):83-86.
[2] 胡倩,陳炅,孫秋虹等.老年上消化道出血97例病因與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7):3822-3823.
[3] 許勤,胡乃中,崔小玲等.15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臨床特點分析[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1,23(1):12-15.
[4] 余蓮英,王啟儀,岑榮英等.廣東地區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演變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2011,31(5):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