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發展進程是“2型糖尿病—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2型糖尿病腎病”。目前,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遺傳因素是誘發該病的危險因素之一[1]。人體內的血糖值過高會導致全身代謝異常和腎臟受損,進而造成腎血流量異常和腎小球濾過率異常的情況[2]。因此,及早對發生早期腎損傷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就顯得十分重要,有利于防止其病情發展至糖尿病腎病的階段。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進行Cys-C和mAIb/Cr聯合檢測對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臨床價值,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近年來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50例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及50例健康體檢者,我們分別將其設為單純2型糖尿病組、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組、2型糖尿病腎病組及正常組。在單純2型糖尿病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23例,他們的年齡為69~83歲,平均年齡為(75.3±8.8)歲;在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25例,他們的年齡為68~83歲,平均年齡為(75.7±8.5)歲;在2型糖尿病腎病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26例,他們的年齡為65~79歲,平均年齡為(77.7±8.9)歲;在正常組50例健康體檢者中,男性體檢者有26例,女性體檢者有24例,他們的年齡為62~81歲,平均年齡為(74.3±7.8)歲。四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1 采集標本的方法 ①囑4組研究對象在進行采血前的10個小時內禁食。②于清晨采集4組研究對象的空腹肘靜脈血,采血量為3ml。③向血液標本中加入肝素進行抗凝血處理[3]。④使用儀器將血液標本的血漿和血清進行分離,然后標清每組、每位患者的血清標本序號。
1.2.2 進行Cys-C和mAIb/Cr檢測的方法 使用由鄭州長光醫療器械銷售有限公司生產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四組研究對象的血清標本進行血清胱抑素C(Cys-C)檢測。使用由南京普朗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全自動特定蛋白檢測儀對四組研究對象的血清標本進行肌酐比值(mAIb/Cr)檢測。具體的檢測步驟應嚴格按照儀器的說明書實施。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正常組患者、單純2型糖尿病組患者、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組患者及2型糖尿病腎病組患者的Cys-C水平分別為(0.73±0.16)mg/L、(0.94±0.27)mg/L、(1.83±0.56)mg/L和(2.24±0.63)mg/L,Cys-C水平依次增高,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正常組患者、單純2型糖尿病組患者、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組患者及2型糖尿病腎病組患者的mAIb/Cr比值分別為(0.78±0.34)mg/mmol、(8.33±2.56)mg/mmol、(12.27±3.47)mg/mmol和(15.38±5.77)mg/mmol,mAIb/Cr比值依次增高,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四組研究對象Cys-C和mAIb/Cr檢測結果的比較(x±s)
進行Cys-C和mAIb/Cr聯合檢測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明顯高于單純進行Cys-C檢測和單純進行mAIb/Cr檢測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進行Cys-C和mAIb/Cr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的敏感性及特異性
糖尿病腎損傷是由糖尿病而引起的一種腎臟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該病患者在患病的早期并沒有十分明顯的臨床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蛋白尿的現象。如果該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其病情會逐漸加重,發展至糖尿病腎病的階段[5]。Cys-C和mAIb/Cr均是臨床上診斷糖尿病腎損傷的常用指標。血液中的血清胱抑素C(Cys-C)會在腎臟的腎小球和腎小管發生濾過作用和重吸收作用[6],如果血液中的血清胱抑素C(Cys-C)明顯超過1.09mg/L,說明患者的腎小球濾過作用發生障礙,可以初步判斷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傷。尿微量白蛋白(mAIb)在正常人群的代謝中是極微量的,一般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早期的腎損傷時會發生病理性的增高,是早期腎損傷檢測的敏感性較高的指標[7]。但是造成mAIb升高的因素較多,比如體位性的蛋白尿容易直接被診斷為病理性的蛋白尿,因此臨床上一般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與肌酐比值(mAIb/Cr)進行檢測。
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進行Cys-C和mAIb/Cr聯合檢測對診斷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臨床價值,筆者分別對健康體檢者、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血清胱抑素C(Cys-C)檢測及肌酐比值(mAIb/Cr)檢測,然后將檢測的結果及4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正常組患者、單純2型糖尿病組患者、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組患者及2型糖尿病腎病組患者的Cys-C水平和mAIb/Cr比值依次增高,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進行Cys-C和mAIb/Cr聯合檢測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明顯高于單純進行Cys-C檢測和單純進行mAIb/Cr檢測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進行Cys-C和mAIb/Cr聯合檢測可較為準確地判斷患者的腎損傷程度,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1] 張洪林.聯合檢測視黃醇結合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36:58-60.
[2] 付小國,盧愛國,唐艷蘭,等.視黃醇結合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腎損傷患者中的檢測意義[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2):133-135.
[3] 祝宏偉,朱洪鳴.3項聯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22):2866-2868.
[4] 劉玉英,殷和平,蔣璐.胱抑素C聯合尿RBP檢測對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意義[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2):203-205.
[5] 張勇軍.視黃醇結合蛋白對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8):1213-1215.
[6] 沈穎.胱抑素聯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60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8):83-84.
[7] 楊忠臣.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 C、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尿白蛋白 /肌酐在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31(3):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