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莉 郗彥鳳
上皮性卵巢癌是最常見的卵巢惡性腫瘤之一。此病患者多為35歲以上的女性[1],其早期的臨床癥狀常不夠顯著。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采取有效的檢測方法進行病情分析并對其生存期進行預估是為其設計治療方案的重要措施[2]。為了分析檢測P53、Ki67的表達水平在預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期方面的臨床價值,我院將9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病情的臨床分期為I—II期的48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將其中病情的臨床分期為III-IV期的48例患者納入觀察組,采用免疫組化法技術對兩組患者腫瘤組織中抑癌基因P53、細胞核增殖相關抗原Ki67的表達水平進行檢測,并對其進行5年的隨訪,然后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組織切片中P53、Ki67的陽性表達率,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中的96例患者均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將這些患者中卵巢癌的臨床分期為I—II期的48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將其中卵巢癌的臨床分期為III-IV期的48例患者納入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32—75歲,平均年齡為(47.5±6.4)歲,其中包括良性腫瘤患者16例,交界性腫瘤患者19例,惡性腫瘤患者13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34—75歲,平均年齡為(48.1±6.2)歲,其中有良性腫瘤患者14例,交界性腫瘤患者22例,惡性腫瘤患者1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免疫組化法技術對兩組患者腫瘤組織中P53、Ki67的表達水平進行檢測,具體的方法為:采集患者腫瘤組織的標本,置于點列陣組織芯片中,用中性福爾馬林進行固定,用石蠟包埋,按照3—4μm的厚度進行連續切片,在用蘇木精-伊紅進行染色后將其烘干冷卻。將P53、Ki67單克隆抗體試劑分別滴加在組織切片上,進行封片處理。采用光學顯微鏡對患者的組織切片進行觀察。本研究中所用的P53、Ki67單克隆抗體試劑、染色顯色劑均由上海科研試劑耗材銷售中心提供。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組織切片中抑癌基因P53、細胞核增殖相關抗原Ki67的陽性表達率。對兩組患者進行長期的電話隨訪及上門隨訪,對比分析其5年的存活率。
選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進行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組織標本中P53、Ki67的陽性表達率較高,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P53、Ki67陽性表達的分析
在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失訪,有27例死亡,其余患者均在5年內存活,其5年的存活率為42.55%。在對照組患者中,有15例死亡,其余患者均在5年內存活,其5年的存活率為68.75%。觀察組患者5年的存活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卵巢癌是我國最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此病患者的病死率高達38%[3]。上皮性卵巢癌是最常見的卵巢惡性腫瘤之一。以前,臨床上在診斷上皮性卵巢癌及檢測此病患者的病情方面遇到的困難較多,因此在治療此病方面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如何準確地診斷此病患者的病情已經成為進行醫學研究的重要課題[4]。近年來有學者發現,P53蛋白和Ki67蛋白的表達與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病情分期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5]。P53是一種可調控細胞凋亡的抑癌基因,在人體內的含量較少且較不穩定,能有效抑制細胞的惡性增生。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P53突變是導致惡性腫瘤的重要病因,可促使卵巢細胞不斷增殖,在卵巢組織內形成腫瘤并導致腫瘤惡變[6]。Ki67蛋白的表達水平是反映卵巢癌細胞增殖情況的重要指標,在判定細胞的增殖活性及腫瘤的良惡性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7]。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組織標本中P53、Ki67的陽性表達率較高,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與陳超[8]等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可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會發生P53突變,且其病情在處于III-IV期時發生P53突變的程度較為顯著,故檢測P53的表達水平在判定其病情方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5年的存活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可見,P53、Ki67的表達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其病情的變化情況及其生存期的長短。
綜上所述,檢測P53、Ki67的表達水平在預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病情分期及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邱建,傅云峰,周彩云,等.上皮性卵巢癌組織CK2β和p53蛋白表達臨床意義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6):451-456.
[2] 崔紅梅,關崇麗,劉青,等.重組人p53腺病毒聯合化療對復發性卵巢癌臨床療效的評價[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4,21(4):450-454.
[3] 陳麗宏,李連香,賀大林,等.p53蛋白表達與上皮性卵巢癌惡性程度及預后的關系研究[J].現代腫瘤醫學,2012,20(4):791-794.
[4] 閆曉楠,王英,展艷萍,等.卵泡刺激素對上皮性卵巢癌細胞增殖凋亡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探討[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3,22(9):708-712.
[5] 孟翠菊,張廣美,付亮亮,等.p53 R2在上皮性卵巢腫瘤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54(8):3389-3393.
[6] 余志華,馬靜方,楊春雨,等.卵巢癌組織中CREB結合蛋白和P53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重慶醫學,2013,42(11):1207-1209,1212.
[7] 吳珈悅.黏液性卵巢癌的診治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5,42(3):260-264.
[8] 陳超,劉建華.上皮性卵巢癌Ki67和P53蛋白的表達與淋巴結轉移的相關性[J].上海醫學,2012,35(8):70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