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艷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給藥途徑。但兒童的血管比較細小,且對各種化學、物理性刺激的敏感度較高,因此其在接受穿刺時易出現哭鬧的現象,從而給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表明[1],對進行靜脈輸液的患兒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提高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和對治療的依從性。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靜脈輸液的患兒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100例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100例患兒。這些患兒的家長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我院隨機將這些患兒分為常規組和優質組,每組各有50例患兒。在優質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33例,女性患兒17例,其年齡為1個月~5歲,平均年齡為(2.7±0.6)歲。其中,有早產的患兒13例,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兒19例,有肺部感染的患兒8例,有腹瀉的患兒6例,有營養不良的患兒4例。在常規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32例,女性患兒18例,其年齡為1個月~6歲,平均年齡為(2.9±0.7)歲。其中,有早產的患兒15例,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兒18例,有肺部感染的患兒5例,有腹瀉的患兒7例,有營養不良的患兒5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1 我院對常規組患兒進行常規護理,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在對患兒進行穿刺時的動作要輕柔,并盡量爭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對于精神高度緊張或哭鬧不止的患兒,護理人員要遵醫囑使用適量的鎮靜藥物對其進行鎮靜治療,以防其因手足亂動而出現滾針、針頭脫出等情況。護理人員要叮囑患兒的家長及時為患兒更換尿布或尿濕的被褥,以防其形成褥瘡。
1.2.2 我院對優質組患兒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具體的方法是:①加強與患兒進行交流:護理人員要用親切的態度或肢體語言與患兒進行交流,以取得患兒的信任,從而減輕其對護理人員的抗拒心理和陌生感,緩解其對輸液治療的抵觸情緒。②進行環境護理:護理人員要為患兒營造一個舒適、良好的輸液環境,可在輸液室中張貼可愛的卡通畫像,或為患兒播放卡通片和兒歌等,以轉移其注意力,降低其對醫院及輸液的恐懼感。③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兒的家長進行交流、溝通,詳細為其介紹進行靜脈輸液的方法、過程以及療效等,從而緩解其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臨床上的治療和護理工作。⑤進行輸液護理:護理人員在對患兒進行穿刺時,要做到穩、準、快,盡量減少穿刺的次數,避免因穿刺不當而增加患兒的痛苦。另外,護理人員要對患兒的輸液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一旦發現其出現滾針、針頭回血等情況時要及時進行處理。
我院使用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對患兒在進行穿刺時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Wong-Bake的分值為0~10分,患兒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的程度越嚴重。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對治療依從性以及其靜脈炎的發生率。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正負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3]。
兩組患兒在接受護理后,優質組患兒Wong-Baker的評分為(2.31±0.24)分,常規組患兒Wong-Baker的評分為(4.38±0.49)分,優質組患兒Wong-Baker的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兒在接受護理后其Wong-Baker評分的比較(x± s ,分)
兩組患兒在接受護理后,優質組患兒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與對治療的依從率分別為96%與92%,常規組患兒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與對治療的依從率分別為74%與46%。優質組患兒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與對治療的依從性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在接受護理后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與對治療依從性的比較(n/%)
兩組患兒在接受護理后,優質組中有2例患兒發生了靜脈炎,其靜脈炎的發生率為4%。常規組中有10例患兒發生了靜脈炎,其靜脈炎的發生率為20%。優質組患兒靜脈炎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常用的給藥途徑,具有操作簡單以及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等優點。但兒童由于靜脈較細且自制性較差等原因,易出現滾針、針頭回血等情況,從而影響其治療的效果。進行優質護理是指將患者作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深化護理專業的內涵,從而全面提升護理水平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4]。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表明,對進行靜脈輸液的患兒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兩組患兒在接受護理后,優質組患兒Wong-Baker的評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對治療的依從性以及靜脈炎的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與謝玉香[5]等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可見,對進行靜脈輸液的患兒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提高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和對治療的依從性,并能降低其靜脈炎的發生率。
[1] 韋韡.優質護理對小兒急診輸液的應用價值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7):118-119.
[2] 李艮珍,張哲.優質護理對小兒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1):232-232.
[3] 曹麗芳.如何提高小兒淺靜脈頭皮針輸液技術及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5):341-342.
[4] 婁春燕.優質護理在急診小兒輸液室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學,2012,13(12):106-107
[5] 謝玉香.優質護理在降低急診小兒輸液室的糾紛投訴率的臨床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3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