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東娟 穆曉梅 李春芝
重型顱腦損傷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疾病。此病患者若合并腦疝就會導致其病情加重甚至死亡[1]。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對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進一步探討此種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38例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8例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的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他們的年齡為19~82歲,其平均年齡為(47.82±1.35)歲。他們GCS(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法)的評分為3~8分,其平均的GCS評分為(5.61±1.09)分。按照這些患者入院時的住院編號將其分為單號組和雙號組,每組各有19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1 研究方法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指派具有專業知識及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對他們進行護理。
1.2.2 護理方法 對雙號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①對患者的血壓、脈搏、體溫、心率及呼吸等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監測。②將患者的頭部抬高150~300,并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促進其靜脈血的回流、降低其顱內壓及腦水腫的程度、增加其肺部的通氣量。③為患者建立2條或2條以上的靜脈通道,然后遵照醫囑對其進行輸液,并對其穿刺針頭及輸液導管進行固定。在對患者進行輸液的過程中,應嚴密監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患者若出現異常,應及時停止為其輸液,并向醫生匯報,由醫生對其進行處理。③使用濃度為2%~3%的硼酸溶液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清潔,以防止其口腔發生感染。④存在躁動不安癥狀的患者若突然出現昏睡或安靜等情況,說明其病情可能發生惡化,應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監測。患者若出現呼吸深度增加、瞳孔對光反應消失或遲鈍、雙瞳孔不等大、脈搏緩慢、血壓上升等情況,說明其病情可能加重,應遵照醫囑使用濃度為20%的125~250ml甘露醇對其進行快速的靜脈滴注,以降低其顱內壓。對單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性護理,具體的方法是:①為患者提供舒適的住院環境,將其病房內的溫度保持在240C~260C的范圍內,濕度保持在50%~60%的范圍內。②保證患者鼻飼用營養液的溫度適宜,避免營養液的溫度過高刺激其消化道,進而導致其出現消化不良性腹瀉、胃黏膜及食道燙傷等不良反應。對患者鼻飼用的食物進行合理的搭配,保證其機體日常所需的能量充足。在患者鼻飼用的食物中添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防止其發生便秘。患者便秘的情況若比較嚴重,可遵照醫囑為其使用緩瀉劑,以緩解其便秘的癥狀。③每天對留置導尿管患者的膀胱及會陰部進行徹底的清洗。在患者排完大便后,應及時對其肛門進行清洗,并保持其肛門及會陰部的干燥。④定期幫助患者進行翻身,為其使用透明敷貼和氣墊床進行預防褥瘡護理。患者局部受壓處的皮膚若出現紅腫的癥狀,可對其受壓的部位進行按摩或遵醫囑對其受壓的部位涂抹藥物,并定期為其更換干凈的床單和被褥,以防止其皮膚發生感染。⑤對于因疾病或自身因素導致無法閉合眼瞼的長期昏迷患者,護理人員應定期為其眼角涂抹眼膏或使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其眼瞼部位,以保護其角膜。⑥對出現高熱癥狀的患者應遵照醫囑對其進行物理降溫,或使用降溫藥對其進行降溫,同時為其更換被汗水浸濕的衣物和被褥。⑦患者在生命體征穩定而且意識障礙程度未發生明顯改變的情況下若出現雙側瞳孔不等圓或不等大的癥狀,可考慮其發生了原發性動眼神經損傷,應及時對其進行對癥處理。⑧對患者的頭部進行限制,并對其頭部進行引流的情況實施監測。患者的引流量與其血腫的大小若不成比例、或其引流管內出現血性引流液,說明可能有血液進入其腦室。患者引流液的顏色若突然加深而且引流液的流速加快,說明其可能發生了顱內出血,應及時通知醫生,并由醫生對其進行處理。⑨對患者進行按摩或進行被動運動訓練,以防止其發生關節僵硬、肌肉萎縮和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⑩教會患者的家屬掌握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技巧,使其能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在兩組患者出院后,對他們均進行一段時期的隨訪,并觀察其預后的情況。患者若發生殘疾或死亡,說明其預后不良。
采用相關的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x± 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單號組患者預后的良好率為73.68%,其預后的不良率為26.32%。雙號組患者預后的良好率為42.11%,其預后的不良率為57.89%。單號組患者預后的良好率明顯高于雙號組患者,其預后的不良率明顯低于雙號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的比較[n(%)]
有研究表明,在對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綜合性護理可提高治療的效果、改善其預后[2]。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和綜合性護理后,單號組患者預后的良好率明顯高于雙號組患者,這與國內外相關資料的結論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性護理,可改善其預后。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鐘正偉,王正仕,劉丹丹.128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的護理體會[J].重慶醫學,2014,43(13):1676-1677.
[2] 劉輝.護理程序在重型顱腦損傷綠色通道急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9):49-50.